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南赵氏源流

 赵氏源流志 2020-07-07

      苍南县位于中国浙江省的最南端,1981年6月建县,隶属于浙江温州,为该市下辖五县之一。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沿用总面积1272平方公里。 苍南趙氏系宋太祖(趙匡胤)次子德昭、四子德芳和魏王(趙廷美)四子德雍之后裔,分别由福建安溪金谷、龙溪银塘和浙江乐清迁入。全县有14位始迁祖,有四个宗祠,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共有趙姓2159户,8242人,占全县总人口0.69%左右,名列全县38位,分别分布在四个宗祠所在地周围的10多个村居

一、东浃头趙氏

地址:钱库镇新安办事处东浃头村。

东浃头位于钱库镇北2公里处。清朝时,归平阳亲仁乡二十五都。民国初年,归江南镇二十五都。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宜山区望里乡。解放初期1952年6月,属宜山区新安乡。1962年改称新安公社东浃头大队。1981年苍南建县后,属钱库区新安乡。2011年4月,新安乡并入钱库镇,现名为钱库镇新安办事处东浃头村。

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八年十一月,由太祖十九世孙筹建,堂号为崇本堂。2005年重建,祠宇格局古色古香,气势恢宏,慰为壮观。同一宗祠的有:龙沙玉沙趙氏、魁里大炮手趙氏、岱岭云遮趙氏、巴曹灶基趙氏、金乡东门趙氏。

祖源及变迁:始迁祖,趙与忠(1608—1669)、趙与贤(1600—?)(讳庭贤)堂兄弟,系宋太祖四子趙德芳之苗裔。南宋间,因时局变化,趙氏皇族子孙南迁。趙德芳三子惟能6世孙师诰南迁福建。师诰生五子:希彭、希良、希雍、希庠、希商。宝庆二年(1226),希庠同子与倣择居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九龙江北溪银塘村(今漳州市华安县丰山镇)。明崇祯元年(1628),与倣十二世孙与忠和与贤,从银塘北迁至浙江平阳蒲门五十五都木林村(今马站镇沿浦办事处木林村);居三年后,与忠子孟贵、与贤子孟聪转迁江南二十五都东浃头,孟贵居村前岸,孟聪居后岸,繁衍成族。

繁衍:已传至第四十世“邦”字辈。现有族裔1125户,4038人;其中久居本村431户,1493人;迁居玉环280户,989人;散居本县王家山、钱库、龙港、金乡等地414户,1556人。

此后,与忠与贤后裔又分迁各地,其人数为2184人,592户。具体分布如下:

1、与忠次子孟贵子由开迁平阳北港南湖横山头。

2、孟贵四子由荣迁玉环县楚门外塘(今楚山镇山头村)。

3、孟贵五子由云迁玉环楚门济礼堂山头(今楚山镇山头村)。

4、与贤长子孟宪之长子由禄迁居本县二十五都龟山(今宜山镇珠山村)。

5、孟宪次子由信迁本县赤溪白湾路村,后转藻溪桥头(藻溪镇)。

6、孟宪三子由球迁本县蒲门五十五都小龟村(马站镇中姑村)。

7、与贤次子孟聪长子由和及子宜理移居瑞安东门外,后迁平阳一都沙岗磨刀石地方。宜理子顺士约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转移五十二都王家山瓦窑岗定居(今赤溪镇中墩办事处王家山村)。

8、孟聪次子由杰四世孙德王居大岙心(今金乡办事处大岙心村),由杰七世孙永枣居舥艚狗盘温村(今龙港镇巴曹办事处北岭村),由杰九世孙开我居二十五都龟山村(今宜山镇珠山村)。此外,炎亭崇家岙始迁祖趙孟美,从福建漳州银塘迁至平阳桥墩员山头,清康熙年间转徙二十一都洪岭头,再迁炎亭崇家岙坎头定居(今金乡炎亭办事处崇家岙村)。

岱岭乡云遮趙姓始迁祖趙钦祥,其父趙德甫由乐清(花园趙氏)入赘平阳五十三都铁场殷家。次子钦祥归趙姓。于清乾隆二年(1737)从铁场迁云遮村。

巴曹灶基趙姓始迁祖趙化鹏从外地迁入。

金乡东门趙氏始迁祖趙王祖来自湖北荆州。

以上几支都和东浃头祠堂联宗、联谱。

本族行第:始以太祖玉牒十四字相传,即:德、惟、从、世(永)、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移平阳后,从三十三世开始重排:永、乃、开、承、嘉、正、经、邦、昌、华、荣、庆、历、代、贤、能。

二、赤溪、马站趙氏

玉溪趙氏

地址:赤溪镇龙沙(原名沙坡)办事处玉溪村。

东面临海,北面靠山,玉沙街道依山而建。

清朝时称玉沙村,属平阳招顺乡五十二都。民国初年属蒲门乡五十二都。解放后属平阳县矾山区龙沙乡。1958年11月改归矾山公社龙沙大队管辖。苍南建县后,1984年2月,属赤溪区龙沙乡,2001年玉沙与附近二个村合并为玉溪村。现为赤溪镇龙沙办事处玉溪村。

宗祠:与东浃头同一宗祠。

祖源:先由太祖二十三世孙趙师达,明万历年间(1573—1619),由福建漳州银潭入迁平阳县北港山门;后与其长孙趙与成(二十五世)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从山门转迁平阳赤溪玉沙,遂成大族。趙与成为玉沙趙氏始迁祖。

繁衍:现有119户,446人,已传至三十九世“经”字辈。

魁里趙氏

地址:马站镇魁里村。

祖源:师达三子希泗,由漳州入迁平阳北港四十九都,其子趙与绵,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迁五十四都蒲门后范(今马站镇后岘村)。趙与绵子孟秀(1666—1730),清康熙中期从后岘迁马站魁里(大炮手)村定居。孟秀六世孙惟芳迁福建福鼎嵛山镇东角村。以上二支与东浃头同一宗祠,家谱各自一支。

繁衍:现有44户,120人;另外徙居福鼎东角18户,78人。


三、岭东趙氏

地址:灵溪镇浦亭办事处和平村。

清时,岭东村属平阳归仁乡三十五都,民国29年归属南港区浦亭乡。解放后,1949年10月,属桥墩区浦亭乡。1959年3月,由灵溪公社浦亭大队管辖。1961年10月,改称灵溪区浦亭公社岭东大队。1981年苍南建县后,归浦亭乡。2002年,岭东村与张家腰村合并为和平村。后浦亭乡并入灵溪镇,现为灵溪镇浦亭办事处和平村。

祖源:始迁祖,趙从政(1598—1660)、趙从懿(1607—1653)兄弟。系宋太祖次子德昭苗裔七世孙子鏐支脉。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中奉大夫福建都运使趙子鏐,迁福建泉州。明成化二年(1466),至明朝出位趙惟琁(字古愚)中丙戌科进士。其孙世僩,分居安溪县崇善里金谷口(今安溪县金谷镇),生子令纳,令纳生子瀚,子瀚生子三:伯酉、伯乞、伯晋。伯酉生从政(又名振阳),伯乞生师谅,伯晋生从懿。从政、从懿为避战乱,于明末入迁平阳县二十九都过港(今灵溪镇过港村)定居。从政旋迁三十五都岭东(今灵溪镇和平村),配刘氏,生子二:明宇、辉宇(分乾坤二房),明宇生子四:帝圣、帝德、帝佐、帝与,辉宇生子四:帝居、帝典、帝臣、帝心。繁衍成族。

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七年辛巳(1881),1990年原址拆建扩大,堂号为深安堂。

繁衍:现有195户,753人(含迁居县城53户,228人);已传至三十七世“本”字辈,

后裔分迁外县41户,156人。其中:

1、乾次房:帝德六世孙乃万,迁安徽马鞍山慈湖镇,现有15户,53人。

2、坤次房:帝典六世孙乃缄、乃均,迁安徽广德县小东乡,现有12户,48人。

3、坤四房:帝心七世孙孙英、孙梅、孙虎迁安徽广德县小东乡,现有11户,44人。七世孙孙贵迁安徽马鞍山慈湖镇,现有3户,11人。


岭东趙姓行第,原照宋太祖玉牒十四字相传,第二十三世起,自立行第为:宇、帝、仁、大、汝、继、乃、孙、谋、德、兴、宜、作、本、苗、裔、绍、卿、侯。

古代生员:

趙辉宇清康熙十五年(1676)百总。

趙汝豪乾隆十一年(1786)登仕郎。

趙继骥道光元年(1821)解元。

趙桂芳(乃僻),道光十九年(1839)九品。

趙守仁国学。

儒生:趙纯仁 趙里仁 趙继多 趙乃生 趙乃均 趙起韬 趙继蓄

革命烈士:

趙德居1923-1950)1948年11月入伍,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66军5193团2营6连战士,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在朝鲜泰州战斗中牺牲。

历史古迹:“九使神炉”

“九使”,全称九天巡使,又叫广利侯王。据传,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九月初九,山西某县汤府谢氏夫人一腹三胎,生下汤仁、汤义、汤德三子。三兄弟七岁时,同往黄壁山白云洞学习文韬武略,二十六岁同时下山,扶助明朝,因功勋卓绝,分别受封威烈侯、显烈侯、英烈侯,统称“广利侯王”,后被福建安溪趙氏供奉。明末岭东始迁祖趙从政、从懿自闽地北迁浙江之际,为求一路平安,后嗣昌盛,特带祖藉地九使爷神炉同行,一路顺风直到岭东定居后,将神炉供奉于本村永泰宫。

岭东村背靠玉苍山,山高林密,时有老虎下山为害。为保平安,为民除害,趙氏族人商议选壮健男丁上山打虎。出发前一天,众人到九使爷炉前祈祷,此次上山打虎如能平安凯旋,请赐“三圣杯”(佛像前的竹爻,分阳、圣、阴三种)。果然连现三圣杯,众人士气大震。第二天准备上山时,忽有人相报,九使爷庙后躺着一只老虎,胆大之人上前观看,发现此虎已气绝,众人盛赞是九使爷威灵显赫为民除害,并剥下虎皮安放在九使爷神像面前,以示后人。后来族中有小孩夜啼不睡者,剪下一小块虎皮缝于小孩帽上,就能安然入眠。至解放初还剩有一小段老虎皮,后来不知被何人拿走。

经过打虎之事,族人更加笃信九使爷是全族福神,称“祖宗佛”,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使爷诞生之日,请来戏班演出庆贺,中午时还演一出“彩戏”。全族人一清早就前往奉祀九使爷的永泰宫谢恩祈福,每家每户摆上用粿米做的大明斋和其他供品,大明斋上面还有点缀做的八仙和戏曲人物,各种飞禽走兽、鲤鱼、水果等,件件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大明斋有二三十斤到上百斤,最近几年越做越大,最大的有五百多斤。人们用这种方式祈求平安幸福,这个风俗沿传数百年之久,逐渐成为当地一种民间文化。

四、金家楼趙氏

地址:灵溪镇渎浦办事处华山村。

清朝时,金家楼属平阳亲仁乡二十九都,民国属南港(镇)区渎浦乡。解放后,属灵溪区渎浦乡金山村,后金山村与金联村合并称华山村。1959年3月,属灵溪公社渎浦大队,1961年10月,改称华山大队。1981年,苍南建县后,属苍南县灵溪区渎浦乡,现为灵溪镇渎浦办事处华山村。

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堂名为秦王堂。与金家楼趙族同一宗祠的还有:龙港木桥头、渎浦棋盘头、对务东仓、灵江仓浃趙族,但谱各自一支。

祖源:始迁祖趙君彩(1622—1684),字玉芝,清代乐清城关人,系魏王二十二世孙,乐清次诚公十世孙,邦惠公之子。清顺治二年(1645),因局势混乱,沿海海寇抢掠,郑成功反清复明,兵祸相继。乐清地处海边,人心惶惶,于是公与其母傅氏由乐清入迁平阳遂居金家楼(今苍南县灵溪镇华山村)。公配施氏。生子四:存正、存发、存达、存庆(分为元、亨、利、贞四房)繁衍成族。

繁衍:今传至三十六世“传”字辈。现有676户,2685人。其中居本村474户,1877人;居县城及本县各地169户,694人;其余分迁外县。

古代人物:

趙玉芝(1622—1684),乡总。

趙振基(1823—1894),贡元。

趙齐可(1854—1916),贡元。

趙齐飡(1848—1918),贡元。

趙翼庆(1788—1865),国学。

五、东仓趙氏

地址:灵溪镇对务办事处东仓村。

东仓村居住区亦称后垟,位于灵溪镇的东北面,新老城区的交接处,距老城区1.5公里,通福路、建兴路、站前大道、东仓路在村境内纵横穿过;县电信大楼、浙南大厦、灵珠大厦、灵溪第二高中、火车站均在境内,现已成为繁华的新城区。

清时,东仓归属平阳县归仁乡三十二都。民国十九年(1930),属始建的对务乡。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归属灵溪区对务乡东仓村。1959年3月,改由灵溪公社对务(大队)管理。1961年10月,又改属灵溪区对务人民公社东仓大队。1984年2月,属苍南县灵溪区对务乡东仓村。现属灵溪镇对务办事处东仓村。

宗祠谱牒:东仓趙族与金家楼趙族同一宗祠,谱各自修。

祖源:始迁祖趙君璋(1620—1654),字文生,清代乐清城关人,系魏王六世孙定之公派下,次诚公十世孙邦湖公长子。约于清初由乐清城关入迁厦林厚垟(今对务办事处东仓村)定居。公在乐清元配蒋氏、次配薛氏,生子存木,在乐清发祥。入迁后再配夏氏(1624—1645),生子存德,繁衍成族。

繁衍:现有45户,205人(其中居外县4户,16人);已传至三十五世“世”字辈。

后裔分迁:

1、君璋九世孙,齐夏之子洪贰、洪赐兄弟约于1935年迁德清县三桥埠(失去联系)。

2、君璋九世孙,齐岁长子洪开,约于1933年迁渎浦横江村,现有5户,20人。

3、君璋十世孙,洪彬三子典丑、四子典兴兄弟于1959年支援边疆建设迁宁夏石咀山矿务局,4户16人。

因县城建设的需要,东仓村的所有土地、民房被征用,后垟的趙氏后裔房屋被拆迁后分别散居于东仓各小区。

六、棋南趙氏

地址:灵溪镇渎浦办事处棋南村。

棋南村(旧称棋盘头)离灵溪老城区3公里。

清朝时,棋盘头归属平阳县亲仁乡二十九都,民国后期属渎浦乡。1959年3月,改称灵溪公社渎浦大队棋南村。1961年10月,又改称渎浦公社棋南大队。1981年苍南建县后归属苍南县灵溪区渎浦乡棋南村,现称灵溪镇渎浦办事处棋南村。

祖源:始迁祖趙邦星(1610—1695),号拱初;趙邦锐(1615—?)号祥光,系魏王二十一世孙,乐清定之公派下,次诚公九世孙秀鼎公之四子、五子,约于明崇祯年间由乐清入迁平阳县(今苍南县)渎浦棋盘头定居。邦星公配吴氏,生子二:君宝、君招,邦锐公配徐氏、汪氏、金氏、王氏,生子三:君忠、君瑶、君勲,繁衍后裔。

繁衍:现有17户,77人(其中居外县9户,45人);已传至三十三世“崇”字辈。


后裔分迁:

1、邦锐七世孙翼绪、翼发兄弟俩迁平阳县敖江镇八角亭,现有6户,33人。

2、邦星八世孙翼主之子振茶迁嵊州市区,现有3户,12人。

3、邦星九世孙振糖之子齐滔迁本县灵江街,现有1户,4人。

4、邦星九世孙振润之子齐波迁对务上江村高屋基,现有4户,14人。

宗祠及谱牒:棋盘头趙族与金家楼趙族同一宗祠,谱各自一支。

七、池浦趙氏

地址:龙港镇城南办事处池浦村。

池浦村距苍南县治东北方17.3公里,东与海边下埠村相邻,南接黄家蓬,西至瓦窑头村,北与江口村接壤,原称江口木桥头。

清时,江口木桥头归属平阳慕贤东乡十都,民国二十九年(1940)归属江南区龙江乡。1950年5月,归属宜山区龙江乡木桥头村。1958年9月,改称宜山公社龙江大队。1981年,建立苍南县。1983年,苍南建立龙港镇,同时将木桥村改名为池浦村,现为龙港镇城南办事处池浦村。

宗祠及宗谱:木桥头趙族和金家楼同一宗祠,谱各自一支。

祖源:始迁祖趙秀盈,乡饮宾,明代乐清虹桥人,系魏王二十世孙,次诚公八世孙,景隆之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公为谋发展探安居,发现青龙江畔(今龙鳌港口)土地肥沃,同时可赶海捕渔,农渔兼之,遂从乐清迁到江口木桥头定居。配张氏,生子五:邦元、邦德、邦起、邦玉、邦用,繁衍成族。

繁衍:现有113户,480人;已传至三十四世“百”字辈。


八、仓浃趙氏

地址:灵溪镇灵江办事处仓浃村。

仓浃位于灵溪镇东北端,东接肖江镇杨梅庄村,南连本镇联进村,西是王宅村,北与肖江镇淡浦村隔水相望。清时,仓浃归属平阳县慕贤西乡十六都,民国期间归属平阳县肖江乡。1950年8月,仓浃归刚成立的仓桥乡;1959年3月改由灵溪公社仓桥大队管辖;1961年10月,又归灵溪区仓桥人民公社联进生产大队;1981年苍南建县后,归属苍南县仓桥乡联进村;1988年10月,改为灵江镇联进村;1999年12月,从联进村分设仓浃村;现为灵溪镇灵江办事处仓浃村。

宗祠:与金家楼趙氏同一宗祠。

祖源:始迁祖趙起胜(1686—1736),又名纪胜。幼年随母迁平阳县仓浃地方定居(因年幼失母,不知原籍何地,始祖何人,有待后裔继续考证)。配方氏,生子一,子明。后繁衍成族。

繁衍:自公于兹,凡11世,现有35户,159人(其中居城镇16户,76人)。已传至三十五世“世”字辈。

起胜公迁居仓浃传八世后,七世孙典流于民国34年(1945)发起第一次修谱。1962年宗族商量,与金家楼趙氏联宗,融为一体,属魏王系支脉。族谱各自一支。


九、库区(原称大沿沙)趙氏

地址:桥墩镇桥墩办事处库区(原称大沿沙)村。

库区村距桥墩镇三公里,东连龙井村,西南靠仙堂村,北临石龙村。清时,归属平阳归仁乡三十六都,民国时期属桥墩镇三十六都。解放后,属桥墩区沿沙乡。1958年11月,改称桥墩公社民星大队。1962年改称桥墩区桥墩公社库区大队。苍南建县后,归属桥墩镇。现为桥墩镇桥墩办事处库区村。

宗祠:始建于清道光末年,因建桥墩水库被拆后,于1964年重建,又于2011年在原址拆建扩大,堂名为霞光堂。

祖源:始迁祖趙邦成(1633—1718),系魏王(趙廷美)二十一世孙,乐清定之公十七世孙,秀禁之子。清顺治十四年(1657),由乐清坭垟入迁平阳桥墩王丹口。康熙十七年(1678),转迁大沿沙北山下(今桥墩库区村)定居。配黄氏,生子四:君仁、君祥、君明、君政,以文、行、忠、信代表四房,繁衍成族。

繁衍:现有居县内116户,443人(其中本地32户,125人;桥墩碗窑24户,91人;腾垟石井23户,86人;县城37户,141人);另有151户,609人徙居外县。已传至三十三世“崇”字辈。


后裔分迁:

1、君仁长孙可瑞迁碗窑村,现有18户,70人。

2、君祥四子存亮迁腾垟石井村,现有17户,65人。

3、君明之子存阵回迁乐清柳市朝阳村(原名平阳厂),现有114户,457人。

古代生员:

趙存华迪功郎。

趙启(翼)贤、趙振儒国学。

趙纪芬乡饮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