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全言yyy 2020-07-08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前文已经讲到了中国传统直板打法的巅峰人物——马琳的出场,并剖析了他相比于老一代中国式直板正胶和反胶打法的技术突破。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马琳的技术软肋。

马琳的软肋代表了直板打法的两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中的第一个,就是反手不给力。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众所周知,直板在反手位是先天劣势。传统直板打法的反手主要靠推挡,而推挡只能形成一个撞击的力量,或者稍带点上旋旋转,完全无法与横板一样直接组织弧圈球攻击。而即便是撞击,推挡的力量再大,也很难与横板弹击进行抗衡。

简而言之就是:直板推挡是在击球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横板反手的一项技术。

所以所有横板选手打直板选手的亘古不变套路就是:压反手,调正手。或者更简单点:压反手、压反手、压反手……然后取得胜利。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对于反手软肋,国乒早期直板高手们都想尽了办法弥补这一缺陷,大致思路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也是我认为早期最具有革命性、但也失败得最快的尝试,来自赫赫有名的世乒赛三连冠获得者、奥运会之前中国乒乓球的最高水平运动员——庄则栋。

庄则栋创造性地将手腕力量使用到了反手技术当中,改造出了一种极具侵略性的打法:正手快攻、反手弹击。这样一来,直板反手与横板反手之间的差距就会缩小很多了。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正是凭借着这一神技,庄则栋击败了中外无数乒乓球好手,获得了世乒赛三连冠和迄今为止唯一颁发的一尊复制圣勃莱德杯——这是比大满贯还要牛逼的一个荣誉。尽管其中有一些让球阴影,但大家都公认:不让球,庄则栋也是那个年代最强的乒乓球选手。

但是庄则栋的这个技术改造却是所有直板反手技术创新中最早走向失败的——他之后,就基本没有高水平选手这么打了。为什么呢?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因为反手用推挡面弹击所带来的力量实在有限,只适应庄则栋时代那种速度、力量、旋转上都比较一般的回球。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欧洲弧圈球质量的不断提高,想用推挡面弹击强烈上旋弧圈球?太难了!

而且伟大天才的成功往往是与其本人超强的个人天赋相关的。推挡面直接弹击本身需要强大的手腕力量以及对来球的判断精准,换而言之,人家庄则栋有能力弹好这个球,换别人真未必能做到。

所以有些技术本身只有那些牛人自己能掌握,一般人与其邯郸学步,不如老老实实练基本功来得扎实,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还是要肯定的是,庄则栋等人(他只是代表人物,并不是独创者)在反手推弹这一块探索确实是找到了解决直板反手不够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质量不够,所以才被横板压制,但是采用推挡面来弥补这个缺陷却是万万做不到的。

简单点讲就是:庄则栋找到了原理,却没找对方法;或者说只找对了属于他那个时代的方法,却没法推广下去。

于是乎,庄之后的所有顶级直板选手们全部回到了反手推的老路子上,直到而是多年后,一个东北男孩的出现,才给整个直板界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下一节,继续直板反手的艰辛改造历程。

原标题:《乒坛二十四年(156):直板反手——从庄则栋到马琳(1)》

国乒的冠军不是白来的!面对这个超难的技术问题,坚持创新改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