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肚脐疼需分型辩证

 王廷喆 2020-07-08

  肚脐疼系指脐周围部位的腹部疼痛。本症《内经》称为'环齐而痛'。《伤寒论》、《金匮要略》均称'绕脐痛'。《张氏医通》等书则称为'当脐痛'。后世则称为脐腹疼痛。

  肚脐疼与小腹痛、少腹痛等皆属于腹痛范围,因其疼痛发生的具体部位不同,症状名称各异:痛于脐周者,称为脐腹痛;痛处在脐下者,称为小腹痛;痛于脐下两侧者,称为少腹痛,临床宜相鉴别。

  中医诊断肚脐疼需分型辩证:

  寒凝积冷肚脐疼:脐腹卒然而痛,疼痛剧烈,无有休止,得温稍减,不思饮食,肠鸣腹冷,大便泄泻或秘结不通,甚则手足厥冷,舌质淡或青,苔白润,脉沉紧而迟。

  脾肾阳虚肚脐疼:脐腹冷痛,其势绵绵,时轻时重,喜温喜按,遇冷加重,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弱。

  阳明热结脐肚脐疼:腹痛绕脐,满硬拒按,日哺潮热,手足濈然汗出,大便秘结,或见下利稀水,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厚而燥,脉沉滑而数。

  肠胃气滞肚脐疼:脐腹疼痛,胀满不舒,胀痛随矢气而稍减或脐腹部有气瘕攻动作痛,情志不舒则疼痛加重,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滑。

  湿热蕴结肚脐疼:脐腹疼痛,痛则欲泻,下而不爽,里急后重,大便粘稠臭秽,兼夹脓血,口苦而干,不欲饮水,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

  伤食积滞肚脐疼:脐腹疼痛,嗳气泛恶,不思饮食,或大便泄泻,所下多为未消化食物,气味酸臭,泻后痛减,舌苔根部厚腻,脉滑。

  蛔虫内扰肚脐疼:脐腹疼痛,阵作无时,发则疼痛剧烈,或可见腹部积块突起,痛止则一如常人,面黄形瘦,时吐清水,或寐而齘齿,或嗜食异物,或层面有虫斑,或有便虫史,疼痛频率弦,或沉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