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小人后君子

 何初心 2020-07-06

《菜根谭》是明代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修身: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大概意思是说:做善事时是想着把自己名誉提高超过别人;给人恩惠是想要好名声结交私友;研修事业是为了震惊世界吓住别人;显示操守是为了与众不同标异见奇。为善、施恩、修业、植节这些都是善念之利器。但是却易于夹带私欲,要像扫除渣滓拔除杂草一样斩绝私欲。才是真君子。

但是,这个世界有真君子吗?所有人都不笨,上述四种只不过是表现得特别狡猾而已。除了精神病患者,相信大家都是理性人,都会计算自己的得失。所以,最好的处事方法是:

先小人后君子

作者:ziqintian

先从小事说起。中国人的传统里,几个人到一起吃饭或乘车,往往喜欢抢着结账出钱。然而,“出了钱的人背面骂那不坚持抢的人,说他小气,说他卑鄙”(王了一《请客》)。

在财产的问题上,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虽然也有亲兄弟明算账的说法,但却似乎不怎么流行),财产的所有权不很明晰,一旦发生争执,往往不好分割财产,于是各种丑陋、恶心的事情层出不穷,争夺起来完全没有底线。有限的一点智慧完全用于兄弟阋墙、妇姑勃蹊(妇姑勃豀,亦作妇姑勃溪,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手足相残、算计揣摩,交往成本无限增大甚至无法进行交往。

欧美人有一些较好的做法。朋友一起吃饭,实行AA制,咱们各吃各的,吃饭过程中谈正经事、聊天、交流感情,简洁明快干脆自然,不用拉拉扯扯,不用虚文假套,不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感情。在财产问题上,政府有相关法律,先小人后君子,当事人明确立下遗嘱,谁继承,继承多少,继承顺序,继承时间,一目了然,不知道减少多少交往成本。

由此我想到君子、小人的问题。中国的传统做法是先君子后小人,或者是先君子后伪君子。

《论语》中"君子"和"小人"的含义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第一,不同的生存地位:君子指——位尊者(士大夫),小人指位卑者(平民);

第二,不同的生存状态:君子指本真的生存状态,小人指非本真的生存状态

第三,不同的生存追求:君子指追求"道"的人,小人指追求"利"的人。

在本文中,君子是指一种人道、规范、文明的人性状态、人格操守、社会人格,小人则是指一种反人道、失范、野蛮的人性状态、人格操守、社会人格。

在君子、小人的选择上,实际上存在四种可能:

1、先君子,后小人,存在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估计将来也会存在);

2、先君子,后君子,存在于桃花源、乌托邦;

3、先小人、后君子,存在于以基督教为信仰的欧美;

4、先小人,后小人,存在于尚未开化的南美热带雨林、东南亚热带雨林、非洲丛林以及按照丛林法则行事的黑道和准黑道。

由于第二种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只对第一种、第三种和第四种作分析。    

人性是介于兽性和神性之间的一种状态。兽性或动物性表现为向恶之心,神性表现为向善之心。人的肉身赋予人以动物性本能,人的灵魂赋予人以超脱尘世、求真向善的灵性。一味追求物质使人陷入动物状态,是动物主义的表现,而强求高尚情操使人凌空蹈虚、陷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虚空状态。

因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所以一定要用善来加以导引;因为人性中有善的一面,所以这种导引才成为可能。原罪说在看似不可克服的悖谬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博爱是我们的灵魂得到救赎的诺亚方舟。希伯来先知在沙漠中冥思苦想,为人摆脱肉身、灵魂飞升寻找到这一不二法门。人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悖谬的事实,最终要解决悖谬也只有用看似悖谬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悖谬的方式就是这里说的先小人后君子。乍一听来,先小人,这未免太低估我们广大人民的觉悟了嘛。然而,在这一人性论基础上建立的政治制度、法律规范、风俗习惯、学术准则,确实能较好的约束人性中的阴暗卑劣的一面,确实能把权力怪兽锁在笼子里不使其为非作歹,确实能使保护弱势者的无罪推定能抗衡强大的国家机器,确实能让Lady First(女士优先)蔚然成风,确实能让人更为率真自然,确实能让人把聪明才智用在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上。

再来看我们民族的先知。孔丘似乎没有说人性的善恶问题,倒是有关小人和君子的说法特别多,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1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从孔丘的说法来看,似乎人的社会地位和先天禀赋就决定了人的君子和小人特性。

当然,关于人性的最有名的假设毫无疑问是“人之初性本善”。千百年来,我们以孟轲的性善论作为理论元点,在诸多方面贯彻性善论的方针,结果把我们一个个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装腔作势,忸怩作态,矫揉造作,矫俗干名(故意违背世俗去获取名声),口是心非,口蜜腹剑,诡计多端,狡诈诡谲,借刀杀人,引蛇出洞,阴谋阳谋,两面三刀,以邻为壑,“嘴里喊哥哥,腰里摸家伙”,“全心全意为人民(实际上这里要加上一个字:币)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实际上要改成毫不利人,专门利己)”……这里所列举的不过是实际情况的万分之一。(参看附录王了一的散文)

由于国家意识形态以其强大的宣传优势喋喋不休,先君子后小人成为我们的最佳选项。因而伪君子成为我们时代的最优秀者,最成功者也就毫不足怪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来仿造一句:“这是一个需要并盛产伪君子的时代!”

更为可怕的是,随着先君子后小人的破产,又注入新的资本:先小人后小人。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另一面:阳儒阴法。法家以其手段济儒家之贫乏,儒家以其说辞掩官家之面目。

法家以其刻毒暴戾打造出“法”“术”“势”的利刃,呈现给假模假样的君王,立即使得龙颜大悦,“朕心大慰”。于是各种东西闪亮登场:严刑峻法,请君入瓮,有罪推定;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抗拒从宽;坦白从严……人心的荒漠化,使得现实社会人人自危,“他人就是地狱”。一个人对一群人的战争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

当一个小孩子把1+1=3作为自己的算术基础时,我们肯定会帮他纠正这个错误;当一群人总是重蹈先君子后小人的覆辙,我们为什么安之若素?我们有没有勇气纠正先君子后小人、先小人后小人的错误?鲁迅、陈独秀、胡适帮我们指出了这个错误,我们为什么还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是先君子后小人抑或先小人后小人,还是先小人后君子我们能做出清醒的选择吗?

本文转自: http://www./?p=1209

【附录】

请客

作者:王了一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其实,中国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不花钱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等等,受惠的人应该是高兴的。一高兴,再高兴,三高兴,高兴的次数越多,被请的人对于请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应,助我升官发财;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处吹嘘,逢人说项,增加我的声誉,间接地于我有益。中国人向来主张受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不花钱而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也就等于受人钱财,若不与人消灾,就该为人造福。由此看来,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请客的钱不是白花的。知道了这一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对于亲弟兄计较锱铢,甚至对于结发夫妻不肯共产的人,为请客而挥霍千金,毫无吝色;又明白为什么家无儋石,对泣牛衣的人偏有请客的闲钱。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

  青蚨在荷包里飞出去是令人心痛的,而小往大来的远景却是诱惑人的,在这极端矛盾的心情之下,可就苦了那些一毛不拔的悭吝者。当在抢付车费,抢会钞,或抢买戏票的时候,为了面子关系,不好意思不,为了荷包关系,却又不敢坚持要,结果是得收手时且收手,面子顾全了,荷包仍旧不空。最糟糕的是遇着了同道的人,你一抢他就放松,结果虽是求仁得仁,却变了哑子吃黄连,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不过,悭吝的人也未尝不请客;有时候,他们请客的次数要比普通人更多,因为吝者必贪,贪者毕竟抵不住那小往大来的远景的诱惑。于是他们想拿最低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利益:每次请客吃饭,东西拣最便宜的吃,分量越少越好,最好是使客人容易饱,容易腻,而主人所费又不多。甚至连请几天,昨晚剩的菜今天还可以吃,虽然让客人吃别人的余唾颇为不恭,然而请客毕竟是请客,余唾吃了之后,仍旧不怕他不说一声谢谢。这是手段之中有手段,权谋之外有权谋!

  话又说回来了,请客真的是一种好风气吗?真的能联络感情吗?我曾经亲耳听见抢会了钞的人背面骂那让步不坚持要抢的人,说他小气,说他卑鄙。我又曾经亲耳听见吃了人家的酒饭的人一出大门就批评主人:五溜鱼只有半边,清炖鸡只有半只,烟臭如莸,酒淡如水,厨子烹调无术,主人招待不周!可见中国既有了抢付钱的习俗,不抢付钱竟像是私德有亏,友谊有损;又有了滥请客的风尚,不请客的固然被认为不善交际,请客如果请得不痛快,那钱也只等于白花。勿谓郇厨既扰,即尽衔恩xún受人招待时说的客气话;须防金碗虽倾,终难饱德。老饕1、技能饮食;2、指贪吃的人未餍[yàn]吃饱。餍足多指私欲,微禄半销!全句翻译:要为了他人的一句客气话而感恩戴德;要小心就算倾尽所有,贪欲巨大的人还没足,而你微薄收入已经报销掉了一半。)小往大来的请客哲学真是害人不浅!

  被请的人有时候也很苦:明知受人钱财就得与人消灾,但是又没有拒绝的勇气,于是计划还席回客。受了人家的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消,不再负报答的责任。其实这样设想是自寻烦恼。最干脆的办法是既不请人,也不怕被人请。如果有人抢着代我付车费或会钞,我就一声不响地,让我的青蚨回龙如果有人请我吃大菜我就两肩承一口,去吃了就走,不耐烦道一声谢,更不理会什么是一饭之恩。假使人人如此,中国可以归真返璞,社会上可以少了许多虚伪的行为,而政府也不再需要提倡俭约和禁止宴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