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那么操心孩子,不是因为爱,是因为你快“活不下去”了

 老友手札 2020-07-08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前两天因为一些原因淋了一场雨,衣服里里外外也都湿透了,而那时候也正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做,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淋、继续走。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方式真的傻透了,完全可以等雨停了或者打车前往。其实我内心里也是有一些情绪和抵触的。但还是觉得这点雨不算什么,自己做的选择也还是要坚持坚持的。于是,就这样毫无遮挡的与雨亲密接触,与路上或是撑伞、或是雨披、或是待在车里的人群格格不入。

嗯,我想在别人眼里我确实有些格格不入吧,但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倒不会特别在意他们怎么看。

就像刚刚说的,内心里其实还是有一些情绪的。但话又说回来了,每天在健身房衣服也都能拧出水,却没有多少情绪。同样是湿透,一个有一些情绪,一个没有,这似乎就有一些奇怪了。

当然,你可能觉得这个人不仅格格不入,还像个杠精一样,喜欢想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真是会给自己找麻烦。但也许这只是经过心理学的历练后,自我觉察能力在影响我呢?

有一些反思总是好的,就像《上海堡垒》上映口碑滑铁卢之后,导演滕华涛最终还是“想通”了,把锅甩给了鹿晗。

记得同时看到他俩,还是在某一期的《向往的生活》里。那时候我心里还在想,鹿晗和陈赫的关系那么好,怎么不跟他一起上节目,要跟这个导演一起。后来才知道是为了宣传新电影。《向往》兼具宣传、征婚的功能,看样子很多人都知道了。

不过也难为导演和男主,跑那么远到综艺里宣传自己的电影。但扭过头想想,如果想要做成一些事情,没有付出和承担,肯定是不行的。

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所以《上海堡垒》里的特效还比不过《爱情公寓》、服化道比不过《长安十二时辰》,而男主形象也没有很注意。也难怪会有网友说“上海就要毁灭了,一想到要拯救世界的是鹿晗而不是吴京,顿时悲从心来”。

可能当时滕华涛导演只是想借助鹿晗自带高流量的特点,可没想到即便是粉丝,也不会无脑买账。而一部部国产优秀电影的上映,也说明了烂片横行真不是观众的问题。

当然,滕导和鹿晗也都还年轻,经历一些磕磕绊绊也是正常的。毕竟人嘛,总要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承担责任,还要学着从中收获点东西

但反过来,还真是有人不愿意直面这样一个客观规律,偏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好像自己认为的才是世间唯一真理。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在《小欢喜》里有这样四个孩子,学霸林磊儿、乖乖女宋倩、想当网红的方一帆、想当韩寒第二的季杨杨。四个孩子,基本涵盖了所有的高中生形象。而自然,父母会偏爱林磊儿和宋倩。

但是,被偏爱的孩子,不代表真的过的开心。就比如宋倩。

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母亲对她很好,但是母亲对她也有特别高的期待。为了满足期待、为了保证孩子能够顺利,变得和很多父母一样,对孩子有特别强的控制欲,而在剧里陶虹饰演的妈妈,也会用冷战来迫使女儿听话。

面对这样一个敏感、缺乏安全感、焦虑、高期待、控制欲强的母亲,孩子会活的很辛苦。就像剧中表现的那样,小演员一开始还是蛮阳光的,最后变的并没有多少生气。只有自己承担了母亲需要承担的那部分,母亲才会好过一些,她才是一个乖孩子、好孩子。

这种懂事,真的是让人很心酸的。可现实中,依旧有很多这样的家长,以“我这是为孩子好”为借口,振振有词的利用孩子解决自己内心的焦虑。他们到底怎么了?

父母在焦虑什么

我一直都不觉得焦虑是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它还是我们的基本情绪之一。它出现、存续是自然的,而且也会自然而然的消退。

但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把焦虑这个情绪提升到问题层面,确实也是因为在很多时候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判断,甚至直接和间接的是我们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焦虑,如众所周知是以担心、害怕、恐惧为主,并且它透露出了非常多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焦虑的产生是基于失控

它的运作模式大概是这样的:

遭遇一些事情——进行判断——觉得事情的结果不确定/难以控制——自己不希望某个结果出现/担心某个变成现实——基于不确定/控制不了而焦虑

我们希望某个结果不出现、不变成现实,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又控制不了事情发展的走向,所以内心里就产生了失控,失控使内心处于矛盾状态,产生冲突,进而产生激烈的情绪、心理问题、过度的压力。

在这个角度我们重新审视父母在焦虑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不再只是单纯的看到“父母担心孩子的未来”、“父母是为孩子好”、“父母只是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父母只是太爱孩子”这些比较表面的东西了。

他们的焦虑实际是内心产生的失控,而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对于未来,本来我们就难以决定和控制,这种自然的失控。除了自然失控,还有一些人为失控,我们需要识别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面对我们的焦虑。

人为失控

〇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是天生的,而在孩子的早年,父母需要把控孩子的行为,这属于心理学中的他律阶段。他律阶段往往会持续十几年,因此父母与孩子之间会产生非常多的依恋和共生。

依赖与共生的存在,再加上对于孩子未来的期许,使得我们会习惯性的陷入“孩子不能有什么问题,这样未来才能好”的认知里,导致孩子任何的波动,都会使我们陷入失控里。

〇在他律阶段,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把控,也包括了干预孩子生活、纠正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成长、保护孩子。而因为孩子刚出生确实是一张白纸,所以各类的干预往往是程度很重的。这就限制了孩子与生活的互动,因此不能在生活中得到锻炼。

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始终难以应对生活的需求,父母在潜意识里就会觉得孩子难以在社会上存活,所以有一点波动,就会出现非常重的焦虑。

〇父母总想保护、总想遮风挡雨、总是包容、总是接纳,便是始终把孩子当做孩子,即便他已经三十多岁、四十多岁了。

我们常常认为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认为这是正常的。但从实际的角度,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干预、过度付出,一开始出自于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可随着发展,这种行为强化了“孩子始终是孩子,永远不是成年人”的认知,所以父母始终操心、始终想要管控,稍有波动就很焦虑。

〇下一代对于我们来说,往往也成为了一种生命的延续。这带给我们对下一代的期待,以及下一代出生的兴奋。

但又因为我们将太多精力放在照顾、引导、控制、干预下一代上,没空解决自己的问题,让我们不断强化了在他们身上的期待。而这种期待是来源于,我们过不好自己过去的、现在的生活,希望孩子能够少走自己的弯路。就好比是,把孩子当做一个重生的我们自己。

这时候对孩子的感情,就不再是单纯的亲情、血缘,也包括了自己对生活的期待、对生活的不满。而自己的这部分,其实是自己对于自己生存的焦虑

就好像,我没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所以期待孩子解决好、孩子解决好,我就有力量带着问题继续走、我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只要他好好的。

我们希望通过解决孩子问题、让孩子一切都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条路显然走不通,并且,也只会因为我们能力越来越有限、孩子遇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越来越失控。

焦虑的原因

在上面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关键词:过度干预、过度保护、难以抽离、人生延续、自己问题、得不到锻炼等。

但这些只是一个核心原因的不同表现,就是父母自身的生存焦虑

现在的社会,想要解决温饱真的并不难,所以有观点认为,在当今社会生存焦虑并不重。但这个观点其实只是表面上说的通。因为生存需要不仅包括繁衍、生命存续,还有自我的存在

就比如,现在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问题、遇到责任的时候,会自然的逃避,这便是因为我们没能力直面这些,并且直面的话,就要失去、就要面对那个不堪的自我。而我们为自己勾画的身份是完美的、是好的,我们认为这才是我们,直面就会使这个不真实的“我”感受到存在危机,所以也就有了生存焦虑(如父母是高干,孩子暂时没出息,让他们感觉自己丢脸,丢脸是因他们为自己塑造了“自己优秀孩子也应该优秀”的假象、是假象被真相击败的生存焦虑)

它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表现:

父母小时候遭遇了很多凄惨的经历,每每想起都很难过,这让他们有了动力去奋斗,而在有了孩子之后,也非常有动力去保护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的保护之下,不经历自己所有的经历,以这种形式来抚慰自己内心的伤痛。自己没能力走出来,借助孩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么?

可结果呢,自我始终太过弱小,再加上孩子的人生本来就不受父母绝对,这条路走不通,焦虑就更严重。

还有这样的表现:

父母与孩子形成了非常深层次的联系与共生,这使得父母一定程度失去了自我,失去的部分由孩子来补充,所以不自觉的去担心孩子,甚至需要一直和孩子在一起、去为孩子付出,才能缓解内心的焦虑。

但其实本质上也还是,孩子远离、独立,父母内心那部分缺失就会完全暴露出来,严重欠缺的自我便会自然感觉到危机,从而想要自保。这也就产生了生存焦虑,焦虑又促使我们想要继续去把控孩子。

当然也有这样的表现:

我从来没有想过去否认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孩子的人生不由父母掌控、不由孩子自己完全决定,走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和人生、世界又怎样的互动

当我们开始因为关心孩子,而担心孩子的未来时,我们是既希望他们能过好,又觉得他们太年轻没能力过好。

可教育又是父母的责任。我们会想到: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一天天变老,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孩子将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重要,我们想留给、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

基于此呢,如果孩子不顺利了、状态波动了,我们就会很自责,这份自责便使我们怀疑自己,带来了生存焦虑。

如何走出来

我始终都很认同那句话,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便是父母做好自己

这份做好,包括了:我们自己有能力应对很多问题、有较好的生活习惯、思维和我们自己是动态成长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传递给了孩子好的东西(孩子模仿我们),又主动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让孩子不惧怕挫折,又有吸取教训的能力;在孩子有自己的观念之后,我们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可以自己做决定,以锻炼自我

做好自己是一个宽泛的命题。但它的核心,便是我们只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之所以那么重,便是因为他们总把自己放在神仙的位置上,去想做一些自己不可能控制的事情。而刚刚我们提到的做好自己包括的东西,便是在尊重

1、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模仿;

2、孩子不可能不遭遇挫折;

3、他的人生需要他自己面对,而这个基础是有一个独立的自我

这三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制定的方向,以及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寻找到我们确确实实能够做些什么

你说这会让你觉得有些不舒服,这我理解。可实现任何目标都是需要承担代价的,就像鹿晗要演好军人需要牺牲自己的形象、滕华涛导演想要用鹿晗的影响力,就要考虑票房滑铁卢,而我们想要贯彻和锻炼自我,淋了几千几万年的雨都把我们吓跑了,还怎么实现呢?

我们不用担心生计,但不经历风雨、挫折、失败打磨的内心和自我,是难以在现实社会中坦然、自由的生存的。弱小的内在也就自然伴随着强烈的生存焦虑,导致我们想要把控一切,可把控与逃避无异,它并不是锻炼自我。

具体来说可以参考这些方向:

1、注意力放到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上,始终不忘记提高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2、不逃避过去的负面经历,直面它,并学会从中走出来;

3、不逃避自己的缺点,坦然面对,过好自己当前的生活;

4、培养自己承受挫折、经历挫折、走出挫折、在挫折中保持自我、在挫折中不受情绪控制、在挫折中看到生活积极一面的能力;

5、培养一个开放、接纳、包容、坚定、情绪平稳、始终前进的自我。

不要过度担心孩子,你有能力做好自己,他就有能力做好自己。

感谢你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