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做到了这一点,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

 琢磨君专栏 2020-07-0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智慧也是无与伦比的,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人性是亘古不变的,所以古人留下的许多为人处世的名言至今受用!

但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少句子的意思发生了变了,比如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古人是教育大家要修为自己,要不然会天地不容,但是现代人都理解成了人要自私自利,真可谓是辜负了古人的良苦用心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绝世名言只可对自己说,但是最好不要对别人说,这正好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反,比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

这句话有两个出处!

第一个出处:《孔子家语·六本》中,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之后,孔子用商汤和周武王因为能听取进谏的直言而使国家昌盛,夏桀和商纣因为只听随声附和的话而国破身亡来举例,说明忠言虽然逆耳,但是能够修正错误的行为。

第二个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中,刘邦入咸阳后,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美女,于是整日沉迷于酒色,还打算在此久居。樊哙劝谏刘邦离开咸阳居住,刘邦死活不听。于是谋士张良劝谏刘邦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原沛公听樊哙言。”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沛公(刘邦)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去樊哙的意见。”刘邦听完张良的逆耳的忠言,顿时醒悟,马上离开了咸阳城,还军霸上,此举也为自己在鸿门宴上争取了主动,避免了被项羽杀害的局面!

以上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两个出处,都是很励志,都说明了帝王听取逆耳忠言的好处。纵观中国历史,那些能够成就一番霸业的帝王,大都勇于接受批评和逆耳忠言、从善如流,从而避免自己的失误。比如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女皇帝武则天等等!

但要是说话人不懂得说话分寸和技巧,太过直言相告,而听话人有没有商汤、周武王、刘邦那么贤德和心胸豁达,这个时候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以三国时期袁绍帐下谋士田丰为例,来说明忠言失败的惨痛教训!

田丰,博才多学,但性格刚直,早年当过一些小官,但都因为太过耿直,郁郁不得志!后来,袁绍听说田丰有大才,于是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田丰也很乐意为袁绍出谋划策,成为其帐下一位重量级谋士!田丰最大的功劳就是帮助袁绍灭公孙瓒,但两人的蜜月期很快结束。

田丰因为太过于刚直,多次直言劝谏袁绍,但袁绍都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田丰甚至当众批评袁绍说:“你不听我的话,没有希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因为孩子有病就丢掉,可惜啊!”、“如今放弃必胜的策略,以一战决定成败,倘若不能如愿,悔之晚矣!”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官渡之战中,袁绍又是刚愎自用,不听谋士田丰的逆耳忠言,最后导致大败。事后,田丰还说风凉话:“不听我的话,失败了,这是主动的!”袁绍一怒之下将田丰处死!从始至终,田丰的话有错吗?他的话都是正确的忠言啊!为什么袁绍就是听不进去呢?其实,就是因为田丰的逆耳忠言和他错误的表达方式害死了自己!

药虽然是苦的,但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忠实的劝告往往,也都是别人不喜欢听的,但对行动有好处。有些事,别人明知道你的话是对的,但就是不肯接受你的忠言,为什么?一个是别人自以为是的原因,一个是你自己表达的问题!

所以,按照心理学告诉我们的——“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因为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怨恨,因为批评只会让听话的人情绪低落,又对改变现状一点好处也没有,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去了解别人,多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多想想别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而不是用责骂的方式。

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然后找个合适时候,用得当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别人才有可能虚心接受批判。人生中,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人缘会越来越好,朋友也会越来越多!

毕竟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人大多是平凡人,我们不能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让别人接受我们的“逆耳忠言”,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的表达方式,减少批判、责备别人,把逆耳的忠言换一种方式说出去,用一种缓和的方式表达,效果会更佳!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父母责备孩子时说“我都是为了你好”,好朋友、好闺蜜、情侣之间也经常会说这句话,但是那种直言相告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吗?真是不会伤到对方吗?对方真的会接受吗?

所以,请记住待人处世的第一大原则——不要批评、指责别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