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omy的黑科技掌机日本第一?曾硬刚任天堂,因新掌机PDC退出舞台

 方糖文库 2020-07-09

Tomy的掌机黑科技之路

引子:让贝尔也不曾想到的后来者《Pong》

拉尔夫·亨利·贝尔发明出了电视游戏机原型棕盒子,当时他的这个项目得到其主管赫伯·坎普曼(Herb Campman)的全力支持,而贝尔所效力的美国国防承包商Sanders Associates也就成了棕盒子的拥有者。

Sanders Associates想要将棕盒子量产,便与相关的公司接洽,尽管很多公司不敢尝试,但最终他们还是找到了合作伙伴米罗华(Magnavox)。通过转让得到了相关专利的米罗华,生产出了全球第一款商业家用电子游戏机。

发售时间是1972年的9月,并且首款游戏,便是雅达利大红大紫的游戏《Pong》的原型,叫做《Table Tennis》。

或许就连贝尔也没想到,《Pong》竟然如此的风靡……

Fairchild Channel F

雅达利败诉!家用机计划被迫延迟

尽管《Pong》的街机版本发售日期是在1972年11月29日,也就比《Table Tennis》晚了两三个月,但可能连雅达利的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也没想到了,在1974年的时候,Sanders Associates和Magnavox联合起诉了雅达利,矛头直指《Pong》侵权了他们的游戏《Table Tennis》。关于这起案件,首先是奥德赛相关的专利权非常完善,就连关于《Table Tennis》的设计文档,都可以追溯到1966年。其次,法院也证实了在1972年5月,诺兰·布什内尔的确参加了奥德赛的一个游戏展示会,玩到了《Table Tennis》。最后,还有一点,就是《Pong》本身也没有申请任何专利。

法院最终判罚雅达利败诉,并需要支付70万美元的版权金,另外还有一项协议,就是米罗华(Magnavox)公司将在在一年时间内拥有雅达利所有产品的版权。

诺兰·布什内尔

显然,当时的米罗华已经窥探到了雅达利也想进军家用机市场,为了拖延竞争对手的时间,才有了这个策略。

而这个策略也确确实实影响到了雅达利进军家用机市场的时间。雅达利的设想,是开发一款装有微处理器的游戏主机,并且还要可以更换游戏卡带。不过也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干扰,Atari VCS(Video Computer System)在1977年才得以发售。这个时间点,其实比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在1976年发行的Fairchild Channel F还晚了一年。

Fairchild Channel F便是第一款具有可编程ROM特征的家用游戏机,同时也是第一款使用了微处理器的平台。据说Fairchild Channel F开始的时候是叫做VES(Video Entertainment System),不过在雅达利推出VCS之后,才改成了Fairchild Channel F,可能是觉得名称过于相近。在1977年,这款游戏机一共卖出了2万5千台,顺带一提,这款游戏机一共出了27款游戏卡带。

被抢购一空的《Mattel Football》

《Mattel Football》成了爆款!美泰其实也做过主机

游戏机和卡带进行分离,肯定是大的趋势,首先由于可以更换卡带,主机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过时,再有就是可以进一步削减主机的价格。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巨量低质卡带也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雅达利的霸业。也许很多玩家会把责任推给第三方厂商,虽然有道理,但第一方的不争气,也同样难辞其咎。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横井军平理念的影响,任天堂1977年推出的Color TV-game 6与Color TV-game 15,却并未跟随潮流。任天堂所谓的多款游戏,只不过是有限的变种,比如把网球,改叫乒乓球,实质上的变化微乎其微,玩法也没什么不同。最后,任天堂把单打和双打也算是不同款的游戏,总之凑出了15款游戏。好在那时候,玩家还对这种做法没那么抗拒,甚至还在新鲜感笼罩之中,最终还是让Color TV-game 15卖出了百万级的销量。

Color TV-game 15

也正是在这两年,掌机也被创造了出来,美泰公司(Mattel)作为一家美国的玩具制造公司,在1976年的时候发布了一款叫做《Mattel Auto Race》的掌机。游戏内容顾名思义就是赛车,至于屏幕则由一排可以发光的二极管组成。视觉上,红点就代表赛车,听觉上,哔哔声也绝不算悦耳,不过这款掌机在当时的售价却是24.99美元,也不算是多便宜。不过,这款掌机据说卖的还不错,但即便如此,美泰的内部也不是说多支持公司往掌机业务上发展,不过他们还是试验性质的继续做了一款《Mattel Football》(美泰橄榄球)的掌机,没想到初版的10万台竟然被抢购一空,并且补货之后,也还会经常出现被卖断货的情况。也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在1978年,美泰公司决定成立一个电子部门,专门来往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当然,随后的美泰不但继续出掌机,还出了台主机,销量也还算不错。

回到美泰掌机这块,后续的作品的题材,他们继续选择体育项目,毕竟橄榄球的成功,让美泰尝到了甜头。后来,美泰的足球,篮球,棒球游戏,陆续被开发了出来,不过说起来,真正的核心玩法,和体育项目本身还真没多大关系。

美泰篮球掌机

这便是当时电子游戏主机和掌机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新兴的行业,有很多曾经的玩具生产商场也都选择加入了进来。比如美泰,任天堂便都是如此,还有万代,与我们要即将要提到的Tomy。这其实并不稀奇,据说在第三方可以自己生产雅达利卡带的那段日子,就连饼干厂商,牛奶厂商,都在制作雅达利的游戏,以图陡然而富。

说起来,大家已经公认了美泰公司的《Mattel Auto Race》是世界第一台电子掌机了,但日本这边最早的掌机呢?是横井军平的Game&Watch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Tomy的黑科技掌机:Blip

Tomy的黑科技掌机《Blip》!混合动力,双人对战成亮点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听说过Tomy,也就是多美公司,成立于1924年。如今的多美其实已经在2006年与竞争对手特佳丽(Takara)合并了,名字也改为了株式会社特佳丽多美。忽然笔者想起了一则2006年的新闻,便是来自于TAKARA TOMY,那时候他们还发布了一款叫做Pocket Dream Console的掌机,据说这款掌机自带了30个游戏,并且使用三节七号电池就可以玩15个小时左右,另外这款掌机还配备了可以在电视上显示画面的相应接口。最终确定的售价是8400日元,并外还有红色,白色,和蓝色三款颜色的机器可选。

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这款掌机的命运了,毕竟2006年的产品,只是弄点小游戏可不行,尽管这些小游戏可能也够让特佳丽多美挠头的。要知道,横井军平给万代做的WonderSwan Color在2000年底就面市了,任天堂的NDS也在2004年的年末上市了,索尼的PSP也紧随着NDS的脚步发售了。在2006年,特佳丽多美的这个东西,确实很难让人看到竞争力,甚至和GBA竞争,都是要输的啊……

Tomy和Takra合并后的掌机作品

不过这倒也并不妨碍多美在掌机领域的成就,他们其实在1977年就发行了掌机游戏《Blip》,如果笔者的考证没有错,这台机器应该就是日本的第一台掌机了吧。这台使用了二极管的掌机的独特之处,竟然是采用了混合动力,这在笔者的认知中,也算是鲜有耳闻。

游戏的内容,其实就是雅达利的《Pong》,所以你应该知道笔者开始从《Pong》来开篇的用意了吧。至于刚说的混合动力,则是需要用电池来显示小球,而想让小球可以正常运作起来,必须要用Timer旋钮,就像是上发条一样,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游戏完整的运行起来。至于记分牌,更是神奇,游戏中怎么计算得分呢?对方没接到,就需要从新发球,每拨一下发球键,对方的记分牌就会加一分,是不是有点鬼才。毕竟这台掌机,基本上就没有所谓的精密电子配件,也没有所谓的程序计算,属于是靠机械掌控局面的类型。

笔者超级想要的《星之卡比 梦之泉物语》

不过和美泰的掌机不同,Tomy的《Blip》从理念上就非常提倡双人游戏,这点不管是美泰掌机,还是横井军平的Game&Watch,都没能顾及到。当然,不管是任天堂的后续几款掌机索尼的掌机,也都没在双人同屏模式进行过太多的探索,其他厂家的掌机也更是如此,好在这个问题被任天堂的Switch完美的解决了。但你回看起来,这台1977年的掌机,竟然能照顾到单人游戏和双人游戏两方面,不得不让人钦佩。

至于玩起来,那笔者还是得吐槽一下,游戏中小球弹来弹去完全不遵循物理规律,就是看命的游戏。至于小球会落到1、2、3哪个位置,反应快才是取胜的关键,尤其是这个小球还会在即将到达的时候,忽然一扭,简直异想天开。不过这个或许在当时,也会为家庭对战带来些不同的快乐吧。

顺带一提,Tomy其实也在这种对战掌机上做了改良,笔者也有幸得到了一台Tomy公司生产的篮球掌机,这款掌机应该是1980年的产品。不过具体的内容,笔者会在不久之后单独进行介绍,还请大家持续关注。

Tomy的学习机

学习机市场乱世!Tomy也没放过,1982年推出了Pyuuta

和任天堂的全力进入电子游戏行业不同,Tomy其实还是对玩具念念不忘,但电子游戏的利润,让他们也不想错过。就连日本学习机大潮,Tomy也忍不住来参与了一脚。至于Tomy的黑科技元素,同样也被带了进来。

如果要聊到个人电脑的话题,想必1977年的Apple Ⅱ算是开了个好头,很多厂商争先恐后的加入了进来。不过,这些产品在日本只能算是小众,毕竟20万日元的价格,可不是一个普通家庭随随便便就能承受的。据说,在当时很多孩子对编写程序非常感兴趣,另外很多的类似只要有电脑,谁都能做游戏的推广语,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红白机的学习机外设

那时候的孩子们也只能去电脑店或者一些大的百货商场里,才能使用到电脑。日本的厂商似乎看到了商机,就纷纷推出了所谓的学习机,至于售价,最低的只要3万日元。节省成本的地方,其一是性能远低于真正的电脑,其二是可以直接插在电视上用,而无需单独购买显示设备。当然,这类学习机最终也大都被当作了游戏机使用,而似乎学习只是一个购买的理由而已。

这点,对于笔者这一代,不用多说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哈哈!

而在1982年的时候,Tomy也推出了Pyuuta学习机,售价是59800日元。当然,任天堂在红白机发布之后,也同样推出了其学习机外设,也就是Family Basic,售价为14800日元。

我们说回到Pyuuta,Tomy想要将日语加入到编程之中,就改良了一种G-Basic语言,对于新手来说,可能直接用日语输入一些比较通用的指令,会很方面。但问题在于当时的环境,很多孩子们已经学习了正规的Basic,Tomy的这个黑科技反而造成了诸多不便,Tomy最后只好往游戏阵容上努力。最后为了发挥游戏多的优势,Tomy干脆还出了一款去掉键盘,强化玩游戏功能的款式,看来连骗家长掏腰包的面纱都不要了。

美泰的Intellivision

也就是说,其实Tomy不但在掌机领域有所探索,如果算上学习机外壳的游戏机,Tomy也在家用机领域尝试了一翻。

其他厂商同样也是如此,万代,世嘉,松下等公司,也同样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学习机,而世嘉推出的SC-3000学习机的发售日,正巧是1983年的7月15日,也就是红白机诞生的日子……

另外东洋物产和Epoch,也在1977年和1979年分别引进了雅达利的2600进行发售,就连百代,也引进了美泰的Intellivision,这款主机1979年发售,有125款游戏,销量突破300万,不过万代引进的时候,已经是1982年了,并且49800日元的售价也的确过于昂贵了一些。

Tomy的玩具

在这种乱世中,各个厂家都各显其能,有的自己研究黑科技,有的去做兼容机,也有的干脆直接引进,自然也有的打着学习机的幌子卖游戏机……也正是在这种纷乱中,任天堂能看准市场,推出了Game&Watch与红白机,也的确着实不易。当然,从如今任天堂的发展轨迹来看,包括Switch的成功,我们也明明确确的了解到,当时的成功,任天堂绝非偶然。不过,这应该是另一个故事了,容笔者下次再慢慢介绍,欢迎关注笔者的中古专栏,感谢诸位的阅读。

关于Tomy的黑科技掌机,其实还真有不少,尽管Tomy如今已经在电子游戏市场上排不上号了,但当时的那些产品,那些探索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好了,这期就说到这吧,我们下次再见,如果读者想要了解什么内容,或者有什么新的见解,欢迎随时与笔者沟通,一起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