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

 张迅之 2020-07-05

  银监会在2012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国内银行业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体系。包括工、农、中、建、交、招商在内的国内6大商业银行在2013年正式得到银监会批复,有条件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高级计量法。新资本协议将资本充足性作为风险监管的核心内容,从“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外部披露”三个方面对银行的风险计量和管理水平提出要求,确保银行准确识别和计量风险,并持有充足的资本来抵御银行面临的风险,从而保证银行的长期稳健经营。以资本度量和配置作为核心内容推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对于国内银行业来说称为一种通行标准。今天,我就经济资本的基本概念、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运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一、什么是经济资本

我们讨论银行的资本,通常有三种常用的资本概念:一个是权益资本,另一个是监管资本,还有一个就是经济资本,我分别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是权益资本,它就是银行财务报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具体来说包括银行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这是银行实实在在拥有的实际资本数额,是银行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当银行发生经营亏损或面临巨额的风险损失时,权益资本可以用来吸收这些亏损和损失,给予银行管理者一定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从多渠道筹集新的资本,从而保证银行的持续经营,为避免银行破产提供了宝贵的缓冲余地。另外,充足的权益资本也能展示银行的雄厚财力,为债权人和广大储户提供充分的信心。

其次是监管资本,它实际上是监管当局针对银行资本所提出的最低要求。从其计算方法来看,监管资本的数额必须与银行所面临的所有风险大小相匹配,具体来说,就是银行全部风险加权资产的总和乘以8%,而风险加权资产是根据监管当局提供的公式来计算的。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银行监管资本可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银行的权益资本是银行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它提供了监管资本的主要来源,属于核心资本部分;除此之外,监管当局可以允许银行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等债务工具作为附属资本,由于这些债务工具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吸收银行损失的功能,具有资本的某些性质,监管当局允许将这部分债务工具计入银行附属资本。因此,从监管资本的来源意义上来说,监管资本其实可以看作为是一种广义的权益资本概念。银行必须确保其所持有的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总额不低于监管资本的要求,也就是银行全部风险加权资产的8%,从而向监管当局证明,银行有能力抵御面临的风险,保障稳健经营。银行资本符合监管资本要求是银行合规经营的基本原则和底线。

最后我重点介绍一下经济资本的概念。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经济资本的概念,我先要介绍两个相关概念:一个是预期损失,另一个是非预期损失。

预期损失是在一般正常情况下银行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预见到的平均损失。银行持有大量的贷款,在未来一年内,总会有一定比例的客户发生违约,预期损失反映的就是这种违约的平均水平。比如:假设银行有1000个客户,银行估计这1000个客户未来一年内每个客户损失的平均值为1元,那么预期损失的总和就是1000元。需要注意的是预期损失不是一种风险,而是一项业务成本,更确切地来说,是业务的风险成本。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每个客户的风险成本就是1块钱。理论上讲,银行弥补预期损失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对于提供的产品如贷款进行合理适当的定价,以补偿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二是计提损失准备。通过提高定价期望覆盖的预期损失部分是内在对应的,其他暴露在外的预期损失则由损失准备予以覆盖。在目前流行的风险调整资本收益(RAROC)计算模型中,通常以损失准备代表预期损失,而银行计提的专项准备金计入银行当期损益。

非预期损失是指银行无法事先预测的、实际损失偏离预期损失水平的波动幅度。预期损失代表的是损失的平均值,但在实践中银行每年发生的实际损失是不确定的,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也就是说实际损失往往是偏离平均水平的,而且究竟偏离多少是无法事先知道的。正由于它的不确定性,就决定了非预期损失是银行面临的真正风险,就需要银行用资本进行抵御。通常非预期损失要比预期损失大很多,而且非预期损失对于银行的危害要远远高于预期损失。由于非预期损失风险而导致银行破产倒闭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巴林银行在期货交易中发生巨额损失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中大批中小银行的资本由于无法吸收发生的巨额损失而倒闭,等等。

为了抵御业务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非预期损失风险、保持经营的正常运转,银行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资本。因此,在一定置信水平上、一定期限内、根据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推导出来的资本需求就是银行需要配置的经济资本。简单地讲,经济资本等于设定置信水平上的、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总和。按照巴塞尔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定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可归纳为三大类: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既然是银行一定期限内非预期损失的总和,那么,计算银行所需配置的经济资本首先就要计算各类风险带来的非预期损失,或者说先要计算银行应对各类风险分别需要配置的经济资本,亦即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市场风险经济资本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但银行所需配置的经济资本数量并非三者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在考虑三者之间相关性的基础之上,汇总得出所需的经济资本总量。

因为非预期损失是不可预测的,所以经济资本的度量,需要收集大量的历史数据来统计,按照谨慎性原则,看看在某一个较高的置信水平下,损失的最大可能性有多少,相应地就应当准备多少经济资本。例如统计结果告诉我们在99.9%的可能性下,实际损失不超过100亿元,也就是说,我们准备100亿元的经济资本,就可以在1000年里抵御999年发生的实际损失,银行资不抵债而破产的可能性只是千年一遇。

当然,对于一个银行来说,经济资本的风险抵御能力并非总是越高越好,过高的水平会导致银行的资本需求压力大幅增加,过少则会使得银行面临较大的资不抵债风险。究竟是设置千年一遇的抵御能力好,还是设置百年一遇的抵御能力好,这实际上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银行可以参考自身的外部国际评级,例如:某银行行目前的国际评级为BBB级,根据评级机构长期的历史数据估计该级别的平均违约概率为0.26%,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银行可以为自己设置99.74%(1-0.26%)的置信水平,确保在这个水平下准备的经济资本与自己的外部评级相一致。

另一方面,取决于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风险偏好程度较高的银行,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能够容忍的破产概率就比较高,因此设置的经济资本抵御能力就相对偏低;而偏于稳健的银行,相比之下就需要相对较多的经济资本来保证银行长期的稳健经营。

一般经济资本在银行管理中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1)经济资本可以反映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

经济资本是银行对于自身所需资本数量的内在评估和要求,其总量的大小应当由银行从事经营活动业务面对的各种风险总量所决定,这里所说的风险除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主要风险之外,还必须包括银行所面临的其它所有实质性风险,如:流动性风险、法律政策风险等等。因此,通过经济资本的总量就间接反映了银行整体风险状况的大小。

2)经济资本体现了银行的自我约束能力

与监管资本的外在约束动力不同,经济资本是银行对风险的自我管理要求,体现了银行的一种自觉性和主动性。银行意识到实施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一方面管理层可以更好地把握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协调发展和风险控制之间的最佳平衡;另一方面通过对经济资本的测算和分配,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银行有限的经济资源,追求在风险可控下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3)经济资本渗透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经济资本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现代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经济资本的应用也渗透到银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既包括银行经营的最高目标、战略决策等最高层次的管理,也包括风险控制、业务开拓、绩效管理等中间层次的管理,还涵盖客户价值分析等最基层的管理。

4)经济资本具有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的功能

经济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不仅仅是一种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工具,而是银行计量风险、衡量业绩、制定战略、计划业务、计算和配置资本的综合管理体系,经济资本最主要的功能概括起来就是: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经济资本管理方法的引入对于银行风险计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有利于促进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同时也使银行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下对各部门、各业务条线甚至是单个客户价值进行合理的考核。银行通过配置经济资本,更加明确地确立了股东回报最大化的价值导向,使得银行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引导经营部门和员工的理念真正向价值创造转变。

最后,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上面提到的三类资本相互之间的关系。银行的全部风险资产就好比是一条大河,非预期损失就好比是洪涝灾害,我们无法预先知道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为了抵御洪涝灾害,我们需要修筑大坝来抵挡洪水,资本就好比是大坝。建造大坝前,工程师会设计大坝的图纸,计算各种参数,确定大坝设计的防洪能力是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图纸上设计好的大坝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经济资本,它是一种虚拟的概念,只存在于图纸上,是对大坝抵御洪水能力的一种评估和设计。权益资本就好比是用钢筋和混凝土铸成的实实在在的大坝,当然真实的大坝必须符合图纸上的要求,至少应当不低于设计标准,也就是说权益资本不能少于经济资本的要求。同时,建好的大坝必须经过权威部门的验收,权威部门对于大坝的防洪能力和建筑标准会有明确的规定和最低要求,这就是监管资本。

   相比较而言,由于经济资本必须充分考虑银行的风险状况,因此对于银行的风险计量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同时也使得银行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标准下对各部门、业务条线甚至是客户价值进行合理的考核。所以目前经济资本的概念和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银行和监管当局所认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趋势是监管资本也开始借鉴经济资本的理念和方法来测算。目前所使用的监管资本计算方法简单地将银行的资产区分为几大类,根据对每类资产的风险大小估计,简单地为每类资产设置一个风险权重来反映该类资产的风险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算出全部风险加权资产。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忽略了各类资产之间的风险相关性,敏感性也较差,无法反映出各类资产风险之间的细微差别。在巴塞尔新资本新协议中,监管资本的计提公式采纳了经济资本的理念和方法,考虑了损失的分布状态、风险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并针对不同的资产类别设定了不同的权重参数,同时公式中还设定了99.9%的置信水平。具体的公式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翻阅我之前的公众号文章(聊聊经济资本的度量和分配),我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我要强调的是,对于我们国内银行业来说,经济资本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据统计,目前超过70%的欧洲银行建立了经济资本管理体系,而国内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也引入经济资本的方法建立考核体系,以经济资本的理念来对银行的风险进行管理是大势所趋。

彩蛋时间: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赵佶是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赵佶为帝。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但之后有蔡京等奸臣迷惑,且赵佶本人迷恋于艺术和玩乐,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后金国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之变后与长子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去。公元1135年,宋徽宗赵佶驾崩于五国城,时年54岁。

赵佶在位26年,国力渐衰,对亡国负有主要责任。但不可否认赵佶是一位顶级的艺术家,善书画且能鉴赏。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的花鸟画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快进入夏日了。让我们来欣赏赵佶的瘦金体代表作《夏日诗》:

宋徽宗赵佶《夏日诗帖》
纸本楷书 33.7×4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和节后绿枝稠, 寂寞黄梅雨乍收。
畏日正长凝碧汉, 熏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倚,径草铺茵色更柔。
永昼摇纨避繁缛,杯盘时欲对清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