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刻里的“难兄难弟”

 优游哉客栈 2020-07-08

对于佛像,世人眼里只看到他们的神性,而忽略了他们的人性。

我们读到许多释迦牟尼的故事,剔除神乎其神的成分,释迦牟尼其实挺像中国的孔子,智慧大度,循循善教。如同孔子有著名的七十二弟子,释迦牟尼有十大弟子,各有所长。摩诃迦叶,头陀第一(或称苦行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婆离,持戒第一;阿尼律陀,天眼第一;迦旃延,辩论第一。他们得到佛陀的赞许和众僧的拥戴,成为原始佛教教团的中坚力量。

其中,迦叶(摩诃迦叶)和阿难(阿难陀)在石刻里常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近侍而分列左右,有时也出现在阿弥陀佛或是药师佛等其它佛的两旁。

IMG_256

迦叶

IMG_257

阿难

为什么十大弟子中,唯独迦叶和阿难作为佛陀的近身侍者呢?他们有什么特殊之处?

迦叶被称为苦行第一,苦行僧(Sadhu)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常常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以苦为乐,断情绝欲,精进修为。

释迦牟尼曾赞许迦叶:今生如不遇佛陀,他也可以觉悟,证得独觉罗汉。(独觉罗汉:没有佛法的传授,无师自通四圣谛,证道阿罗汉果位,但却无法教导其他众生。)

迦叶佛法精深,在教团中影响巨大。

阿难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释迦牟尼的堂弟,父亲是白饭王,与释迦牟尼生父净饭王是亲兄弟。

释迦牟尼出生的部族释迦族,在他证道后有500族人追随他修行,其中就有阿难。

在石刻中,常见迦叶是老者形象,阿难则年轻俊美。

文殊菩萨曾经这样赞叹阿难:“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迦叶应该比释迦牟尼小不了多少,又比阿难大了许多。

佛陀对这个长得像自己的堂弟非常喜爱,55岁时,特别指定阿难为近身侍者。

从阿难的反应看出他不是很情愿,他提出三个条件,托人捎话给佛陀:

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穿。

二,如有信众恭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他决不随侍前去。

三,不是讲法的时候,他不到佛陀身边。

可见他不喜欢侍候人的工作,生怕别人当仆人看低他。

因为长相俊美,阿难很有女人缘,不仅受到比丘尼欢迎,还经常招致民间女性的青睐。

在《摩登伽经》和《楞严经》中,有一段叙述摩登伽女迷恋阿难尊者而为佛陀所度化的故事,刨除神话成分,大概是这样一个事实:

低种姓女子摩登伽女对阿难一见钟情,痴缠不休,阿难是否逾距没说,最后,不得已佛陀出面,让她出家了事。

这件事后来演变成佛陀度化世人的又一个神迹。

阿难既是佛陀的堂弟,又是亲近的身边人,追随佛陀达四十年之久,在佛教团体中地位特殊,隐然是释迦牟尼唯一不二的接班人。

阿难自己是什么心态呢?在佛陀涅槃之时有一番意味深长的对话。

阿难问释迦牟尼:“佛陀涅盘后,以谁为师?

佛陀:阿难!你和大家要记住,你们应以戒为师。

阿难:“以何安住?

佛陀:“依四念处安住。”

阿难:“恶人如何调伏?

佛陀:“默摈置之。”

阿难:“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经首安立'如是我闻'。”

阿难问得含蓄,佛陀的回答充满禅机,两人都是一意双关。

干货应该是这样的:

阿难:哥哇,你走了后谁接班当领导啊?(以谁为师?)

佛陀:阿难,不要被名利蒙敝,以戒为师,专意修行。(以戒为师)

阿难:哥哇,我们释迦族亲友团都住在佛教中心,我不当这个领导,其他人赶我们走,怎么办啊?(以何安住?)

佛陀:阿难,寡思少欲,心安处即家。(修行法门:依四念处安住)

阿难:哥,你既然这样,到时教团出现乱局危机,土崩瓦解,你莫要怪我哟。(恶人如何调伏?)

佛陀:危言耸听,懒得理你。(默摈弃之:不要理睬恶人)

阿难:你不怕你的法统断绝?世人不信你的法?(经典的集结,如何叫人起信?)

佛陀:切,我就是我。(经首安立“是我闻”)随即佛陀涅槃(闭眼睡觉,免得聒噪)。

这场对话,反映出阿难六根未净,修为不到,佛陀并不愿意传位于他。

七日后,迦叶赶回来。

阿难没有得到佛陀首肯,迦叶也不买他的帐,两者之间的矛盾随即爆发。

在迦叶的倡导下,发起第一次法典集结大会。

会前,以迦叶为首的众多比丘严厉谴责阿难,认为他犯了“六突吉罗罪”:

一,规劝佛陀允许女人出家, 使佛教正法寿命减少500年。

二,佛教认为,具有四神足能力的人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寿命,长达一劫。 佛陀显然具备这种能力,但当他临近涅槃之际,阿难没有劝佛留住寿命,致使佛法早失佑护

三,阿难曾以脚践踏佛陀的金缕新衣

四,佛陀临灭之际,口渴索水, 阿难不与。

五,佛陀临灭之际,曾说有些小的戒条可以舍弃, 而阿难未问这些小戒所包括的具体范 ,致使教团出现意见分歧

六,将佛陀的紫磨金身示于女人。

是不是躺着也中枪的感觉,迦叶给出的理由,怎么看都像找碴。但是真正的原因就象哑巴吃黄连,谁也无法宣之于口,说出来,等于是把争位的予盾大白于天下。

佛经记载,迦叶以阿难尚未离欲、未成阿罗汉的理由,取消了阿难的集会资格。

但是第二天,又发生神转折。佛经记载,在迦叶当头棒喝的帮助下,阿难于头天夜里禅定时顿悟,成就阿罗汉,当即拥有了集会资格。

WHY?吃瓜群众一脸雾水。

真相可能是:阿难追随佛陀四十年之久,只有他对佛陀说过的佛法了然于胸,这也是他被誉为多闻第一的原因。如果没有他,其他人两眼一抹黑,这法典(佛陀语录)还怎么集结!这场法会岂不成了笑话!才会出现这么戏剧性一幕。

不仅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有神仙的地方仍然有江湖,只是在神话的外衣下,隐约露出些许的刀光剑影。

游客恐怕想象不到,石刻里庄严肃穆的迦叶和阿难,释迦牟尼的左右手,竟然也有互掐的时候。这里称之为难兄难弟,姑且一笑。

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佛经开头都有这么一句“如是我闻”,这个“我”指的就是阿难,翻译过来就是:我阿难听到佛陀这样说。而佛陀说法时指名道姓传法的对象,往往是舍利弗,可见佛陀对这个智慧第一弟子的喜爱。可惜佛陀涅槃的这一年,最得力的舍利弗和目犍连都去世了,否则也不至于有这样的纠纷。

迦叶成为佛教继释迦牟尼之后的第二任教主,因佛陀拈花微笑传授禅法,而成为禅宗初祖。

阿难成为佛教第三任教主,集结了佛陀生前所传佛法,成为佛教最初经典《阿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佛教有圣典流传于世,实赖阿难多闻第一之功。

在中国佛史,禅宗的南北之争很激烈。神秀为首的北宗又名渐教,慧能创建的南宗又名顿教。两人算是中国版的“难兄难弟”。

两人“渐顿”之异在一则人尽皆知的公案里纤毫毕现:

相传禅宗五祖弘忍选择传人托付衣钵,命弟子作偈。

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扫地僧慧能夜里于神秀偈语旁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最后五祖传衣钵于慧能。

小时候看过无数遍的电影《木棉袈裟》,讲的就是慧能得到真传衣钵(木棉袈裟)后,去往南方传教,被神秀的拥戴者追杀的故事。儿时被北方辽阔的草原、疾驰的骏马、激烈的武术打斗,迷得神魂颠倒,长大才知道故事发生的背景。

南能北秀,皆是一代高僧。两人之争,更多地是后辈僧人别有用心,以及世人的穿凿附会。

大足优游客栈,与你一起解密大足:石刻,景点,古镇,历史人文,风土人情......解答关于大足旅游的一切疑问,提供住宿服务及免费导游。微信wsxjr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