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狄德罗被巴黎官方追认进入先贤祠背后的思考!

 知鱼之乐uo5wuu 2020-07-07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18世纪,流亡在外的伏尔泰和本身并不是法国籍的卢梭被同时安葬先贤祠,巴黎官方对他们的重视和肯定程度可见一斑。300年后,这一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那就是狄德罗。虽然这荣誉来的有点迟,但总算是来了。这位世纪思想家终于被法国官方所认可了。

狄德罗和伏尔泰、卢梭是同时代人,但他的思想在当时始终没有被认同或肯定,为何呢?这或许跟他反基督,反宗教,主张遵从自然为万物的基础等因素有关,他的思想具体如何呢?今天就跟随哲学诗画,一起来了解下。

按照西方的理解,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应该是伏尔泰和卢梭,而狄德罗却一直被排斥在这一殊荣之外。伏尔泰和卢梭虽然也批评专制主义,但没有批评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他们攻击教会但是却赞颂最高的存在——神;他们的观点是自然神论和权威主义,因而能够为革命后新政权的权力提供辩护(这可能是为他俩赢得殊荣的最大原因)。

而狄德罗的思想在当时那个年代并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因为狄德罗有着一套非常不同的人性观。他认为自然(包括人)是进化而来的,而不是被创造的;自然是物质的,不存在不朽的灵魂;我们是自然界中的动物,上帝是不存在的。基督教和一切宗教信仰只是原始的虚构,是人类为了满足自我需要所捏造出来的,是为了让穷人听话,让统治者便于管理和统治(这些言论在当时那个年代简直是比异教徒还要大逆不道,甚至可以被判绞刑的)。

狄德罗认为,人性的最高目标不是理性,而是欲望。人性的推动力是爱欲,是对快乐的追求。这种感官主义理论的结果就是,在一个没有原罪、没有上帝谴责欲望的世界,人生的目标是获取快乐,是使欲望遵从自然法则。

在当时基督教盛行的年月,他毫不避讳的指出,在一个不存在上帝干涉的社会,人们追求快乐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这种观点反对一切寻求权力的人,包括贵族和当时的执政官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在狄德罗眼里,他们都是独裁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狄德罗所倡导的理想社会应该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和自然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

后来的社会评论家说:“在19世纪,狄德罗的观点肯定不会受到资产阶级和统治阶层的青睐。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使资产阶级可以从国内和海外殖民地工人的苦难中获利,而狄德罗严厉批评一切为权力、奴隶制、殖民扩张、独裁统治等辩护的人。”

另一位法国现在仍健在的评论家如此说:“激进的启蒙者谴责这种权力结构,维护奴隶和女性的权利,他们希望个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希望社会正义通过快乐和自由选择而非痛苦和压迫得到实现。伏尔泰和卢梭安息于先贤祠,狄德罗却被斥为不道德,人们取笑他没有才华,被排斥到了主流思想价值之外。但把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启蒙运动并不完美,它往往受制于理性和工具化,满足的是市场经济的利益,这种经济崇拜效应和廉价劳动剥削影响了人的整体协调和多元全面发展。今天看来,对我们更有意义的是狄德罗,他倡导充满激情的生活,倡导把社会团结和同情作为道德的基础,他对科学和艺术也感兴趣,认为爱欲是创造意义的方式,这些观点仍然很新颖、很有必要,也很有现实寓意。”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认为,狄德罗很激进,认可这种哲学的人会陷入到一个漩涡之中,促使人们怀疑一切美德、幸福和人类的天职。但这种说法明显带有夸张成分。狄德罗一生都致力于协调自然主义和世俗道德。他相信知识应该用于造福人们,所以他反对法国旧制度和天主教会的束缚。狄德罗通晓古典学、生理学和美学,他有一个伏尔泰和卢梭无法媲美的综合的头脑,在知识获取上,他也很博学。可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缺乏伏尔泰和卢梭的那种用清晰、富有思辩的著作来表述自己的知识和思想的技巧。

总的来说,狄德罗是一个折中主义者、经验主义者,这种气质影响了他主编的《百科全书》。这套书有28卷,首版于1751年,狄德罗用了20多年才出齐这套书。许多作者中途都因为政治迫害、疲劳、生病等原因退出了,只有狄德罗坚持到了最后。狄德罗希望用百科全书的形式来宣传科学,破除迷信,弱化教会的力量。百科全书像狄德罗自己的作品一样,总是关心知识的实用性和道德价值。而在这本书中,他还发明了一种交叉索引体系,即把分散但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就像18世纪的搜索算法一样建立了一个知识的网络。即使最简单的词条也能引领读者开启一个无尽的知识旅程。比如“杏”一词,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学词条,但狄德罗介绍了一个如何制作杏子酱的菜谱,他推荐使用绿色的杏,加入半盆水,还有糖。如何制糖呢?这就说到了糖厂,这个词条介绍了如何开糖厂、如何管理奴隶。如果读者继续交叉索引,再去查奴隶这个词条,就会读到关于对奴隶制激昂的批判和阐述。书中对自由也做出了定义:自由是有智能的人按照自己的决定行事的能力。”

在哲学上,狄德罗拒斥理性主义者和笛卡儿、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的体系建构,更喜欢经验主义的考察,甚至宣称数学要从属于自然科学。他认为哲学是需要去实践、检验和践行的,而不是一种孤独反思的职业。

在道德观方面,狄德罗的思想有些摇摆不定,相比之下,他的形而上学倒是比较明确、清晰,可称之为生机论的唯物主义。他认为宇宙不像机器,不是机械,而是不可预测、充满活力的有机体。他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决不可能是由一种完全相同的物质产生出来的,自然界的丰富多彩需要不同的异质的物质。”狄德罗的形而上学克服了近代哲学常见的机械论的简单片面性,他的学说能够很好地解释许多机械唯物主义解释不了的问题,比如从无机到有机的过渡、无感觉的物质如何产生有感觉的物质。机械论用外力的推动来解释物质的运动,狄德罗认为物质自身就能够运动。他把物质内部的能动性称为感受性,感受性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他甚至认为连石头都有感受性,只不过不像人的感受性那样活跃。

狄德罗的美学作品也非常丰富。他在《百科全书》“天才”这一词条中对艺术天才的思路和定义做了精彩的描述。他说:“精神的延伸,想象的力量,心灵的活动,强劲的创造,这就是天才。天才并不总是天才,有时与其说他是崇高的,不如说他是可爱的;与其说他感受和描绘的是对象的美,不如说是对象的亲切和优雅;他体会的与其说是分心走神,不如说是一种轻柔的感情。对天才来说,美的模样是不可规定的,它险恶陡峭,荒芜孤僻。拉辛是美的,荷马则充满天才,风雅的规则为天才设置了障碍,天才要打碎它们,以便能飞向崇高,飞向悲壮,飞向伟大。”

哲学诗画一个催人向上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