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司马懿言而无信,诛灭了曹爽三族,2年后才发觉司马懿真高明

 冷面人生2012 2020-07-08

司马懿是一位争议性很大的人物,尤其在《三国演义》里,司马懿的奸诈比曹操更甚。比如曹操兵败赤壁后,还有心情大笑讥讽“周瑜无谋,孔明无智”,虽次次被打脸。

不过实话实说,曹操的这种奸诈很难得,所谓:顺境中的牛逼不算牛,逆境下方显真英雄。再看司马懿,明明打不过诸葛亮,被按在地上摩擦,却还是嘴硬,收到女装后被部下逼着,才来了个千里求旨出战。虽很有手段却显不如曹操那般大气。

故而,曹操很“真”,哪怕干个坏事都敢敲锣打鼓告知四方,如在宛城曹操问,“此处可有娼妓乎”。司马懿却总给人“装”的感觉,从装病开始骗曹操,到最后装病骗曹爽。

其中最让人指责的是,司马懿晚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后,言而无信诛灭了曹爽三族,气得担保人蒋济,没多久就病死了。司马懿为何突然如此不靠谱了呢?须知,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依仗他有信用,被视为“曹魏救星”,难道也是“装”的?

其一:曹魏救星

司马懿何时被视为曹魏救星的?是从司马懿抵抗诸葛亮开始!也就是说从曹叡时期开始,司马懿就成了曹魏的屏障,因为就他一人能对抗得了诸葛亮。这一时期司马懿有过啥“不臣之心”吗?还真没有。

哪怕在诸葛亮去世后,他被曹叡夺了军权,也没啥反应。辽东公孙渊叛乱,曹叡一个令,司马懿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又替曹叡远征辽东。所以这一时期的司马懿,堪称是曹魏忠臣,这真不是在“装”。

自曹叡去世,司马懿和曹爽同为托孤重臣,一开始两人配合得不错,可没多久曹爽就开始排挤司马懿。因为司马懿依靠多年来,当曹魏的“救火队长”,积累了大量人脉和口碑,俨然成了象征人物。

曹爽想推行他的新政,就必须要排除司马懿。于是司马懿便拿出了装病的好手段,啥也不管了。曹爽也由此开始了各种作死。把能得罪的人,几乎都得罪了个遍——除了司马懿代表的门阀士族势力外,还有郭太后等,这些本该是拱卫曹魏势力的人物。

由此装病之中的司马懿,因曹爽的胡折腾,就彻底被视为了“曹魏救星”了。因为许多人从曹爽所做作为中,判断出他想篡位。自然无论门阀士族,还是曹魏拱卫力量的人,就都围绕在司马懿身边。

其二:诛灭曹爽三族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司马懿趁曹爽带着皇上去祭拜高平陵时,突然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能依靠的力量,就只有三千死士。那么他就不怕曹爽反扑吗?

当然害怕!别看司马懿得知桓范跑出城,去通知曹爽后他说:“桓范虽很有才华和智谋,但都放心,就凭曹爽那点智商,他是不会听从桓范计谋的。”可司马懿却立刻派人跑到曹爽那里,进行各种劝降。

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太尉蒋济!对着蒋济,司马懿以洛水起誓:必不会伤害曹爽等等。于是蒋济这才给曹爽去信。也正是因有蒋济的担保,曹爽最终决定投降了司马懿。气的桓范大骂:“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果然,桓范一语中的,司马懿突然言而无信,丢弃信用,诛杀了曹爽三族,加上支持曹爽的宗亲等,一次就屠杀了5000多人。连担保人蒋济,都被司马懿活生生气死了。为何司马懿从“曹魏救星”瞬间就变成“恶魔”了?

其三:2年后才知司马懿真高明

高平陵之变2年后,王凌反叛了,拉开了“淮南三叛”的序幕。王凌反叛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司马懿把持了朝纲,皇上曹芳年岁太小,故而要拥立曹彪为新皇帝。

人们都说王凌是曹魏忠臣,那么笔者却要反问一声:为何在曹爽专权,把郭太后赶出永宁宫,并大肆占有宫中之物时,王凌不反叛呢?大概就是因为,曹爽无论怎么折腾,也是姓“曹”,属于曹魏宗亲吧。

既然如此,倘若司马懿当初没杀曹爽,一旦曹爽外逃,或趁司马懿疏忽等卷土重来时又会是什么情景?估计倘若司马懿败了,必是三族尽诛!因而当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就注定了他没回头路。

我们可以把司马懿跟蒋济两人对调一下。如,是蒋济发起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作担保人,那么蒋济事成后会不会留下曹爽?再做个假设,若司马懿根本不出头,就自然老死,以他对曹魏的功绩,史书是不是会把司马懿捧上天?

所以说来说去,司马懿在决定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就已不能再按“臣子”身份要求他了,因为这意味着改朝换代的开始,矛盾没有任何调和余地了。可偏偏史书或许多人,还习惯性把此刻的司马懿当成臣子,“曹魏救星”来看待。

故而才说,司马懿言而无信等。这就是为何说,司马懿真高明的原因——他认清了此举的风险和承担的责任,已经不能再用臣子的标准去操作!

对此桓范就看得很清,认为根本没有妥协余地,可惜曹爽却心存幻想,这又能怪谁呢?只能说他是自作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