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通史(上)」

 西一里2l6sluho 2022-07-21 发布于上海

【感谢】

佛教通史(上)系列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瑞】及 群友团队 整理、校对提供。

群友团队名单如下:

【安瑞】、周志华、恒审、兰花草、双林居士、王增惠、厚朴、陈贞云、Edward、MI8

导图由【安瑞】制作提供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7-07-26

「佛教通史(上)」-002- 沙门领袖和六师外道

我们简述一下儿“六师外道”,着重找其中的四个谈。

印度哲学跟中国哲学有一特别大的区别,就是——印度哲学非常关心本体论。中国哲学其实不太关注个人,它关注整个社会的问题。所以说,说——印度哲学,它是哲学的分支;但是中国哲学在同一时代,应该是社会学的分支。

印度的“六师外道”,最有影响的第一个叫“顺世论”。“顺世论”是什么呢?是印度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流派——它很关注世界的起源!因为,任何一个宗教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世界起源的问题。这个“顺世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四大”构成的。哪“四大”呢?叫——地、水、火、风,就是四大元素!所有事物都是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

人呢,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就……这个观念在现在看就非常地先进啦!它说——人的意识也是四大和合,人死之后四大分散。基于这种唯物主义观点呢,“顺世论”就不承认有来世,死了就死了……没有来世,那就没有业报,那也没有天堂和地狱。

“顺世论”,我们又叫“感觉派”,就是说——它只相信自己的认识与感觉。它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认为——人只能在现实世界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六师外道”的第二个,到今天……在印度还有很多,就是耆那教,它的创始人叫:大雄。这个大雄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教法,跟佛教非常相近,有的时候儿你都搞不清楚它们是不是两个宗教?它们只是在细节上有变化,但是,耆那教后来没有发展到佛教那么宏大,它的教义自始至终都比较……就,比较延续。

耆那教的创始人跟释迦牟尼一样,他也是一个王族,他出生在吠舍离王族。就是说——他这个王族比佛陀那个王族还要大!是一个著名的大城——吠舍离。他二十八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就是……他出家的时候是有刺激的,就是二十八岁那年,他父母双亡了!他受了很大的刺激,于是出家做了沙门,专修苦行……就是专门虐待自己。

他跟佛陀一样,他也是坐在一颗树下悟道的,他在婆罗树下悟道。但是,他传教的时间比释迦短,释迦传教是四十五年,他传教是三十年。

他对宗教的一大贡献是——他开创了一种“教团”制……就是创建了耆那教的教团。后来,佛陀也借用了他这种模式,就是“教团”制。我们知道——佛陀的第一个教团是什么呢?就是著名的五百罗汉!这五百罗汉就是佛陀的教团。

我们看一下儿耆那教它对世界的认识。耆那教对世界作了精神和物质的一种划分,它认为——世界有两种东西构成,一种东西是精神,一种东西是物质。它管精神这种东西叫“命”,管物质这种东西叫“非命”。

所谓精神,它又作了细分!它认为——精神里有两种,一种叫“被束缚的精神”,一种叫“不被束缚的精神”。这种概念非常地革命!它认为——我们活着,就是因为有各种欲望呀……人生的各种的要求啊,被束缚住了!无论是物质也好……什么也好,总之,你现在的精神是被束缚住的。那,你要追求什么呢?你要追求不受束缚的精神!而这种不受束缚的精神呢,才是人的终极追求,才是无限的清净,无限的圆满。这种追求的过程就叫“解脱”。就是说——耆那教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这么一个宗教。

非命呢,是指——他对世界物质的一个看法。他认为——这个世界,物质都是由……嗯,不能叫原子构成吧,他管这个物质叫作,嗯……就叫“非命”。但是,他又提出来了“非命”的两种状态,一种状态叫“法”,一种状态叫“非法”。这个东西如果翻译成现代话看,也非常具有先进意义!就是——物质本身是静止的。它说的“法”是什么呢?就是物质去运动的条件。就是……他意识到世界是运动的,但物质本身是静止的,是什么让物质运动起来呢?是法。

那,什么是非法呢?这个,就更加前卫了!他认为在运动条件之外,还有大量的静止条件——时间和空间。这是很多宗教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就是……他把时间和空间投射下来了!就是……事物运动有条件——运动还得有范畴,还得有时间。这个,就是他认为——物质世界的构成,就是……“非命”!“非命”在“法”与“非法”的作用下,构成了物质世界。而精神,又在束缚的情况下变成了束缚的“命”。你的修行,就是让你束缚的“命”挣脱变成你自由的“命”。

那人生为什么会遇到这种……各种这个三灾六难呢?他提出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后来深刻地影响了佛教!这个概念,就叫“业力”。业力,这个东西不太好形容!耆那教它举了一个例子,说——这个人站在屋檐下,下雨的时候儿,这个雨水通过屋檐儿漏到了你身上,这个就是“业力”,所以又叫“漏业”……就是,漏到了你身上。这漏到你身上的业力,就形成了对你生命的束缚。那么怎么办呢?那很显然啊……下雨掉到你身上,你就打伞遮着呗!于是,耆那教就给了你修行的方法,这个方法就叫“遮”。什么叫遮呢?就是遵守它的戒律,就叫“遮”。

耆那教,特别禁止杀生!他认为——杀生的罪孽是最大的!因为当时的社会非常动乱,杀生这种事情很多……他主要谈杀人。耆那教里的杀生和佛教里的杀生,是有区别的。大家可能不了解——佛教里的“禁杀生”,第一还不是指——杀别的东西,是禁止自杀!而耆那教,是禁止“他杀”。

「佛教通史(上)」-002- 沙门领袖和六师外道

“六师外道”第三个留有影响力的,叫作:毗罗离派。毗罗离派是什么派呢?是怀疑派。据说——在有一次公开的大辩论会里,毗罗梨派的散若遮·毗罗子【散若夷·毗罗梨子(Sanjaya Belatthiputta)】,公开向佛陀提了十四个问题!这十四个问题都很难回答,很尖锐!比如——有无来世?佛陀死了以后,还存在不存在?佛陀,你能不能显点儿神通现在就给我们看看?这一系列的问题,佛陀当时都很难回答,所以,佛陀都不回答!

后来,对佛陀这种不回答,佛教里叫作“无记”!就是——这种话,你压根儿都不要听、不要记。但是这种质问,还是给佛陀留下了很坏的印象,所以后来,佛教就管这种叫作“怀疑论”。但是,这种批判方法对后来大乘佛教的中观派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是……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只破不立。你知道一般的宗教,“破”的目标是为了“立”,但是到了佛教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时候,佛教变成了——“只破不立”!

第四个宗教有点儿意思……是对佛教有很大影响的!这也导致了后来大乘宗有纵欲主义倾向!就是——富兰那·迦叶派。这一派,它本着一个现世主义角度出发,它认为——善、恶这种东西,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只不过是社会习俗的问题。比如说——我纳妾,哎……我们就这个民族就觉得挺好;你的民族觉得你纳妾,这违反道德……它对一切的这种社会道德和宗教主张,都持否定和怀疑态度!它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变迁的,不过是民俗。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福报,也……做恶没啥罪过!什么“业力轮回”呀……这,它压根儿就不相信!它也是有严重的怀疑派倾向,但是因为它没有得罪过佛陀,所以佛教称这一派叫——无因无果派。

佛教,作为一种沙门思潮,它除了受“六师外道”的影响之外,它还受自己本族的影响。佛教并不是释迦牟尼自己完全体悟的!它其实际是“释迦”这个族,就是……这个部族的一种传统信仰。我们从早期的佛经里,经常看到一些故事……比如,描述过去七佛、贤劫四佛……这些佛,其实就是释迦族早期的宗教领袖!

而佛教史上一直有个大问题在“法华经”里头……在现在的比如——季羡林的研究里头,都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提婆达多的反佛事件。说明——在释迦当时代,以佛立宗的,也不是他一个人!至少,有明确记载的,包括后来法显写的《佛国记》里记到的,就是——提婆达多派。

关于释迦牟尼是不是雅利安人?是不是婆罗门?这件事情,当时也是有争论的!很多学着认为——释迦牟尼本身就是婆罗门,是雅利安人!所以,西方学者管佛教叫“雅利安道路”。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佛经考证认为——他不是雅利安人!但是,他也不是低种姓人。他实际应该是个刹帝利人。

他传教的一生,是从来没有去过婆罗门的根据地,比如:西北印度。在他成道的……之前的很多年里,他其实跟各派沙门领袖有充分的学习、辩论、论证……以及在他成道以后,他仍然也保持着跟这些沙门的交流。所以,他的思想中接受了同时代这“六师外道”的很多观点,也接受了其他外道的一些观点。

所以说——释迦牟尼的……这个立的佛教,并不是他独创的,而是总结了过去所有宗教的观点,然后,以他自己的体悟,重新创立出来的。

【资料】

【六师外道】

所谓“六师”是: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sapa)、阿耆多·拘舍罗(Makkhali Gosala)、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a)、婆浮陀·伽旃那(Pakudha Kaccayana)、散若夷·毗罗梨子(Sanjaya Belatthiputta)、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六师自己的直接著述并没有流传下来,后人主要是根据佛教等派文献中的记载来了解的。

【富兰那·迦叶】 (Purana Kassapa,?-?)。又译为棓刺拏、布刺拏、不兰迦叶、不兰那迦叶、补刺那迦叶、布赖那伽叶、布刺拏迦叶波、晡刺拏迦摄波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