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山往事|康熙寻父(上)

 我在五台山等你 2020-07-06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抚喀尔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但是这位千古一帝也是一个大孝子,屡次到佛教圣地五台山寻找看望出家为僧的父亲,坎坷经历让我们为您一一赘述。

  话说康熙皇帝这次朝山五台山,见清水河畔的镇海寺,景色深幽奇丽,便来到山门前,见一个老僧正在清扫寺门,康熙见这个僧人约60多岁,上身穿半新不旧的对襟袄,下身穿深蓝色夹裤,脚上一双圆口布鞋。便上前问道:“敢问师傅尊姓大名?”那老僧斜睨了他一眼说:“既然出家,何来姓名”?康熙自知失言,转而觉得口音好熟,又见老僧气度不凡,心想或许就是父皇,便穷追不舍的问道:“法师因何出家?”那老僧面目冷漠,只管扫地,康熙怎肯放过,便念出一偈说:“既然出家总有事,身居住佛事亦有事。法师不念家中人,家里上下念法师。”康熙说完,见老僧身子喂喂下,随即丢弃扫帚,没好气的说:“僧人自有僧人事,家事自有家中人,僧事家事皆国事,家人僧人皆清人。”说完返身就走。康熙见状紧追一步问道:“请问师傅法名?”那老僧冷冷的丢下两个字说:“八叉”,一转身就不见了。康熙不见了老僧,口里心里只管“八叉”“八叉”地念,蓦然醒悟过来,这不就是一个“父”字吗?遂急忙跟踪追寻,哪里还有老僧的影子?只见后院殿墙上,淋漓了一片墨迹,却是尚未干透。仔细看时,原来写的是一首诗:离俗当僧花山寺,不慎破碗被赶出。古有子债父来偿,今希父债子来还。

  康熙见那字虽然颠倒潦草,却正是父亲笔记。想到父亲已是花甲之年的人了,自出家到今,衣物不丰,居无定处,颠簸辗转,一定吃了不少苦头。如今竟然落得因为打了一个碗,被人家赶出来了。还希望做儿子的,替他还了这一笔债。想到这里,康熙心中一阵酸楚,回到菩萨顶后,随即派出侍卫四处寻找,打听得是朝南沿着清水河走了,于是带领大队人马,起驾尾追而去。

  预知后事如何请关注我们关注下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