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海曲上人 2020-07-06

导读:范晔(398-445),字蔚宗,南阳顺阳人,乃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其代表作《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在整个史学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可就是如此一位才华横溢,博涉经史的史学家,最终却走向谋反的道路,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祸及子孙结局,这不禁让人有些匪夷所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走向谋反的道路呢?

下面笔者将为各位读者讲述范晔的一生,揭开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公元398年,南北朝时期。东晋范泰‘意外’迎来了他第四个儿子。

据说当年范晔出生的经历十分奇葩。他母亲十月怀胎,挺着一个大肚子上厕所的时候,小范晔竟然从母亲胎中坠落下来,头部砸在厕所一块砖上。因此范晔小名又被称作‘砖’

“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

大概是因为范晔出生有些不吉利。不久之后,他父亲便将他过继给伯父,也就是范弘之,但他也因此世袭五兴县五等侯的爵位。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上范晔画像

范晔家族门庭显赫,曾祖父范汪乃是东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祖父范宁更是当代大儒,官至豫章太守。而他父亲范泰不仅担任过天门太守,还历任中书侍郎,御史中丞等朝廷机要官职,另外他父亲还是当时有名的学问家,著有《古今善言》一书。

可以说范晔从小生活条件优渥,在父辈们的熏陶下,他自幼好学,广读经史著作,擅长写文章,隶书,还晓通音律。


十七岁那年,东晋权臣桓玄把握朝政,征辟他为州府主薄,由于他与父亲政治观念一致,倾向刘裕,所以他并没有就任。

公元420年,刘裕夺取政权,建立南宋。范晔先后被任命为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的冠军参军。后来他又随刘义康转迁做了右军参军,出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便被召回,做了秘书丞,但因为父亲过世,因此离职服丧。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刘裕画像

等到服丧期满之后,他被调任到征南大将军檀道济下担任司马一职。檀道济伐北魏之时,范晔因为害怕出征,故意以脚疾为由推辞。但宋文帝刘义隆没有同意,派他由水路用船押运兵器和军队。


元嘉九年冬(公元432),刘义康的母亲彭城王太妃去世,下葬的头天晚上举行祭祀路神仪式,刘义康的僚属和故吏都集合在东府。当时夜里正是范晔的弟弟范广渊值班,于是范晔便和另一位同僚王深借宿在他弟弟住处。

就在这个时候,范晔干了一件极为愚蠢荒唐的事情,自己顶头上司的母亲死了,他不仅没有表现出悲伤沉重的样子,反而在屋内饮酒作乐,酒酣之时,还十分放荡将北窗打开,听取挽乐下酒助兴!

虽说一个人的悲伤,他人永远无法切身体会,但最起码也不应该以他人悲痛作为自己取乐资本。论语言‘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对死者尊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德行。更何况死去的人身份非同寻常。

范晔的行为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仕路又是一帆风顺。如同温室的花朵,从未遇到过挫折的他,养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行事举止从来不会顾及他人感受。

对他来说,饱读经史,修身齐家治国,不过是笔下文章,空空泛谈。范晔所做的一切都都是为了干禄求官,满足他挥霍虚荣心理罢了。

自古文人若是有才重利而不修德行,这样离灾祸也就不远了。

刘义康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雷霆大怒,立马上报朝廷参了他一本。但又顾及旧情,于是将他贬到宣城做了太守!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受到打击,范晔郁郁不得志,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将这一切都推到刘义康身上,怨恨他。由此,范晔与刘义康的关系也愈加疏远。

不过也正是因为在宣城做太守,范晔在仕途上得不到重用,于是将心事花在文学经史上面,他截取和采集众家所写的历史文书,合撰成一本新的史书,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后汉书》。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刘义康画像

宣城几年之后,范晔转任到长沙王刘义欣部下,做了镇军长史,加号宁朔将军。此时,他的次兄(即范皓)正在宜都担任太守,其嫡母也随着范暠在宜都。


元嘉十六年,范晔嫡母去世。之前范暠曾经给范晔写信,说嫡母病的很重,范晔没有及时赶过去,等到了快出发的时候,他竟然又带着歌姬小妾随行,对嫡母病重似乎丝毫不担心。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百行孝为先,范晔的行为举止令人十分不齿。御史中丞刘损便将此事上报朝廷,请求处罚范晔。因为宋文帝很爱惜他的才华,并没有治他的罪,所以到最后不了了之。

不久之后,范晔被升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历史上范晔虽然长得又黑又肥,身高不满七尺,眉须疏,但他十分擅长弹奏琵琶,还能创作出当时流行的曲调。宋文帝多次想听他演奏,予以暗示。可范晔愣是装作不知,始终不肯这让宋文帝十分不满。

直到有一次宴会上,宋文帝酒到兴头,对着范晔直截了当道,“我想放歌一首,你来为我伴奏”。范晔这才不情不愿的弹奏起来。然后等皇帝歌声一落,范晔便立马停止演奏,连一个音符也不肯多弹!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持才傲物,骄矜自满是大多文人的天性,范晔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得罪皇帝,虽然宋文帝当时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已经耿耿于怀,不知不觉中,范晔在他心中地位下降了不少。

当时与范晔一起担任宫中警备司令的还有右卫将军沈演之。皇上多次召见他们二人。每次只要范晔先到,皇上必须等沈演之到了之后才肯一同召见,而如果沈演之先到,往往会被单独召见。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诗经言:“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可恨范晔读了这么多经书文典,丝毫没有反思自己为何受到皇上差别对待,反而对此心生怨恨。

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谋反的心思,顶多是发牢骚抱怨,时不时讥讽谤议朝廷一番。压根就没有往造反那方面去想。

真正让他走上一条不归路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当时有一名鲁国人叫做孔熙先,此人博学多才,文史星算无一不通但他却只是担任一个外散骑常侍,地位卑微不受人重用。

孔熙先的父亲孔默之在广州担任刺史,因为贪赃受贿被交付廷尉查处,所幸大将军刘义康庇护才没有被治罪。

后来刘义康遭到宋文帝猜忌将他贬黜,孔熙先为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又对刘义康心怀感恩之心,所以准备邀结朝中大臣起事,但他又不知道其中大臣谁可以被说动。正好范晔对朝廷不满,于是孔熙先就准备拉拢他一起参与谋反大事!

然而孔熙先官职低微,范晔根本就不重视他,更别提自己贸然前去游说了。孔熙先便想出一个办法,打算先从范晔身边亲近的人下手。

凭借着父亲遗留的丰厚家财,孔熙先找到了曾经相识的谢综,因为谢综是范晔的外甥,而且范晔十分赏识他。于是孔熙先一心亲近谢综,拉着他一起赌博。在赌博中孔熙先故意表现的十分笨拙,因此谢综赢了他许多财物。

谢综的兄弟们既然屡屡赢得钱财,便天天与孔熙先一起赌博,一来二去,双方情谊变得十分融洽,谢综就将孔熙先引见给了范晔。

他们一起赌博,孔熙先故技重施,前前后后将很多财物输给范晔。范晔既贪图他的钱财,又欣赏他的文才技艺。孔熙先善于辞令,尽心伺奉范晔,因此范晔便待他十分不一般,两人结成莫逆之交。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孔熙先见火候差不多了,开始多次用委婉的话想说动范晔,但范晔没有理睬。孔熙先不死心,想尽办法用言辞多方譬喻,范晔家风素来不正,招人议论,朝廷内外很多人都知道,因此范氏门第虽然显贵,但皇室始终不肯与他家结为姻亲

孔熙先抓住这一点激他道:“您如果认为朝廷优待您,但为何皇室始终不愿意与您结为亲家,难道是因为门户不当对吗?人家待你如猪狗,你却想着为他效力,这不是很糊涂吗?”

“丈人若遇朝廷相待厚着,何故不与丈人婚,为是门户不得邪?人作犬豕相遇,而丈人欲为之死,不亦惑乎?”

这一番话深深戳到范晔的痛点,向来将自己看的十分重要,骨子里透着自私傲气的他,为了得到更高的爵位官职,心中暗暗下定决心答应孔熙先参与起事!


之前,范晔长期担任刘义康的佐僚,刘义康十分厚待他。等到被贬宣城之后,范晔因为心存怨恨,便不再同刘义康一条心了。正好这个时候,作为刘义康的大将军记室参军的谢综刚好回来,并且转达了刘义康的心意,希望能与范晔消除嫌隙,重归旧好范晔既然有了反意,便借驴下坡重新投靠了刘义康。

不过范晔留了一个心眼,他想知道皇帝现在对刘义康究竟是什么态度,于是就进言试探,陈述两汉以来,藩王都喜欢妖言惑众幸灾乐祸,对中央统治极具威胁性,又故意说刘义康有谋反迹象,奸邪乱道,希望皇上能够铲除祸患,削弱刘义康势力。但宋文帝并没有采纳范晔‘谏言’,如此一来,范晔心中大定。

范晔等人于是开始积极准备谋反事议。精通星算谶纬学说的孔熙先,算出宋文帝将死于骨肉相残,而且江州一带将会出现天子,并且认为新天子就是刘义康。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孔熙先的运作下,他们成功勾结到一批大量谋反之人,其中要么有受过刘义康恩惠,要么与孔熙先有着很深的交情,或是对朝廷不满。但其中不乏也有投机取巧之辈,这个人便是徐湛之

徐湛之是刘义康的外甥,但刘义康对他十分厚待,甚至超过之家子弟,因此徐湛之便参与到此次谋反事件之中,不过此人很有心机,他暗地里收集了许多众人谋反的证据,小心妥善保管,若是谋反稍微有点败露迹象,他就将这些证据拿出来以做退路!

范晔他们又事先写好了起事檄文,人员名薄,官职分配,凡是平时关系不好,不亲附刘义康的通通填写进死亡名单,甚至他们连宋文帝死因,以及谋反成功之后讣告都书写完毕,一旦起事成功,他们便昭告天下!

在他们看来此次谋反万无一失,成功是必然的。不得不说他们准备的是相当详细周密!只可惜范晔根本没有清楚认识到自己有多少斤两。谋反这等大事不仅需要计谋和头脑,更重要的是要拥有超出常人胆量魄力。

若是让范晔舞文弄墨,撰写史书还行,但终归到底他不过是一名文人,从未上过战场经历残酷战争或是杀伐的洗礼,魄力这一点在他身上根本就不具备!


于是在元嘉二十二年九月,征北将军衡阳王刘义季,右将军南平王刘铄出京赴镇所这个日子,范晔等人准备起事。

这天,宋文帝在武帐岗为刘义季和刘铄设宴饯别,宋文帝身边一名叫做许耀的侍卫此时已经伸手摸刀,望向范晔,只要他一声令下,许耀便毫不犹豫跳出来将宋文帝杀死!

可此时的范晔竟然如同老鼠一般,畏畏缩缩,慑服于宋文帝强大的气场,紧张的连头也不敢抬起!最后此事无疾而终!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徐湛之见到这一幕,知道范晔根本不是能成大事的料,照这样下去谋反计划迟早会败露。因此,十一月份,徐湛之便上表自首,将这一切事情经过,以及早已准备好的谋反证据奏报给宋文帝!

这天夜里,朝廷先传范晔和朝臣在东林园东阁集合事前,皇帝已经先派人在宫外将谢综和孔熙先等人收押,他们也都招供服罪。

此时,皇上派人过来问范晔。因为你的文才,朝廷才会对你提拔重任,你也如愿得到名禄爵位,给你的恩宠也不少了。也知道你很难满足,本来以为你只是发发牢骚,煽惑鼓动同党而已,为什么竟然起了谋反心思?

范晔突然得知谋反之事已经败露,但他任故作镇定,想要在动机上面为自己辩解。

他说,当今皇室宗亲坚固如同磐石,藩国如山岳耸立朝廷,谁敢企图谋反,那么藩国必将前来讨伐,更何况自己现在已经身居高位,再晋升一级两级只是时间问题,我为什么要谋反呢?

“古人曰‘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宋文帝见他不肯认罪,于是再一次派人过来道,孔熙先他们现在就在华林园外,难道你需要当面澄清吗?

范晔无言以对,但仍旧嘴硬道,这都是孔熙先他们诬陷于我,我还能怎么办?

孔熙先听到范晔死不认罪,便笑着对殿中将军沈邵之说道:“所有谋反策划,以及各种文件都是范晔一手制作的,莫非还要拿出来确认笔迹?”

范晔这才招供事情始末,直到最后他还耍着小聪明:“早就想对皇帝禀报谋反之事,只是迹象还不明显,我心中的又希望这件事能自行消去这才推延现在交代,我罪该万死,甘心受到诛杀!”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晚上,宋文帝派尚书仆射何尚来看望范晔。何尚之问他,你怎么弄到今天这个地步?

范晔说:“您认为是什么缘故”,何尚之道:“你自己心理清楚”。范晔便说:“外面传言庾尚书嫉恨于我,但我想我与他并没有什么矛盾。谋反的事情最开始是听孔熙先说起的,但我轻视他只是一个小孩,并没有在意,直到现在才知道这是犯罪您用大道辅助皇帝,当使天下不再有冤屈,您应该明白我的心意!”

可悲的范晔到这个地步了,仍旧将这一切原因归咎外物,没有丝毫自我反省,可能在他心中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都是有原因合理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借口!

一个人若是连自己错误都不敢承认,害怕承担责任,或是不愿正视自己内心,那他始终是一个懦夫。哪怕他在外面表现的如何风轻云淡,其内心依旧如同一滩烂泥!

范晔被交付廷尉审处,收进监狱。他问徐湛之被关押到何处,而后才知道此事是徐湛之告发的

范晔在狱中一开始没有和谢综及孔熙先关押在一起,于是他声称自己有病,要求换个地方,想要接近谢综他们。要求得到许可之后,范晔如愿被关在谢综旁边。

范晔远远对谢综说道,当初被逮捕的时候,你知道是谁告发我们的吗?谢综说不知道,范晔恨恨道,是徐童,徐童!徐童便是徐湛之,仙童是他的小名。

范晔此举用意十分明显,他的意思是说这一切都不是他的错,谋反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徐湛之告发,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一个人到临死前都还在掩盖自己无能,竭力推脱自己责任,做人到了这个地步,真是令人感到悲哀可笑!


范晔为了做出一副从容赴死的模样,他在狱中写诗,自我催眠淡定的接受死亡,说生死祸福本就难以预料,谁都有一死,既然天命早已定下,谁又能延长一息时间呢?好坏贤恶终究归于一抔黄土,黄泉之下又有谁去分辨忠贤奸佞呢?他还将自己比作夏侯玄,说自己如同他一样对死亡无惧色!

“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在生已可知,来缘㦎无识。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直。岂论东陵上,宁辩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色。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

——范晔狱中诗

结果朝廷一连深究严查此事二十多日,迟迟没有将他处死。范晔便又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幻想着自己能够免除一死。狱吏便戏弄他说,外面传言您或许会被长期关押在此。

范晔听后又惊又喜,孔熙先和谢综见状,讥笑道,你以前和我们一起参与谋反的时候,每次都是跃马扬威,振臂怒目,将自己比作英雄豪杰,十足一副英雄气概,怎么现在心思如此纷乱,以至于坐卧不宁?就算皇上赦免你死罪,但你作为谋反臣子,有何面目去侍奉皇上?

范晔听闻,叹息道,可惜我这么有才华的人,竟然会被埋没!

卫狱将冷眼道,不忠于国君的人,死了有什么可惜的?

“不忠之人,亦何足惜。”

范晔闻言一愣说,将军说的对!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弃市押赴刑场那日,范晔走到最前面,等出了监狱大门,他回头对谢综说道,出门受刑的次序也是按照官职大小排的吗?谢综说道:“贼首当先!”

一路上,范晔始终有说有笑,没有停止。他看似毫无惧色,从容赴死,但其实根本是在掩饰他内心的恐惧,真正不怕死之人,是绝不会也不屑做些表面功夫,因为他们早已经看淡生死,敢于直面并能接受血淋淋的现实!

只有弱者才会夸耀而又喧闹,因为这样才能掩饰他们心中的恐惧和无能。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面对挫折磨难,甚至死亡从来都是面无改色,平静而又从容!

强者绝不是靠伪饰表面就能成为的!


临刑前,监刑官员问他们要不要与亲人见面,范晔对谢综说,既然家人来了,有机会见一面,是不是应该告别一下?谢综说,告不告别有什么意义呢?家人来了只会嚎啕大哭,扰乱我的思绪罢了。

范晔说,嚎啕哭泣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刚才在路旁见到亲人故友远远望着我们,这也曾胜过不见面,我愿意和家人见面。

于是呼唤范晔的家人前来,范晔的妻子最先来拍抚自己的儿子,回过头来骂道:“你不替婆婆的后半生着想,也不感激天子厚恩待遇,自己死了还不足以抵罪,为何又来屈杀儿孙?”

范晔的生母哭喊道:“主上对你的关照宽厚无边,你从来不知感恩图报,又不关心我已经年老,事到如今可怎么办?”说到激动之时,不停的用手抽打范晔的脸颊脖颈,可惜范晔不为所动,面上也没有愧怍表情。

等到范晔的妹妹(传闻和范晔有不清不楚关系)和姬妾过来道别时候,范晔泪流满面,悲伤不已。谢综讥笑道:“舅父临刑的表现与夏侯玄根本不同”范晔一听,便立马止住眼泪。

喝完上路酒,范晔很快就醉了,他儿子范蔼也醉了,拾起地上的果皮土块朝他扔过去,喊了几十声,称他为范别驾。范晔问道“你恨我吗?”范蔼道:“今天还有什么理由恨您呢?只不过父子同一天死去,不能不感到悲伤而已!”

他是后汉书的作者,但最终却死于谋反。揭开范晔不为人知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范晔之前从来都是不信鬼神之论,他说人死后,神魂便会消失,因此他还准备写一篇《无鬼论》。但在临死前,他给徐湛之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要去阴间控告他!

在这其中,不仅仅是看到范晔的思想十分混乱,而且他并无心中操守。可笑的是用自己竟然用曾经驳斥的鬼神之威来实现报复,这种言行举止无疑反应了他内心软弱无能!

皇帝派人抄检他的家室,却发现他家里的乐器玩物服饰全都珍贵无比,而他的姬妾们服饰也都盛美华丽。反而他的生母却住的房子简陋无比,只有一件厨房和薪柴,侄子冬天都没有被子盖,叔父也是单衣布衫!

最终范晔和他的儿子范蔼、范遥、范叔蒌及孔熙先和他的弟弟,谢综及谢综的兄弟,凡是被牵连到的一并处死。可能范晔没有想到吧,他谋反前立好的得利官职分配名单,如今却真正成为了死亡名单,祸及子孙,真是令人讽刺!


笔者自述:余读范晔列传之时,未尝不释卷叹息。自古文人好清高自命不凡,若不修德养性,亦如镜花水月,空中浮云。

德者,立身之本也,通读百理,不如躬行一德。古人曰:欲得上善,知行合一。不能养德,巧弄小术以欺世,终归末节。人病重己轻彼,心病嗜欲贪权,虚心方能明义理,实心才可却物欲,心足则不怨,性静则自鉴!

范晔生长富贵,非崇俭养廉而重利奢侈;好读经史坟典而绝反哺己身,一味矜夸自傲,不养君子五德,不处慎独守拙。其兄范晏曰:此儿进利,终破门户,其言岂不然哉?!

全文完!

我是就像一棵树了,喜欢阅读历史的朋友请多多关注,以后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品好文,谢谢~

#原创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宋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