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续资治通鉴》卷第三十 【宋纪三十】|正史

 文化龙乡 2020-07-07

戊戌,著作佐郎聊城李垂上《导河形势书》三篇并图,其略曰:“臣请自汲郡 东推禹故道,挟御河,减其水势,出大伾、上阳、太行三山之间,复西河故渎,北 注大名西、馆陶南,东北合赤河而至于海。因于魏县北析一渠,正北稍西,经衡漳 出邢、洺,如《夏书》,过洚水,稍东注易水,合百济,会朝河而入于海。大伾而 下,黄、御混流,薄山障堤,势不能远,如是,则载之高地而北行,百姓获利,而 契丹不能南侵矣。《禹贡》所谓夹右碣石入于海。孔安国曰:“河逆上此州界。其 始作自大伾西八十里,曹公所开运渠,东五十里,引河水,正北稍东十里,破伯禹 古堤,经牧马陂,从禹故道。又东三十里,转大伾西、通利军北,挟白沟,复西大 河北径清丰、大名,西历洹水、魏县,东暨馆陶,南入屯氏故渎,合赤河而北至于 海。既而自大伾西新发故渎西岸,析一渠,正北稍西五里,广深与汴等,合御河道, 通大伾北,即坚壤,析一渠,东西二十里,广深与汴等,复东合大河,两渠分流, 则西三分水犹得注澶渊旧渠矣。大都河水从西北大河故渎,东北合赤河而达于海。 然后于魏县北发御河,河西岸析一渠,正北稍西六十里,广深与御河等,合衡漳水。 又,冀州北界,深州西南三十里,决衡漳西岸,限水为门,西北注滹沱,潦则塞之 使东渐渤海,旱则决之使西灌屯田,此中国御边之利也。

“两汉以下,言水利者屡欲求九河故道而疏之。今考图志,九河并在平原而北, 且河坏澶、滑,未至平原而上已决矣,则九河奚利哉!汉武舍大伾之故道,发顿丘 之暴冲,则滥兗泛济,接闻于世。夫平原而北,地势浚下,泄水甚易,故沧、德之 间,旧障皆完。滑台而北,地形高平,入海稍难,故齐、棣之间,游波互出。若放 河北下,则其利甚详。惜哉河朔平田膏腴千里,而纵容敌骑劫掠其间,是授胜地于 契丹,借敌兵为虎翼。汉贾谊、晁错不及此议者,以河水未东故也;唐戴胄、马周 不及此议者,以守在幽北故也。今大河尽东,全燕陷北,则御边之计,莫大于河。 不然,则赵、魏百城,富庶万亿,适足以诲盗而招寇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