分享

隐藏在水果里的“剧毒”!危害可不仅仅是致癌

 漫说健康 2020-12-24

夏季是水果成熟的季节,

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水果让人应接不暇。

但水果再丰富,也没能改变有些人对“槟榔”水果的青睐。

历来,槟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火一次,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和“癌症”扯上了关系。

槟榔在南方某些地区当零食食用,就像我们吃口香糖一样,甚至有些地区如台湾,会流传出“槟榔西施”的说法。

曾经电视里曝光了一则重磅新闻,“槟榔被划为一级致癌物”,这一消息被大众关注,惊讶之余也会产生恐惧。

据新闻介绍,槟榔对口腔癌的发病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主要源于槟榔的质地以及成分会给人们口腔粘膜带来持续性损伤。

因此,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2003年的时候,就将槟榔打入黑名单,将其划为致癌物,而且属于一级致癌物,对人们身体危害不可小觑。

既然槟榔致癌,为何人们还如此爱吃呢?

其实,如果吃过槟榔的人,会非常清楚它的味道,那简直是苦涩难耐,甚至会有甜辣轻微刺激感。

而人们爱吃主要是因为槟榔里含有的槟榔碱能够引起人们兴奋,也会让人上瘾,这道理就如同吸烟会上瘾一样。

槟榔虽然和癌症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一文不值,它也有一定的药物价值。

在中医里对槟榔也是有记载的,槟榔药用价值高,可实现下气除风,通利关节、九窍等功效。

槟榔同时也有一定的杀虫功效,民间通常会给婴儿(出生一周后)服四磨汤,里面的成分就包括槟榔、人参等。

当然,站在医学角度,这只是民间的一种陋习,希望大家科学育儿,不要效防。

也就是说,槟榔低量有一定药效,但是大量就会成为巨毒。

至于“药效”和“毒效”的界定,这就有严格的剂量控制了,不是我们普通百姓人能衡量的。

不过,话说回来,槟榔的毒性真的不仅仅致癌。

作为水果,槟榔的危害在现代医学上得出的结论是:高频的嚼槟榔对口腔不利,容易损伤口腔粘膜,咀嚼槟榔的朋友会大大提升口腔癌的风险

“癌症”大概就是槟榔危害的终极,但即便你有可能躲过口腔癌,也未必能躲过槟榔带来的这些病变:

一、牙齿的损伤

一般来说槟榔具有非常硬和粗的纤维组织,如果我们平时大量吃槟榔,会对牙齿产生很严重的磨耗,久而久之牙齿会变黑。

二、牙周发炎

槟榔本身的纤维粗硬,因此当人们在吃槟榔的时候,很容易会刺伤到牙龈、堵塞牙缝等,如此反复的刺激,牙龈也很容易发炎。

三、口腔黏膜出现病变

在槟榔里存在一些物质会对人们的口腔粘膜产生刺激,如果病情轻,就会导致人们口腔粘膜出现病变,如果严重,就会出现口腔癌。

四、影响颞下颌关节

如果长时间的吃槟榔,总是咀嚼,这样的动作一旦增多,也会对下颌关键产生很大的影响。

久而久之下颌会有疼痛感,更为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产生关节盘穿孔。

五、消化系统被破坏

槟榔汁对胃壁也会产生刺激,其成分甚至会影响唾液分泌,对味觉神经产生破坏。如果严重,还会出现胃粘膜炎、甚至有胃穿孔的危险。

槟榔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而一些不法商家销售的槟榔食品还贴出“咀嚼不伤口”的标语打脸,让人痛恨不已。

说实话,有些地区禁播关于槟榔的广告也只不过是第一步。

真正让人明白槟榔的危害不仅需要社会宣传、医学科普,更重要的是让青睐者痛定思痛,明白远离槟榔,才能远离癌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