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团IPO路口选择,背后是超级入口之争

 壹观察 2020-07-08

文丨壹观察 宿艺

港交所成为2018年中国互联网企业IPO的热门选择,小米之后,当下最引入注目的是美团。

有报道称,美团估值将超过600亿美元,最快10月挂牌,有望刷新港交所近十年来最大的互联网企业IPO记录。

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美团从诞生起就是一家特殊的公司,它的边界不断延伸,在很多看似已经“稳固”的垂直领域引发新一轮竞争,又很快在新进入的领域做到第一或者第二。当业界和媒体提出“美团边界”的问题之时,王兴回答称: “哪有什么真正的终局?”

美团的路口选择

在招股书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团发展的路口选择:在可以短期盈利VS 投入更有上升空间业务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不断构筑了一个独特商业模式与“护城河”。

作为“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面对消费者,美团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以满足人们日常“吃”的需求,并进一步扩展至多种生活和旅游服务;面对商家,则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精准在线营销工具、高效的实时配送基础设施、基于云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以及供应链和金融解决方案等。

美团通过全球规模最大的实时配送网络和智能调度系统,以及53.1万的日均活跃配送骑手和多种交通服务,连接了全国超过2800个市县的3.1亿年度交易用户和约440万年度活跃商家,这也是美团在中国互联网竞争中为自己建立的最稳固的“护城河”。

可以看到,在这个商业模式中,消费者、美团、商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生态,这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在表面上看是相似的。明显不同的有两点:一是美团占据的是一个大众、刚需、高频的商业和服务入口,二是完成了对全国2800个县市“线上+线下”的多业务层级深入覆盖。在消费升级和用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下,消费者需要获得更及时的服务、更多的品类选择,更好的用户体验,这就需要作为生态核心连接者的美团,不断拓展更多商业边界。在这个过程中,美团不断将新的消费者、新的商家、新的服务品类纳入其商业闭环生态,用户的粘性不断提高,商家获得交易量不断增长,而美团也可以借此快速打破新进入的垂直领域壁垒,不断成功拓展商业边界。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美团用户人均每年交易笔数从10.4笔提升至12.9笔,在2017年进一步提升至18.8笔,其中,按交易笔数排名前10%的头部用护人均每年交易笔数达到98笔。2017年,美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以及中国最大的到店餐饮服务平台。

目前,经过新商业边界的不断拓展,美团旗下已拥有丰富的品牌和业务矩阵,包括:

美团——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线上交易平台;大众点评——中国领先的生活信息线上探索平台;美团外卖——实时配送服务品牌,摩拜——共享单车服务品牌;美团跑腿——同城速递服务平台;小象生鲜——通过线下门店及移动应用提供生鲜杂货平台;榛果民宿——提供民宿短租预订服务;美团打车——提供试点网约车服务平台等。

数据显示,2017年在美团平台上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58亿,交易金额达约人民币3570亿元。可以说,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拥有如此海量用户和高频使用入口的企业并不多,而没有IPO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也给了美团未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艾瑞的数据,中国生活服务行业的规模在2017年为18.4万亿元,到2023年可望增长至33.1万亿元,其中2017年的线上交易规模大约为2.7万亿元(其中美团占比为13.2%),预计到2023年可以达到8万亿元,其中食品零售和服务行业的规模是8.7万亿元,线上化率为13.4%,到2023年线上化率可望达到29.5%,达到14.1万亿元的规模。

王兴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曾公开表示:中国有7亿多网民,阿里有4.5亿活跃买家,美团还有两到三倍的增长空间。所以美团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服务人群的规模,另一方面要“上天、入地”,长远看如果美团只做很浅的连接,那是没价值的。

美团的“深连接”战略

美团不做“浅连接”,那么就意味着必须面向消费者与商家提供更深和更多层次的服务,而“上天、入地”则意味着美团要继续拓展更多商业边界,寻求更多战略合作和资本运作。

在招股书中,美团也透露了更多信息:

面向消费者方面:美团计划通过提升多样化和高品质的服务,持续扩大消费群体规模,以及提高消费频率;继续增加新的垂直服务类别,致力成为一家“全品类”的服务业电子商务企业;提高消费者消费占比,包括更多的跨品类消费和交叉销售机会,美团还透露推出“会员制度”

面向商家方面:美团计划继续拓展商家群体,未来将继续提高商家服务的地点覆盖范围和服务渗透率;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商业增值解决方案,包括进一步提高现有的精准在线营销、实时配送、基于云的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的功能和质量等;美团透露正在开发全服务的商家收单管理解决方案,有助于商家管理整个收单周期,并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合适的商业决策。

围绕这两个业务主线,美团通过两大策略对业务进行持续增强:

一是技术投入与持续创新: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项技术投入,借助庞大的数据基础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强化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达成交易的转换率,并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通过继续深化技术创新,提高美团和商家的运营效率;通过加强智能调度系统以及开发无人驾驶配送技术,提高配送效率。

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美团点评分别产生研发开支人民币12亿元、人民币24亿元及人民币36亿元。截至2018年4月30日,美团点评的研发人员为10343人,占全体员工的比例超五分之一。

二是对外有选择地寻求战略合作、投资和收购:比如与腾讯组成战略联盟,腾讯直接或间接持有美团股份的20.1%,美团外卖、大众点评、摩拜单车应用嵌入到腾讯的微信及QQ 移动应用中,从而给美团带来了强大和稳定的用户流量,腾讯也为美团提供地图、广告、推广、支付、云服务等其他技术支撑。2017年10月接受Booking Holdings4.5 亿美元投资,获得安可达的大量酒店库存,有助于美团进一步扩大酒店及旅游的国际业务;成立并孵化猫眼,并于2016 年将其剥离,目前拥有8.27%股权,美团平台向猫眼授予独家电影票务入口,提升了用户娱乐体验。

美团还在招股书中披露,之前已对支付、ERP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领域的企业进行了数笔战略投资,并且正在考虑入股连锁超市,发力新零售

在以上招股书信息中,最引入注目的是美团透露其目标是“致力成为一家“全品类”的服务业电子商务企业”,这意味着美团IPO之后将加速进入更多有上升空间的垂直业务中。比如用户强感知的,又与美团业务强关联的打车业务。也就是说,美团上市之后,中国网约车市场将重新进入“两强竞争格局”。王兴之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对此表示:“当年烧钱(滴滴与快滴大战)是为了教育乘客、司机以及普及手机支付,现在这个事情都完成了,现在应该提供更好的B端、C端体验,和更好的产品结合,然后让消费者做选择”。

美团有望成为“消费升级”超级入口

近年来BAT尤其是AT爆发的资本与收购战,基本上都是围绕生活服务O2O领域,从移动支付、外卖、网约车、共享单车等皆是如此。这种激烈的竞争和角逐背后,实际是面对消费升级趋势,该领域有可能出现一个千亿美元级的玩家,甚至在新零售革新下有可能会重塑目前偏重线上的移动互联网格局。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3倍,整个欧洲的近两倍,同时城市人口密度是美国的7倍以上,城市基础服务相对不完善,劳动力成本又低很多,这使得美团仅依靠中国市场就建立起庞大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而中国互联网企业常用的横向扩张模式,以及王兴在不断创业过程中积累的合纵连横思维和商业谋略,使得美团打造了一条完全在美国互联网企业中找不到对标模式、但却创造了足以比肩互联网巨头的价值。

其中最大的变量,一个是美团独特的商业模式可以支撑的商业边界;另一个就是消费升级大趋势下,美团对用户、商家的覆盖范围和渗透率。而后者,也可以说是对前者的重要支撑,或者说是美团更重要的驱动力。

对于美团而言,一个连接全国超过2800个市县的3.1亿年度交易用户和约440万年度活跃商家的互联网企业,目前只有阿里才拥有同等规模的商业覆盖率和强连接能力。从美团的“深连接”战略来看,王兴的目标显然并不止于此。而谁掌握了中国最大规模用户的“超级生活入口”,当这个市场在消费升级大趋势中往上跳一点点的时候,就会爆发巨大的颠覆能量。

即将跨入IPO的美团和王兴,显然就处于这个关键的路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