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范晔与《后汉书》

 金色年华554 2022-05-10 发布于江西省

魏晋南北朝的那些文人们之:范晔与《后汉书》

范晔是一个一言难尽的人,既才华横溢,又时时受到人们的非议。讲到他我们很难用一个词来准确地形容他。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出任过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范泰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帮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族不仅地位显赫。而且还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范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不过范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宋人王楙撰写的《野客丛书》里说:晋代自“永嘉以来,嫡待庶如奴,妻遇妾若婢”。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大分,因而也决定了子女们的社会身份。再加上范晔的母亲把范晔生在厕所里,并且头都被砖磕破了,因而落下个小字为“砖”(“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所以不被家人所重视。嫡母所生的哥哥范晏嫉妒他的才学,不喜欢他的品行,骂他“进利”,认为他是最终是家族的祸害(此言后来不幸被说中了)。父亲范泰也不喜欢范晔,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

被歧视的范晔自幼酷爱读书,幼年即博览家中藏书,善文,能作隶书,并通晓音律。义熙十年(414年),州郡征召为主簿,被范晔拒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后迁为秘书丞,因父丧离职。元嘉七年(430年),范晔服丧期满,担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新蔡太守。时北魏鲜卑军队围攻青州,檀道济奉命出师解围,范晔随军北伐,升任尚书部郎。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这件事传出后,刘义康非常恼怒。上言让宋文帝把范晔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去了。

  范晔因被贬职,郁郁不得志,就在专心在任内整理各家关于后汉的史籍,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想要以此来排解被贬值的郁闷。通过研究史事,范晔打开了眼界,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一腔热情,范晔终于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这一举动真是范晔不幸中的大幸,也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如果没有《后汉书》,范晔最多是一个平庸的官员而已。

  元嘉十五年(438年),范晔任满,调任长沙王刘义欣镇军长史,加封宁朔将军。次年,嫡母(父范泰正室)去世,按礼数范晔应立即赴丧,但范晔以患病为由,过了好久才动身,并携带妓妾同往,这在当时是不被众人认可的事情,御史中丞刘损上表检举范晔一系列的违礼行为,宋文帝因为欣赏范晔的才华,并未将他治罪。

  元嘉十七年(440年),服丧期满,范晔投靠兴王刘浚,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刘浚任扬州刺史后,不问政事,一应事务全部委托范晔。因此范晔仕途畅达,不久升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同年,因彭城王刘义康长期执政,威权日重,宋文帝猜忌心起,遂以“合党连群,阴谋潜计”的罪名解除了刘义康的宰辅职务,贬为江州刺史。孔熙先因刘义康有恩于其父,便联络朝臣,密谋反叛,更立刘义康为帝。

  范晔当时掌握禁军,又有盛名,还曾多年在刘义康的部下为官,所以在网罗党羽的时候,他成了孔熙先首先留意的对象。孔熙先认识范晔后,倾全力伺候范晔,并拉拢范晔赌博,故意输钱给他。范晔贪心钱财,又欣赏孔熙先的才干,于是二人关系越来越好。孔熙先见时机成熟,就尝试怂恿范晔参与谋反,先是被范晔拒绝。后来又经过反复劝说,范晔这才决定参与。

  范晔他们还为政变后互相设置官职:徐湛之为抚军将军、扬州刺史,范晔为中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孔熙先为右卫将军等,凡是他们一贯讨厌或不附从刘义康的,又另抄一本,以便将这些人处死。可笑的是这些后来都成了他谋反的罪证。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徐湛之上疏文帝,告密范晔是政变的主谋,并呈报参与政变的名单和相关书信证据,文帝随即诏书“马上逮捕,依法穷诘”。当夜,文帝遣人秘密收捕谢综、孔熙先,又诏朝臣会聚东阁,质问范晔为何谋反。范晔非常恐惧,慌忙否认。文帝告知其谢综、徐湛之、孔熙先等都已供认,又摆出书信证物,范晔遂承认谋反事实,表示“有负于国、罪行深重,愿被处死。”

  范晔入狱后,以为自己会被即刻处死,不料因文帝追查案情,二十多天未见结果,这让范晔以为尚有生存希望。孔熙先讥讽范晔怕死,范晔感喟地说:“可惜!满腹经纶,葬身此地。”

十二月,范晔被押赴刑场,时年四十八岁。其子范蔼、范遥、范叔委等皆被株连,唯有孙子范鲁连幸免于难。

范晔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有人说他:才华横溢、贪财好色、不孝不忠、惜命怕死。此言虽然听起来有些刻薄,但还是比较接近实际的。

抄范晔的家时,他家的各种文物、宝贝、玩具、衣服,都非常珍贵华丽。他的歌伎和小老婆都穿得很好,但他母亲的住处却是十分简陋的小房间,只有一个厨房装柴草。他弟弟的儿子冬天没有被子,他叔父冬天穿着一件布衣。

范晔参与谋反,株连家人,在刑场上,妻子痛骂他不忠不孝,生母用手打他的脸和脖子,儿子范蔼捡起地上的土块和果皮扔到他身上。他和生母、妻子、儿子诀别时,仅仅干笑几声,一点情谊也没有;而当与妓妾诀别时,却痛哭流涕,十分悲伤。

范晔这个人的确是一个矛盾体,既有若干的令人非议之处,也有很多让人赞叹的地方。他清高孤傲,恃才傲物,爱憎分明,不肯苟合。

范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除学识渊博、善于为文外,还精通音乐,长于书法。但范晔为人傲岸不羁,不肯曲意逢迎。他的琵琶弹得很好,并能创作曲子。宋文帝很想听听,屡次加以暗示,范晔都故作不知,始终不肯为皇帝弹奏。一次文帝宴请大臣,对范晔说:“我想唱歌,请你为我弹琴。”范晔这时只得奉旨弹奏,文帝歌一唱完,范晔马上停止弹奏,不肯多弹一曲。

  范晔虽然不曲意逢迎皇帝,但对同僚却以诚相待。当时沈演之为右卫将军,与范晔(左卫将军)同掌禁旅,同参机密。每次朝见皇帝时,范晔若先到,必等沈演之到来后才一起进去,而沈演之入朝向来没有等范晔的习惯。也是因为范晔的特立独行,为当时的同僚们所不容。

《后汉书》是范晔的杰作。该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囊括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刘秀灭王莽重建汉朝,并为汉朝续命195年,一度被人称为“千古一帝”。但刘秀及其后代的事迹能流传下来,实得益于范晔编写了《后汉书》,把刘秀到汉献帝195年的历史资料留给后人,让我们能对那个时期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范晔在狱中时,写了一篇《狱中与诸甥侄书》,说他写《后汉书》的目的是,“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明确地提出写史为社会现实服务。因此,范晔特别重视史论,从历史形势发展上论述古今变异,并试图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这也成为《后汉书》的一个鲜明特点。

范晔对《后汉书》的体裁问题是动过一番脑筋的。据《隋书·魏憺传》记载,范晔著书时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做过比较。他认为:“《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人拟作,所以为短;纪传体,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所以采用纪传体写史比编年体更能全面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后汉书》在体制上,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又有所创新。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时期连续有几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宦官》《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他的《文苑传》也是首创,让后人能更好地了解那时的文人们的生活习性和精神风貌。另外《党锢传》《宦官传》也都很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在范晔著书之前记述东汉这一时期历史的著作共有十部,八百余卷,等到范晔的《后汉书》一出,诸家“后汉书”因不如它甚至相差甚远,就日渐消沉,并逐渐散佚。后来除晋人袁宏的《后汉纪》保存下来以外,其余的都已不存。这说明范晔的《后汉书》比其他所著的确出色。

著名学者章太炎曾说:“史、汉之后,首推后汉书。”陈寅恪也讲:“蔚宗(范晔字)之为后汉书,体大思精,信称良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