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玻璃体出血正常玻璃体无血管,本身不发生出血。玻璃体出血(vitreous hemorrhage)多因眼内疾病引起,也可由眼外伤、手术引起。少量出血一般对视力无影响,在裂隙灯下可见玻璃体内有黄褐色点状浮游物。大量出血时,视力突然减退,检查见瞳孔区呈暗黑色,眼底不能窥见。 少量出血可很快吸收,中等量以上的出血吸收较慢,红细胞破裂,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对晶体和视网膜可能产生有害影响。若出血长期不被吸收,可引起眼内细胞增殖,产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治疗 (1)全身或局部用药促进血块溶解,以加快血液吸收,通常用的药物有云南白药、透明质酸酶、尿激酶等,但临床效果尚不肯定。(2)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切除血块及机化条索。 五、玻璃体寄生虫猪囊尾蚴病是猪绦虫发病较高地区一种常见的眼部寄生虫病,系因吞食了猪绦虫的虫卵后,其厚壳在十二指肠内消化,六钩蚴随血循环散布全身,在组织内沉着形成囊尾蚴,也可经脉络膜或视网膜的血管进入玻璃体或前房。 病人有时可观察到虫体在眼内蠕动的阴影。检眼镜下可见黄白色半透明圆形的囊尾蚴,外周有金黄色反光圈,直径约1~1.5PD、仔细观察可见其头部伸缩运动。常可引起葡萄膜炎,玻璃体内有灰白色混浊颗粒。囊尾蚴寿命约为二年,蚴虫死亡释放的抗原成份可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 手术取出囊尾蚴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
|
来自: 朱江明 > 《11章玻璃体病12章视网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