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有人想在股市“出轨”

 adldfj 2020-07-06

公众号|投研帮(touyanbang88)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破例周六写一篇,因为头条是广告主爸爸,我既想恰饭,又想恰得有尊严一点。

周末我也在思考怎么从舆情角度去观测市场,想到了之前的一个工具:百度指数关键词的热度。

网址是这里:http://index.baidu.com/v2/index.html#/,打开长这样:

首页点进去之后,输入关键词,就能看到这个词在网络上的热度变化了。

具体后台的算法我不清楚,百度综合了电脑端和移动端,所以应该大致可以反映整个互联网上的热度。

关键词“牛市”的热度走势如下:

为了对比方便,我把时间跨度选得比较大,2015年、2019年初,和今年2月份的小阳春,都包含进来了。

还是能看出不少信息的:

①   当前的这波热度,到目前为止还比不过2019年2月底的那一拨。

之前我文章里也也通过M2和股市成交额的比值计算过,当前两市成交额要达到1.48万亿,疯狂程度才算超过2019年2月份。

②   2019年2月份和最近这波,虽然股民感受到的疯狂比不上2015年,但是搜索指数却接近2015年的峰值。

原因很可能是昨天我说的,现在的资讯比2015年更加发达,所以即使股市热度比不上那时候,搜索指数已经差不多了。

③  2020年以来,“牛市”的热度,比2018年和2019年的平均水位要高,这点股民感受应该是最深的。

以前A股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吃饭都是自己搬着板凳去角落里,今年起码能跟大家一起在桌上。

这个指数虽然对后市没有特别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却能让大家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当前市场的舆情。

......

另外再聊聊A股的顶部和底部的形态特征吧,一句话总结便是:底部是圆弧形的,顶部是尖尖的。

原因也比较简单,底部是一波又一波的勇士抄出来的,最开始的进去一波,埋一波。所以说底部根本不是一个点位,而是一个区间。

顶部则是所有人拼命逃出来的,争先恐后,所以形状是尖尖的。

这是由于A股的交易者结构决定的,也是由人性决定的。

说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前几天跟一个小伙伴聊天,他说他克服不了高仓位恐惧。

一方面是浮亏,另一方面,是跌到了更低点之后,没钱补仓,在低位震荡磨人。

按摩九段的派大师瞬间上线了:把公司看做股权的话,浮亏并没有什么,只要公司的业绩持续增长,估值不高,就没什么好怕的。

至于想抄底抄到最低点,就跟结婚之后,觉得自己还能找找跟自己更加匹配的梦中情人一样。

梦中情人就跟股市的底部一样,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一个区间)。

所以抄底找到区间就行了,找另一半也是,找到那类人就行了,没有最好的,只有大家都差不多一样好。

关于这个,我之前发过一个视频《婚后遇到“真爱”怎么办?》,新来的小伙伴还没看过,我再发一遍。

顺便提醒一下老想“出轨”的网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