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文王18子后裔80姓!

 茂林之家 2020-07-08

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 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远徙。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从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创建周朝, 到前256年秦破洛邑,杀周赧王,东周灭亡。周朝自建国共立32代37王,统治791年,是中国历史最长的时代。

周文王有史可考的儿子一共有18个(召公奭有争议暂且不算其子)。长子伯邑考,嫡次子周武王(姬发),嫡三子管叔鲜(姬鲜),嫡四子周公旦(姬旦),嫡五子蔡叔度(姬度),嫡六子曹叔振铎(姬振铎),嫡七子郕叔武(姬武),嫡八子霍叔处(姬处),嫡九子卫康叔(姬封),嫡幼子冉季载(姬载),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雍叔(一说雍伯),十三子毛叔郑(姬郑),十四子滕错叔(姬绣),十五子毕公高(姬高),十六子原叔,十七子酆叔,十八子郇叔(姬葡)。

周文王18子后裔80姓!

1. 姬伯邑考:早年被商纣王所杀,无后

2. 姬发(唐,晋,于,何,翟,单,翁,杨,韩,解,张,曲,党,简,郑,贾,胡,籍,步,温,侯,印,周,闫,阎):即周武王,周武王姬发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周成王姬诵、邘叔(姬诞)、唐叔虞(姬虞)、应侯(姬达)、韩侯。后四者分封于邘、唐(史称晋国)、应、韩四地,后人都以国为姓。因此,邘叔(姬诞)是邘、于姓的始祖,唐叔虞(姬虞)是姓的始祖,应侯(姬达)是姓始祖。但是,另据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这是氏的起源。庐江何氏的“姬—韩—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志铭证实。周成王封次子于(故城在今河南省鲁山),其后以国为氏。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双手握拳,别人都掰不开,周昭王亲自去掰,却是应手而开。只见他左手有掌纹象篆文“公”字,右手掌文象“羽”字,周昭王感到非常惊讶,觉得掌纹神奇,就给这个最小的王子起名“翁”,即姬翁。一个初生婴儿起名翁,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但是古人给儿子命名,是有按形意起名的,不光是贵族,平民亦如此,不然周代古人不会出现那么多怪怪的字作名字,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起名规则。姬翁王子的后代称氏。西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为唐侯。因唐地临晋水,由此为晋(诸侯)国,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至春秋时,晋国内乱,晋武公(叔虞后裔西周第九代君夷王姬燮之十世孙)灭瑉侯统一晋国。武公死后,其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献公相继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氏得姓始祖。周武王第三子叔虞之九世孙,穆侯林之子,文侯仇之弟。仇子昭侯时,封其叔于曲沃,是为曲沃桓叔。曲沃之地大于晋之国都,再加上桓叔德行高尚,颇得曲沃国民拥戴。后晋臣潘父弑昭侯,而迎立桓叔,由于晋之臣民同仇敌忾,桓叔败回曲沃,于数年后(公元前732年)郁郁而终。其子曲沃庄伯亦曾兴兵攻晋,但不得结果。传至其孙曲沃武公姬时,族强势大,民心多附,他连杀三君(哀侯、小子侯、侯缗),尽并晋地,而代晋为诸侯,史称晋武公。武公代晋后,仍都原晋之国都一翼(今山西省翼城),而留居曲沃之宗族,后以地为氏,称姓,并尊曲沃桓叔为得姓始祖。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封邑于上党(今山西 上党),于是他的子孙后代就以作为他们的姓氏。春秋时, 晋国有大夫 狐鞫居,他的祖先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武王为文王之子)的支裔,因曾经居住在 犬戎部落,所以姓狐。狐鞫居的族人狐射姑与太傅阳处父不和,鞫居为他刺杀阳处父,结果被赵盾处死。狐鞫居的封邑在续,死后谥为续简子,世称续简伯,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其谥号为姓,称姓。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姓诞生。《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公元前763年,郑国恃强攻入胡国。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公族叫作伯厣的,是晋襄公的孙子(一说是晋国大夫荀林父的孙子),在朝廷里面专门负责管理晋国典籍的事情。伯厣的学问很好,他的后代中有的用籍作为姓氏,称为氏,是今天籍姓的起源。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之子姬良受封于解邑,姬良此后生活采食于解邑(今山西运城临猗解州镇),古称“河东解邑”。据史籍《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记载,解氏出于姬姓,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解良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氏,史称山西宗解,为解氏正宗。晋国时期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他有三个儿子:称、芮、义。义后来生了扬,扬被封于步邑。人称步扬。他的后代于是以邑为姓,称为氏。周成王姬诵封少子姬臻于单邑(今河南孟津),为甸内侯,因氏焉。其的子孙后代便以封地为氏,世代相传姓至今。周康王姬钊继位后封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于贾地(今山西襄汾),名义上是唐国的一个附庸国,伯爵,史称贾伯。在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辞源》里,都对贾氏的来源作了一致的记述。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袭表》记载姬姓贾氏的始祖叫贾公明,号为贾伯,是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三百四十二年后晋武公灭贾国后,“将贾氏子孙遣散各地”,其姓氏皆称氏,世代相传。《元和姓纂》载:“温,唐叔虞之后,晋公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又郤至食采于,亦号温季。”后人以邑为姓。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 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氏。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友于郑,建立郑国,为伯爵。至郑穆公有儿子姬睔(Gǔn 音滚),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姓,为印氏。郑大夫印段,字子石,即子印之孙,其后人世代沿袭为姓。另周康王等姬氏之后,亦以封地名“阎”为氏。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武王之十三世孙平王,别封其少家子烈于汝州,其地在汝水之南,人称周家,遂以为姓。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于是周赧王及其后人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周文王18子后裔80姓!

3.管叔鲜(管,阴):武王弟,封鄘国。一说封地在管。是“”姓的始祖。管仲的第七代孙管修,跑到楚国去当了阴大夫的官,因此,子孙就以官为姓而姓了阴,故阴氏后人奉管修为姓的得姓始祖,

4. 姬旦(凡、蒋、邢、茅、胙、祭):武王弟,周公。周公共有八个儿子,《左传》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加上长子伯禽的封国鲁,次子袭爵周公。周公旦长子伯禽被于商奄旧地曰鲁(今山东省曲阜市)。伯禽为鲁国第一代国君。后以国为姓,鲁姓由此而得。鲁氏族人大多尊奉周公姬旦为“鲁”姓始祖。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蒋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伯龄为得姓始祖。据《元和姓纂·十五青》记载:“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周公第四子叫姬靖渊,是邢国始君,也是“邢”氏得姓始祖。 周公旦的第五子姬茅叔被周成王封于茅邑(中国山东济宁金乡与江苏丰县之间),建立了茅国,后茅国被邹国吞灭后,茅国公族子孙以及国民就以国名为姓氏,尊茅叔为“茅”姓始祖。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凡”地,建立了凡国,人称凡伯。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氏。凡伯就是“凡”姓始祖。周公旦的一个儿子被封到现在河南省延津县北的胙国(今胙城乡),后胙国被南燕国所灭。胙国被灭之后,子孙就以“胙”为姓。周公姬旦的第五个儿子祭伯被封祭(Zhài)国,在今郑州市区东。祭伯的后人,以国名“祭”为姓氏,祭伯为始祖。这样,周公姬旦八个儿子至少产生了七个姓氏:鲁、凡、蒋、邢、茅、胙、祭

周文王18子后裔80姓!

5. 蔡叔度(蔡):蔡国始封君,姓始祖。

6. 曹叔振铎(曹,卞,谯):受封曹国。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曹氏后人尊曹叔振铎为“”姓始祖。其庶子封于卞,故地在今山东泗水东之卞桥镇,称伯,遂建族,子孙以邑为氏。春秋时期,曹氏贵族中有个大夫被封在谯邑(今安徽怀远龙亢镇),其后世子孙就以采食邑名作为姓氏,称氏,世代相传至今,以谯国为郡望(谯郡)。

7. 郕叔武():被封在郕叔振择之庶子封于卞,故地在今山东泗水东之卞桥镇,称卞伯,遂建族,子孙以邑为氏国,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是“”和“”姓的始祖。

8. 霍叔处(霍):霍国(今山西霍州)始封君,姓始祖。

9. 康叔封(卫,康,常,石,凌,孙,戚,甯):康叔,生卒年不详,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后转封卫国。康叔封(姬封)是“”姓和“”姓的始祖。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今山东滕州),后裔以邑为姓。春秋时期康叔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及《春秋公子谱》等记载,春秋时期康叔的六世孙卫靖伯之孙公石碏,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有大功于卫国,世为卫大夫。 卫康叔有个儿子在周王室为官“人”,他的后人就以其官职作为姓氏,由此产生了凌氏。春秋时,卫康叔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惠孙的七世孙孙林父在卫献公时任 上卿。孙林父因在国内失宠,先后出奔晋国和齐国,卫殇公时归国,受封于 戚邑(今河南省濮阳市戚城)。当时,戚邑是晋、郑、吴、楚各国交通要塞 ,濒临黄河,有险可据,平原沃野,堪称乐土。孙林父的支庶子孙恋居戚城,遂以封邑名命姓,形成氏。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卫武公将邑(今河南获嘉、修武一带)分封给儿子 季亹,后代以邑为氏,从而繁衍成“甯”氏一脉。

10. 冉季载(冉,聃,沈,尤):聃国开国君主,被尊为“”姓和""姓始祖。周平王东迁后,季载后裔,另封沈国之地,后代子孙以国为姓,也尊季载为“”始祖,五代时,王潮、王审知入闽,后王审知建立闽国,称闽王。因沈与审同音,为避讳,沈姓去掉水旁,改称尤姓,但念念不忘尤为沈姓所改,故尊沈姓的得姓始祖聃季为姓的得姓始祖。

11. 郜叔(郜):周文王庶子(排行待考),被周武王封于郜(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称郜侯或郜子,建立郜国。其后世子孙以原来的国名为姓,称氏。郜姓又写作告。郜叔就是“郜”姓始祖。

12. 雍伯(雍):封于雍(今河南省沁阳县),是“”姓的先祖。

13. 毛叔郑(毛):被封于毛(今河南宜阳),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14. 滕叔绣(腾,腾叔):滕国第一任君主。后来,滕国被越国攻灭,但是,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攻灭,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尊滕叔绣为“”姓始祖,他也是复姓“滕叔”的始祖。

15.毕公高:(魏、冯、元、令狐、王、梁、强、易、毕、庞、潘)后裔现在使用的姓氏有:万、魏、冯、元、令狐、王、梁、强、易、毕、庞、潘。其中前9个姓氏为毕万后裔的分支。

万氏春秋时,毕公高后裔毕万在晋国任大夫,毕万以战功封于故魏城(今山西芮城),因此被称作“魏万”,其后裔子孙以“魏”为氏。毕万的后裔魏万章有个孙子,改姓为祖父的名字“万”,称“万希仁”,从此诞生了一支万氏家族(一说是: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万水,封官爵为大夫,并以名赐姓为“万”)。其后裔子孙世代沿袭万氏至今,史称万氏正宗。姬姓魏支万氏族人,皆尊奉毕万、万章为得姓始主。

魏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于毕,其裔孙毕万跟随晋献公讨伐古霍国、古耿国、古魏国三个小国有功,晋献公就把原是姬姓国的魏(今山西芮城)赐给毕万做封邑,并封为大夫,毕万的子孙以封邑为氏,称魏氏。这是魏姓中以国为氏最早的一支。

冯氏毕万受封魏地之后,其家族的魏长卿一支受封于原来冯简子的封邑冯城(今河南荥阳东部),在魏长卿及其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改称冯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冯氏正宗。

元氏毕万受封魏地之后的魏国第二代君主魏武侯,将自己的儿子封赐在元氏邑(今河北元氏县),史称公子元。其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该支元氏族人尊奉公子元为得姓始祖。

令狐氏令狐是一地名。毕万受封魏地,官拜大夫,他的数代子孙都是晋国大夫,到毕万的曾孙魏颗,由于跟秦国打仗生擒秦国大将杜回而立了大功,被晋君别封于令狐(今山西临猗),传到其子魏颉时,“以邑为氏”而姓了令狐,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王氏《通志·氏族略》记载:“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王”。汉唐时一些著名的王氏支派,如京兆王氏、河间王氏、高平王氏、山阳王氏、凤阁王氏等,均自称是毕公高的传人。其由来是毕万仕于晋、封于魏,魏国被秦灭之后,其王族子孙纷纷避难于各地,因为是王者之后,所以被称为王家;如毕万裔孙信陵君无忌之孙卑子在魏国灭亡时逃到泰山,汉初又奉诏入仕,任中涓、封兰陵侯,因出身王族,也称他的家族为“王家”;又如被秦始皇迁至关中霸陵的原魏国王族,也被称为“王家”。

梁氏毕万封于魏,其后裔魏斯(文侯)在“三家分晋”后定都安邑,国号“魏”。战国初,魏国为了躲避秦国的威胁,魏惠王将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从此“魏国”亦被称为战国之“梁国”,该国在公元225年被秦所灭。亡国之后其后代遂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梁氏。从此形成了又一支开封梁氏,世代相传至今。

强氏《通志·氏族略·五》记载:“春秋晋有魏强氏”;《元和姓纂》记载:“魏武子支孙庄子快生缰,为魏缰氏”。魏缰氏是毕万的孙子魏武子(魏犨)的后裔子孙是支庶后裔。其子孙后裔将魏缰氏记作魏强氏,后统一为魏强氏,再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强氏。从此诞生了又一支强氏家族。即:毕万——芒季——魏武子魏犨——大将军魏颗——魏庄子魏降——魏快——魏缰。

易氏毕万封于魏之后,成为后世战国时魏国的先祖,其后裔子孙中有人食于冀州东境的易水(今河北唐县、宝县、安新一带)流域,其子孙遂以水名为姓氏,称易氏,与魏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姬姓易氏族人大多尊奉毕万为得姓始主。

毕氏《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于毕,以国为氏”。3000多年前的毕国在今陕西长安、咸阳以北,此地又称毕陌、毕原或咸阳原。毕国灭亡之后,其王族子弟和国人流落于各地,而毕公高后裔中仍居于毕国者,遂以故国名称为氏,称毕氏。史称毕氏正宗。到汉代有一支迁到山东的东平,繁衍成当地望族。

庞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庞氏,姬姓。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其支庶封于庞(今河南南阳),因以为氏”。该支庞氏以封邑为氏,世代相传至今,尊奉毕公高为得姓始祖。史称庞氏正宗。

潘氏毕公高封于毕地以后,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食采于潘(今陕西北部),季孙的子孙后代“以邑为氏”,称潘氏。这支姬姓潘氏是今陕西潘氏之源,史称潘氏正宗。

16.原叔(原):周武王异母弟弟,是周文王姬昌第十六子,或称原丰。原叔受封于原(古称轵邑,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世为伯爵,史称原伯,建立原国,春秋时原国被晋国所灭。其后人以“”为氏,奉原叔为“原”氏始祖。

17. 酆叔(丰):封于酆国(今陕西省户县东),后人以国名为姓,称为酆氏。后来,后人中有取酆字的左边为姓(丰字的繁体),即“丰”字为姓,得氏。酆叔(姬子于)是“酆氏”和“丰”姓的始祖。

18. 郇叔(旬,程,智,中行):分封于古郇(Xún)国,史称郇侯。郇国定都于新绛西,疆土于山西省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东。后被晋武公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氏,后来有的去掉邑旁加草为荀姓。因此,郇、荀两姓同源。郇、荀氏后人皆尊郇侯为得姓始祖。其后有中行氏、氏和部分氏等出自荀姓。

姬奭(燕,盛,贝,邵):召公有些认为是文王儿子,有些认为是文王弟弟。姬奭被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亦称北燕)。其后代以国为姓,他就是“”姓的始祖之一。 春秋后期公元前513年,召简公盈因卷入周王室王位之争而被京城人所杀,召国亡,子孙四散,即以召为姓。召古时通用,史书上一般汉朝以前的多用召,三国以后多用邵,河南汝南、安阳召人最早改用。召公奭的后代有一支以祖上的名为姓,成为奭姓。到了西汉元帝时,因避元帝讳(元帝名刘奭),就改奭氏为氏。盛氏后人尊召公奭为盛姓始祖。周武王病逝后,其子周成王姬诵年纪还很小,只有十二岁,因此召公奭与周公旦一样,都没有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宗周继续辅佐周成王,成为辅政大臣。燕国传至召公奭的后裔召公康,赐封其支庶子孙食邑于巨鹿甘泉浿水流域,建立了郥国(今河北清河),为燕国的附庸国,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