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心要有,狼性也要有。随随便便的努力是没用的。

 干嘛播客 2020-07-08

大家好,我们今天聊刘宋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从某个角度来看,刘裕可以称为东晋末以来最伟大的篡权者,他之前的篡权者桓温是点到而止,桓温的儿子桓玄则是有点丧心病狂了。只有刘裕是实打实的在灭掉了后秦收复北方大片国土之后回朝称帝的。

刘裕发迹的时间比较晚,他的家族是在五胡乱华时期跟着晋室南迁,并长期居住在京口一带。刘裕自幼家贫,母亲在生他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没有钱请奶娘喂养,曾一度要将他抛弃不顾。刘裕的姨母不忍,将他抱过来喂养,所以刘裕还有一个“寄奴”的小名。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提到的就是这段典故。

由于家贫,刘裕一度以砍柴、种地、打鱼、卖草鞋为生。刘裕后来迷上了赌博,一次跟京口有名的官二代刁逵对赌,输了三万钱,这对于当时的刘裕来说无异于是天文数字。赌债还不上,刁逵就把刘裕绑来棍棒相加,然后狼狈之极的刘裕被绑在马柱子上示众。当时一个叫王谧的官员对刘裕非常欣赏,出面替他还了赌债,把刘裕救了下来。人要结善缘,不要随便结怨。

后来刘裕平定了桓玄的叛乱,刁逵和王谧都被抓,刁逵被处死,家财被分给京口的穷人,王谧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更被刘裕器重。这也说明不要随意看扁任何一个人,即使是像刘裕这样被周围人都瞧不起的人。这个时候的刘裕已经三十多岁了,他痛定思痛打算从军。刘裕加入了北府兵,先担任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后经举荐转投到刘牢之的麾下担任参军,跟随刘牢之前去镇压孙恩的起义。

时代是有机遇的,不是随便出去奋斗,努力就能有所作为的。当时的北府兵主要的成员都是聚集在江北一带,从北方南迁过来的流民,民风彪悍,战斗力极强。又挟肥水一战大胜前秦苻坚带来的百万大军,正可谓盛极一时。北府兵一战成名,刘牢之、孙无终这些人就是北府兵的第一代将领,正所谓一代趟着路走,到了二代路就能把路走顺了,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了刘裕这边。

而刘牢之作为北府兵中下层军官的代表,他做起事来有点过于急功近利,谁给的钱多,给的利益大,我就跟着谁混,把盛名一时的北府兵个变成了雇佣兵。他先是带领北府兵帮王恭平定了王国宝的叛乱,后又因为司马元显答应由他来替代王恭的职位而背叛王恭而投靠了司马元显,导致王恭兵败被斩。后来桓玄起兵,但是即使在手下将领刘裕和何无忌的极力反对之下,刘牢之还是投靠了桓玄。

桓玄成功后狡兔死走狗烹,他用借口把刘牢之调离了北府兵,而刘裕为保性命暂时投靠了桓玄进行韬光养晦。刘牢之被削掉兵权后打算再次反叛桓玄,他召集手下人来商议,参军刘袭说:“不能做的事没有过于反叛,而将军早年反王恭,不久以前反司马元显,如今又打算反桓玄。一个人一生当中三次反叛,怎能够立足于天地之间呢!”说罢,起身扬长而去。刘牢之手下将佐纷纷离开刘牢之,最后刘牢之心灰意冷被迫上吊自杀。

桓玄篡位称帝后为消除隐患,彻底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杀北府兵的旧将,北府军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刘裕就暗中联络北府兵残余的兵将,聚集了一千七百人,在京口举起义旗起兵勤王。众人推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起响应,一路势如破竹。这里我们多说一句,桓玄是什么档次的人?他是之前的国家统治者的儿子,而刘裕不仅年纪被桓玄打很多,而且早年只是一个小混混一样的人物,但是现在居然是刘裕举起义旗。

历史上每到改朝换代的时候都会有,所谓敢把皇帝拉下马。桓玄兵败西逃,后被斩杀,但是桓氏之乱直到三年之后才被彻底平定。之后刘裕又出兵北伐,平定了南燕。南燕的君主是一个叫慕容超的人,早年乞讨为生,也很悲惨。我们会在《白话文》收费专栏里跟大家好好聊聊,在这里就不再赘述。里面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包括桓玄、慕容超等等这些人。

之后刘裕逐步的平定了内部卢循、徐道覆的起义,刘毅的叛乱,灭掉了谯蜀政权,将巴蜀地区再次纳入南方版图。到公元416年后秦皇帝姚兴死,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公元417年后秦都城长安被攻破,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灭亡。

正当刘裕计划继续经略关中的时候,内部传来消息,他手下头号大臣刘穆之病逝,后方没有得力人员坐镇的情况下,刘裕被迫手下镇守长安,自己统军南归。之后就是长安内乱,长安城得而复失。为什么刘穆之病逝后他就要匆忙赶回,为什么刘穆之有这么重要?我们会在《白话文》的收费节目里跟大家好好讲一讲,什么叫做知己,什么叫做知人善用。

最后我们在讲一个小故事,刘裕的后代有一次来到刘裕留下的一处密室,发现里面都是一些草帽、蓑衣、锄头、农具,觉得自己的先祖怎么就这样的格局,很是不屑一顾。结果刘宋的江山就亡在他的手上。人还是要有点野心,失去狼性,失去一切。

作者:文   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