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原谅别人太累,干嘛,不学着原谅自己呢?

 老友手札 2020-07-08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这两天听到了一位咨询师前辈的一句话,非常有感触。原话是,"我很不喜欢有人用'引导'这个词,这非常的自恋"。

确实。"引导",就好像是我已经比你先到了那个地方、我已经比你厉害了很多,所以才有这样的资格来引导你。

反思一下自己,在之前确实也有类似的自恋。当然,现在更多的用的是"协助"、"共同",而不是"引导"。但想想能对过去的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看法,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收获的一件事情。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并不喜欢像很多朋友一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对方做的对不对"、"对方现在应该做些什么",而是考虑"在眼前我能做些什么"。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强调别人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因为他人的作用顶多只是影响,决定我们自己生活的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应该是谁引导谁、谁解决谁、谁教谁、谁控制谁,而应该是,为了协助来访者解决他自己问题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

我们要明确自己在自己人生中占决定、核心地位,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起影响作用,以及他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永远只能是配角。

这看起来确实有些自私,但如果你回顾回顾自己从小到大,为了控制别人、改变别人、帮助别人而做出的努力,最终有多少打了水漂,我想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终究啊,我们只能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不是自私,而是谁都超越不了的客观束缚。

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忽略了这一点。就好像,我们在过于安全的钢筋水泥里、在过于安逸的成长回忆中被塑造出了"我什么都能做到"的错误信念。

"老师,我遇见了一件很难解决的事情,你能给我一些意见么?"

"朋友你好。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还请跟我具体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样我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可以给朋友你一些帮助。"

"是这样的老师,我跟我男朋友在一起已经3年多了,前两天他做了一件让我非常不开心的事情,然后我就跟他说分手了。这两天,他一直在联系我跟我道歉,我看他挺真诚的,就原谅他了。只是,内心里还是过不了那个坎儿,只要一想到他,就想到之前他做的对不起我的事情,真是太烦了。"

"能跟我说说具体发生什么事情了么?"

"还能是什么,他背着我撩我朋友,幸亏被我发现的早,不然指不定闹出什么故事了呢。"

"嗯,我想问一个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决定继续选择他呢,毕竟在很多朋友的角度来说,做出这种事情的男朋友,还是不要也罢呢。"

"毕竟在一起3年多了,说没感情肯定不可能,而且最主要的是看他确实挺真诚的,就想着原谅他吧。"

"嗯,那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件事情应该没有发生很久吧?"

平时你有没有经历过"口头上原谅别人,但内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的状况呢?

我想也有吧。

之所以会问这位朋友是不是最近才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口头原谅了,就是原谅了",但其实接受这个结果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所以,在我们说出来原谅,或者决定原谅的时候,我们只是进行了这样的选择,而不代表我们选择了就能做到。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容易陷入这样一种逻辑错误里,那就是"选择了就代表做了"、"想做就代表能做",丝毫不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实现。

我想这种感觉在乙方面对甲方爸爸的时候,一定特别有体会。

那么,这种"口头上原谅别人,但内心里还是非常难受"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出现的很普遍,而且也很正常。

将正常的事情重新划分为正常,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像平时有些朋友总是会问我,"老师我怎么做才能一点焦虑也没有"、"老师我怎么才能不乱想",在他们的认知中,没有任何焦虑、乱想的状态才是一个正常的状况。但现实角度,我们真的达不到那么理想化的状态,虽然在我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丝丝这样的期待。

有期待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可如果就只认为不焦虑、无乱想才正常,那大概一辈子都会活在自认为"不正常"但实则正常的状态里,寻不到出路

而在这里也同样,"认为自己选择原谅了,就是原谅了"这本身就不具备很强的可行性。但这里的误解,也并不是只有这一条。

我们再来看看女孩内心的想法:

1、 我选择原谅他了,但是为什么我心里还不舒服;

2、 我想原谅他,为什么原谅不了;

3、 我是不是不喜欢他,不然为什么老惦记那件事;

4、 我想跟他好好在一块,我想原谅他呀,可为什么还是想。

女孩纠结的两个核心是:我想原谅原谅不了、我选择原谅他,为什么原谅不了。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这里女孩经过种种考虑选择原谅男孩,但因为事件刚发生没多久,余波还在影响着女孩、自己的接受能力也还是有限,所以暂时出现了纠结。

但是,这里就出现了另外两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原谅对方、为什么只原谅对方。

第一个问题,我知道对你来说太过简单了,对方做错事情了,现在我不原谅他,那肯定就是不愿意跟对方在一起,既然愿意在一起,你不让我原谅,我还能干嘛呢?

但是你有没有深思过原谅这个词背后的意义呢?也就是原谅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呢?

如果有,可能你会发现,虽然孩子有时候会调皮,但是还是很在意父母的看法、想法与意愿。一些行为,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即便心里再想也不会去做。

这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父母处于上位者的位置,支配孩子、调控孩子,有权允许、否定。

那么原谅呢?

谁能够原谅谁呢?

这让我想起来这样一个故事,一辆汽车正常行驶,突然旁边冲出来一辆闯红灯的老年低速电动车。然后低速车就被正常行驶过绿灯的汽车给撞了。虽然不是很剧烈,但车上的老人也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当即昏了过去。

车主看出现这种情况,就赶快打电话给120。

虽然事后责任划分老人闯红灯、不减速全责,但老人的家人对车主是不依不饶的。"交警虽然这么划分了,但你伤人了,你就得赔钱",可车主也不是认怂的人,在对方家里人第三次上门闹了之后就报警了,并且接下来准备起诉对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受伤害的一方"具备了无限大的权利,无论最终是否错在自己,只要"我觉得我受伤害了",那不好意思,你就得补偿我,你不补偿我就永远别想正常生活。

这就好比是,只要我"觉得"自己受伤了,我就成为一个上位者,有权要求你必须做些什么来补偿我、有权审视你补偿给我的,我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继续补偿。

在之前认识一对夫妻,男方确实出轨了,女方心里也很难受。在一开始男方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后当众下跪、当众道歉、把钱都给女方,做了很多表达自己决心改变的尝试。可女方就是不依不饶的,无论男方怎么做,始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结果呢,2年后,男方受不了了。就说"你爱怎么样怎么样吧,以后我不会再这么低声下气了"。

陷入这种模式中是非常可怕的,这会很轻易的使一位真心想要改变的另一半,因为总是被质疑、总是得不到尊重、总是需要突破自己的底线来收获对方的一丁点信任,而变得身心俱疲,再也不愿意跟对方相处

我知道,在这里肯定也有朋友会说"谁让他犯错在前,那是他活该"。

如果我们总是陷入这样的想法里,这只代表"我们并不想让这段关系走下去"、"我们没能力承担自己该做的事情,所以只好把责任都推给对方"

是的,我觉得看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在这类问题中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总是借助外界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就往往会带来:

1、 欲望不断膨胀,慢慢难以满足;

2、 我们对外界越来越依赖,自我满足能力得不到锻炼;

3、 情绪化特别严重等结果。

而在刚刚的例子中,觉得受伤害的女性,因为没有能力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自己的情绪问题,故而不断的要求另一半做着之前从来不会做的事情,借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难受

这就又像在感情里喜欢用作来体会到另一半关注的男男女女一样了。

但问题就是,自己的欲望会无限膨胀,对方的努力会永无尽头,两个人之间的信任永远建立不起来,这段感情从觉得受伤害的一方,对另一方不断的提要求开始,就走到了尽头

平等,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任何缺失平等元素的情感关系,往往都很难走下去。

而如果关系是平等,就不是单纯的我因为受了伤害,所以我是上位者,有权选择是否原谅你。

当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出现,当伤害存在,对伤害负主要责任的一方,确实需要对另一方做出弥补、表达诚意、表现出改变。但这不是无限度的,而是当对方觉得我已经很努力的时候,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努力,减少对对方的嘲讽和批判。

但很多时候,我们被情绪冲昏了头做不到这些。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自然不会因为被伤害而开心,里面放满了委屈、惊讶、难过、愤怒甚至恨意。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来消化和调节。

而你也知道,当对方开始转变的时候,过去的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影响我们的不是正在发生的"伤害",是在我们脑海中与伤害相关的记忆

或者再直白点,这段记忆依旧被贴上了"伤害"、"不该经历"、"不应该出现"等标签,经历这件事情的"记忆中的自己",也被放上了"委屈"、"不值"、"丢人"等情绪。而这些贴上负面表现的记忆与曾经的自己,我们都是排斥的,就像排斥对我们造成一些伤害的另一半。

而从事情已经过去,是记忆、认知在影响我们的角度来说,原谅自己、与过去和解、与经历这些不好事情的自己和解,要比原谅对方更重要

其实即便是在事情发生的过去,看起来造成直接伤害的是对方,但产生被伤害感觉的也还是我们自己。

是的,我觉得原谅自己、接受不好的经历、接受经历不好经历的自己,要比原谅对方重要的多。

这不仅在于我们与对方始终都是平等的,并没有原谅对方的权利、自己对自己的影响更重要,更在于当我们把一切都归咎于外在的时候,就相当于一直在等着外在改变、外在来满足我们、外在来适应我们。

而这,不就相当于"你改变了,我才开心"、"你不得到我的标准,我就不开心",那从现实一点的角度来说,对方真的那么容易改变么?我们的标准是很轻易就能做到的么?

生活中已经有太多事情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了,至少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感受还是要由自己来决定。而且,自己追究的不那么厉害,自己会过的舒心,对方也会改的开心,问题才更容易解决,不是么?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真心改变的,那些不真心的,自然可以不再与其相处,那么,剩自己的时候,学会接纳、拥抱自己,不就更重要了么?

如果你也赞同这个方向的话,那可能需要做的就是:

1、 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过分的强调对错,而是看看自己在里面能够做些什么;

2、 明确自己的情绪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要过分强调"你让我不开心,你就得让我开心、满意";

3、 坦诚告诉对方自己内心的感受,讲出内心的想法,但不做要求和期待;

4、目光始终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不把做不到的当作目标;

5、尝试看到自己的价值,增加对自己的认可;

6、不要将自己置于理想化的目标中;

7、和自己成为朋友,这会利于自己的成长。

感谢你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