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佛教史》(一)原始佛教

 大能猫的天地 2023-02-26 发布于北京

序言


日本的传统佛教研究,从7世纪初圣德太子的佛典注释开始,到19世纪各大宗派的义学体系及各家论述,大体可以说是中国汉传佛教的承袭与衍生,可称为“信仰式佛教研究”。19世纪受欧洲影响,开始“学术性的佛教研究”。平彰川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佛教学者。
本书成书于1974年和1979年,原为上下两册,虽然过了近半个世纪,仍然历久弥新。作者把印度佛教史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秘密佛教四期,全书也是按此成章。作者最受争议的观点,就是提出大乘佛教起源自非僧非俗的佛塔集团。
佛教不是“天启(神的启示或旨意)”宗教,典籍与教义有其发展的自由度。
佛教典籍浩瀚,翻译到中国的印度佛典约有一百余部五千余卷。
印度佛教史中有很多无定论的问题,按照斯里兰卡史籍,部派教团支末分裂在阿育王前就已结束,而按北传佛教,阿育王继位后才出现部派分裂。
概述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中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代,极速扩张至全印度。随着人数的增加,对教理的理解和戒律的实践就有了不同理解,原始佛教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进入部派佛教时代。一般说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其实超过二十部。其中,只有“说一切有部”和“锡兰上座部”的教理能大体确实知道。因为佛教是一个自觉的宗教,各个部派都公认是佛教,但也容易使教团内出现异说,削弱佛教主体性。
部派佛教渐渐与大乘佛教融合。大乘经典强力提出“空”的思想,空的思想在原始佛教中就存在。大乘佛教称部派佛教为“声闻乘”,声闻即弟子之意;而大乘佛教不是以“弟子”的立场学习佛教,而是与佛陀立场相同欲救度众生,称自己为“菩萨乘”。
大乘佛教后期,兴起了中观派及其后的瑜伽行派。中观派分裂为自续派与应成派,这两派后来与瑜伽行派合流,形成瑜伽行中观派。
到6世纪,密教逐渐兴盛。佛教不断“密教化”,进而“印度教化”,是印度佛教衰亡的主要原因。“印度教化”就是梵我化、梵神化。比如原始佛教主张“无我”,而传统印度人有轮回思想,轮回必然有主体,有“我”,佛教是要从轮回中解脱,后期佛教逐渐与梵我思想同化。当忘却了根本精神,留下与印度教几乎没区别的仪礼,密教完全消解于印度教之中。
12世纪末超戒寺被回教徒烧毁后,佛教就从印度灭亡了。
原始佛教


当时的印度
印度河文明,见《众神降临之前》读书笔记。
印度文明(恒河文明)是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建立的,在雅利安人翻越兴都库什山到来之前,此地有原住民,比如达罗毗荼人,他们宗教思想中的蛇神、树木崇拜等都被吸收到印度教中。
入侵西北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地区定居,成立了以《梨俱吠陀》为中心的宗教,是崇拜自然力量的多神教。公元前1000年左右,雅利安人继续东进,在恒河和阎牟那河之间(也就是印度的“中国”)发展丰富的文化。

随着雅利安人的发展,引起了部族间的对立及统合,史诗《摩诃婆罗多》讲的就是当时最强的部族婆罗多族和普鲁族之间的战争。随着王族势力的扩大,王族中心思想产生,这跟婆罗门文化是相异的。当时的中印度有“十六大国”,最强大的是憍(音交)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和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像佛陀不是释迦族的太子么,释迦族就是依附于憍萨罗国的。

当时的思想界
恒河流域酷热多雨、农产物丰富,能养活有志于宗教的出家者,不然多余食物也是腐烂。
当时有两种宗教者,即婆罗门与沙门,沙门意思是“努力的人”。根据佛教记载,当时有六师外道,即沙门中六个有名的教团,这里头有宿命论、有不可知论、有唯物论。像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即是外道弟子。六位教团长我们就记住一个人就行了,就是耆那教的大雄,耆那教以克服身体的束缚为目的,是修苦行的。像佛陀、胜者、牟尼、世尊、阿罗汉,都是佛教和耆那教共同使用的词语。
总之,当时是传统吠陀宗教已失去光辉,新宗教权威尚未确立,许多思想家摸索的时代。
佛陀生平
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族的王子,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实际由姨母也是继母抚养长大,难陀是他的异母弟。
但关于佛陀出生年代,说法不一,比如公元前563年——前483年,公元前463年——前383年。
王子长大后结婚生子即罗睺罗,于29岁(亦有它说)舍族而出家。所谓出游四门、车匿相随夜半逾城,都是故事化的表达。
佛陀出家后前往摩揭陀先后跟随两名宗教家学习,又自己进入森林独自苦行,他认为以贫瘠身体难以得到初禅之乐,食用了牧牛女施舍的乳糜,追随佛陀的五位修行者认为“陷于豪奢,舍弃努力精进”,失望离去。佛陀在附近森林的菩提树下禅定开悟,这里后来被称为菩提伽耶,建塔礼拜。佛陀成道被说为“降魔成道”,这是对内心交战的比喻。
佛陀达成“自利”到决定说法“利他”之间的心理变化,以“梵天劝请”之神话来表现。包括辟支佛概念的出现,说明可能有佛陀成道后直接涅槃了的说法。
佛陀在鹿野苑向陈如等五比丘说法,被称为“初转法轮”,此地现存有阿育王石柱。

之后佛陀的家属都成了在家信众,他又回到了摩揭陀国收了很多弟子。佛陀在家弟子之首是给孤独长者,他是大商人,买下了祇园精舍作为僧众的住处。后来,佛陀的继母也要求出家,成为了第一批女弟子。 
佛陀从成道到入灭45年间在以摩揭陀国和憍萨罗国为中心的中印度地区说法。晚年最后一次游行,在达波婆城接受锻冶工施食而拉肚子,到拘尸那罗城的沙罗树下涅槃。佛陀涅槃后火葬,遗骨被分给中印度的八个部族,即八王分舍利的由来,火葬使用的瓶子建造了瓶塔,分到残灰的人建造了灰塔。
教理
佛陀入灭后,将其说法搜罗起来成为第一集结,包括法和律,即经藏和律藏,经藏就是《阿含经》,阿含经的意思是“传来的圣教”。圣典的传承靠的是背诵和记忆,会增加弟子的理解和解释。虽然今天已经无法从《阿含经》中单独抽出佛陀本来的思想,但确实仍是最浓厚的佛陀教法。
四圣谛、八正道,就不多说了。“圣”即arya,似乎与雅利安arya有关。
中道,比如苦乐中道,不仅耽于享乐是堕落,一味折磨自己身体的苦行也不能得悟。
无记,对于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如来死后是有是无等问题,佛陀是不回答的。论诤无益,亦是一种执着(就是所谓的“不与傻逼论短长”吧)。
五蕴无我,无我并不是否认主观认识或主观人格,是不认定固定的自我。“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蕴”是聚集的意思。后世开始在包含一切物质的第一的“色”中做解释,以五蕴意味“无常”的一切,名“有为法”;无变化的存在名为“无为法”。
十二缘起,佛陀当时所悟到的缘起,恐怕更为直观,为了传递给他人作种种说明时复杂化。
我们常说阿罗汉果,随着修行而进展,阿罗汉果之前自然有其他果,比如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
教团
佛教教团被称为“僧迦”,被比喻为大海。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称为佛的“四众”,总称为佛弟子。僧伽一般指的是出家众组织,有比丘僧伽和比丘尼僧伽,合称“二部僧”。“僧”本来是教团的意思,佛陀时代的印度,政治团体或工商公会也称僧伽。
比丘
出家男,
意思是“行乞的人”
受具足戒,
守250戒

比丘尼
出家女
受具足戒,
守250戒

正学女
20岁以上才能加入僧团,18岁受正学女仪式,2年后可受具足戒称为比丘或比丘尼


沙弥
未满加入僧团的出家者

比丘、比丘尼、正学女、沙弥、沙弥尼合称“出家五众”
沙弥尼
对应沙弥的女性出家者


优婆塞
在家修行男,
意思是“侍奉的人”
在家信众守五戒
优婆夷
在家修行女
在家信众守五戒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合称“四众”
僧伽有现前僧伽和四方僧伽之别,现前僧伽的管理跟党支部似的,比如有几人才能举行什么样的会议;而四方僧伽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具足戒的250条在不同时间、地点的律条数量、内容有差异,最重的就是淫、盗、杀人、妄语四大重罪。
僧伽的修行生活,财产只有“六物”,三衣(袈裟)、钵、坐具、水囊。三衣是下衣(五条袈裟)、上衣(七条袈裟)、大衣(九至二十五条袈裟),严禁一切娱乐活动,一日一餐,过午不食,主要生活就是坐禅修行和集会讨论。
佛教四大圣地,蓝毗尼和拘尸那罗在中印度北边,菩提伽耶在中印度南部,鹿野苑在中印度西部,都在中印度,佛教僧团在佛灭后逐渐向西方及西南方发展,包括佛弟子回家乡传法,商人从中印度返回原住地传播。
佛灭后迦叶号召举行第一次集结,至佛灭百年后,由于比丘违反戒律的十事引发争论,举行第二次集结,“十事”被判为“非事”,就是决定严格执行戒律,不接受的比丘们成立了“大众部”,与“上座部”根本分裂。
阿育王
阿育王即位年代在公元前270年左右,即位7年后皈依佛教,即位12年后开始将他所体悟的法刻在石头上,有“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