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太王古公亶分封柯相与无锡柯山

 柯贵善 2016-08-06
中华民族不少姓氏出自姬姓,是殷商后期周太王古公亶父(姓姬,名亶dǎn,“亶”后加一个“父”字,表示尊敬,并不是名叫“亶父”,“古公”也是尊称)之后,那么究竟有多少个姓氏家族是属于同宗的呢?近日,本人做了初步研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能得到准确的数据。据《史记·周本纪》和国家图书馆馆藏《吴氏大统谱·上世源流》记载:黄帝二十五代孙古公亶父(后被周武王追封为周太王)晚年欲传王位于三子季历(又称王季),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商议,决定主动让位,以使太王顺利传位于季历。泰伯和仲雍两人假借采药,投奔南方,断发文身,开拓荆蛮之地,建立勾吴国。到周朝初年,季历之孙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
         泰伯无后,仲雍之五代孙柯相,曾与诸侯会盟于无锡柯山,以山名为姓,是为柯氏得姓之祖,遂以柯为姓,柯相是为柯氏得姓始祖,仲雍之八代孙柯庐为立姓始祖。  泰伯和仲雍的谦让,使的周太王顺利传位于季历,季历(王季)再传位于其子姬昌,是为周文王,周文王后传位于其子姬发,是为周武王。周文王与正妻太姒生有十子,也就是说周武王有同父母兄弟十人(不包括异母兄弟)。周武王排行老二,姬度,世称蔡叔度,排行老五,他是周初期三监(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之一,周武王灭商后,公元前1045年,姬度被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县),始称蔡叔度。周成王时,蔡叔度与其兄管叔鲜挟持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不久便被周公旦平定。蔡叔度被流放,最终客死在流放之地。蔡叔度死后,其子姬胡一改其父旧行,尊德向善,周成王接受周公的建议,将其也封于蔡,史称蔡仲。楚灭蔡后,国人以国号为姓,散居各地。由于蔡叔度是蔡国始封君,蔡姓后人尊其为始祖。今年是蔡国建立3060年,也就是蔡氏立姓3060年。  由上可知,柯蔡两姓同出自姬姓,属于同宗的血缘关系,柯、蔡均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后裔,也就是说柯氏、蔡氏共同的老祖宗是周太王古公亶父,而非别人。若以分封得姓,蔡氏为先;论昭穆次序,则柯氏居长,因为柯氏是周太王古公亶父二子仲雍公之后代,蔡氏是周太王的三子季历的后代,所以“柯蔡”并称,柯兄蔡弟昭穆清晰,毋庸置疑!  当然,事实上,周太王之后代有血缘关系的同宗姓氏很多,并非仅仅柯蔡两个姓氏。周太王的三子,也就是仲雍的弟弟季历娶太妊生三子:长姬昌(即周文王)、次子虢(guó)仲、第三子虢叔。周文王之弟、武王叔父虢仲,封于西虢,虢叔封于东虢,子孙以“虢”为姓,后来有的改为“郭”,这就是“虢”和“郭”两姓的由来。周太王的孙子周文王儿孙很多。《诗经·大雅·思齐》是一首歌颂周文王修身、齐家、治国的诗。其中有一句“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意思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由于继承了文王母太任、文王奶奶太姜的美德,生了很多儿子。这里的“百”是虚指和夸张,其言多,并非说周文王正正好好有一百个儿子。周文王可以考证的儿子有22个,其中与正妻太姒生子有10个,庶子12个,简要叙述如下:  1. 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父母兄弟十人中之老大。早年被商纣王所杀。母太姒。    2. 姬发:即周武王。同父母兄弟十人之二。母太姒。周武王姬发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周成王姬诵、邘叔(姬诞)、唐叔虞(姬虞)、应侯(姬达)、韩侯。后四者分封于邘、唐(史称晋国)、应、韩四地,后人都以国为姓。因此,邘叔(姬诞)是邘、于姓的始祖,唐叔虞(姬虞)是唐,晋姓的始祖,应侯(姬达)是应姓始祖。但是,上面的韩侯却不是韩氏始祖。韩姓始祖是韩虔(?-前400年),他是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前408年至前400年在位。为唐叔虞之后裔,也是以国名为氏。另据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这是何氏的起源。庐江何氏的“姬—韩—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志铭证实。   3.管叔鲜(姬鲜):武王弟,封鄘国。一说封地在管。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三。母太姒。 这就是“管”姓的始祖。   4. 姬旦:武王弟,周公。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四。母太姒。成王十一年,周公卒于丰,子君陈治东都。周公共有八个儿子,《左传》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加上长子伯禽的封国鲁,次子袭爵周公。周公旦长子伯禽被于商奄旧地曰鲁(今山东省曲阜市)。伯禽为鲁国第一代国君。后以国为姓,鲁姓由此而得。鲁氏族人大多尊奉周公姬旦为“鲁”姓始祖。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蒋氏族人大多尊奉姬伯龄为得姓始祖。据《元和姓纂·十五青》记载:“周公第四子封于邢,后为卫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周公第四子叫姬靖渊,是邢国始君,也是“邢”氏得姓始祖。 周公旦的第五子姬茅叔被周成王封于茅邑(中国山东济宁金乡与江苏丰县之间),建立了茅国,后茅国被邹国吞灭后,茅国公族子孙以及国民就以国名为姓氏,尊茅叔为“茅”姓始祖。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凡”地,建立了凡国,人称凡伯。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氏。“凡”地就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即北云门镇凡城村西北,现遗址犹存。凡伯就是“凡”姓始祖。周公旦的一个儿子被封到现在河南省延津县北的胙国(今胙城乡),后胙国被南燕国所灭。胙国被灭之后,子孙就以“胙”为姓。周公姬旦的第五个儿子祭伯被封祭(Zhài)国,在今郑州市区东。祭伯的后人,以国名“祭”为姓氏,祭伯为始祖。这样,周公姬旦八个儿子至少产生了七个姓氏:鲁、凡、蒋、邢、茅、胙、祭。    5. 姬奭【注⑤】:召公奭,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姬奭被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亦称北燕)。其后代以国为姓,他就是“燕”姓的始祖之一。   6. 蔡叔度(本名姬度):武王弟,武王同父母兄弟十人之老五。母太姒。周初期三监(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之一,蔡国始封君,蔡姓始祖。  7. 曹叔振铎(姬振铎):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六。母太姒。受封曹国。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 曹氏后人尊曹叔振铎为“曹”姓始祖。   8. 郕叔武(姬武):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七。母太姒。被封在郕国,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是“郕”和“成”姓的始祖。  9. 霍叔处(姬处):武王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八。母太姒。周初三监之一,周朝诸侯国霍国(今山西霍州)始封君,霍姓始祖。  10. 康叔封(姬封):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九。母太姒。康叔,生卒年不详,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后转封卫国。康叔封(姬封)是“康”姓和“卫”姓的始祖。  11. 冉季载(聃季载、本名姬载):周文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十。母太姒。为周朝诸侯国聃国开国君主,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被尊为“冉”姓始祖。周平王东迁后,季载后裔,另封沈国之地,于上蔡平舆沈丘一带,后代子孙以国为姓,也尊季载为“沈”始祖。  12. 郧(Yún)叔武:周文王子。 受封于郧,《说文》:“郧,汉南之国也。”郧(Yún)国在今湖北省安陆市。春秋时为楚所灭。他是“郧”姓的始祖。  13. 毛叔郑(姬郑):文王多子女,其中有个叫郑的是武王姬发的弟弟,跟随武王伐纣,灭商后被封于毛(今河南宜阳),于是被称为毛郑或毛叔郑(与周文王子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郧叔武一样)。叔郑(毛伯郑)始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者,史称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14. 滕叔绣(姬绣):滕叔绣,或称错叔绣、滕错绣,原名姬绣,他是周武王的异母弟弟,周文王第十四子,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西南),为春秋诸侯国滕国君主之一,是滕国第一任君主。后来,滕国被越国攻灭,但是,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攻灭,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尊滕叔绣为“滕”姓始祖,他也是复姓“滕叔”的始祖。  15. 毕公高(姬高):周武王异母弟弟,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异母弟,周武王灭商朝后,受封毕地(在今陕西咸阳,一说在今陕西西安),史称毕公高,是毕国与毕姓始祖。  16. 原叔:周武王异母弟弟,是周文王姬昌第十六子,或称原丰。原叔受封于原(古称轵邑,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世为伯爵,史称原伯,建立原国,春秋时原国被晋国所灭。其后人以“原”为氏,奉原叔为“原”氏始祖。  17. 酆叔(姬子于):周武王异母弟弟,是周文王姬昌第十七子。周初,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封于酆国(今陕西省户县东),后人以国名为姓,称为酆氏。后来,后人中有取酆字的左边为姓(丰字的繁体),即“丰”字为姓,得丰氏。酆叔(姬子于)是“酆氏”和“丰”姓的始祖。  18. 郇叔(姬葡):周武王异母弟弟,是周文王姬昌第十八子。西周初期,周文王将姬葡分封于古郇(Xún)国,史称郇侯。郇国定都于新绛西,疆土于山西省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东。后被晋武公所灭。其子孙便以国为氏,后来有的去掉邑旁加草为荀姓。因此,郇、荀两姓同源。郇、荀氏后人皆尊郇侯为得姓始祖。其后有中行氏、智氏和部分程氏等出自荀姓。  19. 叔颖(姬颖),周文王庶子,排行为第十九子,被封在赖地(今湖北随县东北),是一部分“赖”姓的始祖。  20. 郜叔:周文王庶子(排行待考),被周武王封于郜(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南),称郜侯或郜子,建立郜国。其后世子孙以原来的国名为姓,称郜氏。郜姓又写作告。郜叔就是“郜”姓始祖。  21. 廖伯:据《广韵》、《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周文王有个庶子伯廖(排行待考),被周武王封于廖邑(今河南唐河县南),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姓,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廖伯是这支廖姓始祖。  22. 雍伯:周文王庶子(排行待考,一说为第13子),被周武王封于雍(今河南省沁阳县),是“雍”姓的先祖。  周太王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武王之十三世孙平王,别封其少家子烈于汝州,其地在汝水之南,人称周家,遂以周为姓。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于是周赧王及其后人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另外,仲雍公次子居简的后代也改姓“周”。这是周姓的来历。另外,还有郑、简、计、仲等众多姓氏出自姬姓,以及再次派衍出的姓氏,皆为古公亶父之三子季历之后裔。就仲雍之后裔除了柯姓之外,还有吴氏、季氏(季扎后代)、虞氏(仲雍孙叔达之次子虞仲后裔)等。  由上可知,虢、郭、邘、于、唐、晋、应、韩、何、管、鲁、凡、蒋、邢、茅、胙、祭、燕、蔡、曹、郕、成、霍、康、卫、冉、沈、郧、毛、滕、毕、原、酆、丰、郇、荀、中行氏、智、程、赖、郜、廖、雍、周、柯、吴、虞、季、郑、简、计、仲等数十个姓氏氏族,加上祖姓“姬”姓,不少于53个姓氏皆为古公亶父的后裔,具有同宗血缘关系。当然,许多大姓的来源比较复杂,有些姓氏中只有部分人员是古公亶父的后裔,但上面绝大多数姓氏占主导地位的源流来自周太王古公亶父,甚至是全部,如“郜”姓。         以上观点,错漏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专家、朋友、宗亲批评指正,使得得以补缺斧正!                                                                     
 藕塘孤荷2015年10月8日于合肥松湖苑(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