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是不是洪水猛兽的问题,始终总被人讨论。 要么是孩子充了几万,家长毫不知情,追回款项。或者是某位教师,呼吁全面封禁电子游戏。亦或是玩游戏上瘾,离家出走。 总之和电子游戏沾边的新闻,总是让人不太好受。 这两天,同样有一则关于腾讯游戏行业营收的相关新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报道显示,2019年腾讯在游戏方面的营收就有1147亿人民币,占据全公司总营收的30%,而2020年的第一季度游戏方面的营收也已经到达了372.98亿人民币,可见游戏利润之可观。 其实早在几年前,360公司的创始人周鸿祎就曾说过,感觉做游戏赚钱比贩毒还暴利,并且还没有对应的风险,这让他也想要投身此业。 这些数据,就带来了一个新的论调,就是游戏这么赚钱,尤其是手游,你们再说毒害青少年,为了利益这些商人也会继续下去的,他们只希望你充的更多。 其实,在防沉迷,防止未成年人乱充值这些方面,腾讯也已经做了不少。除了对未成年人各种限制,还将面部识别加入其中,尽量避免造成损失。 说起来,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悲剧,不是家长的疏于管理么?如果你还是可以让孩子拿到你的银行卡密码,他不去充游戏,去淘宝上给你狂购一通,那怎么办。没有电子游戏这个挡箭牌,还赖谁呢?要不赖淘宝,或者银行试试看吧。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红白机与GameBoy正在我国开始流行,街机厅的生意也都不错。 不过,随着2000年6月份的时候,游戏机禁售令出台,让一切都盖棺定论。这并不是禁止游戏机的问题,而是告诉了当年的那些家长们,这东西是违法的!再加上那时候,有一篇报道的推波助澜,游戏正式成为了电子海洛因。 未曾想到,在当时的中国市场,盗版却得到了广阔的土壤,电脑游戏在街机厅关闭之后,又冒了出来。 就算是十几年后,游戏机禁令解除,但游戏机依然无法摆脱玩物丧志的标签。 之前的分级制度评定,目前来看,也仍然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8+分级不得出现暴力、性暗示、血腥、恐怖、不良语句等元素。这么看来,我国的18+和国外的18+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总之,这种立场不同,视角不同,甚至是刻板偏见,仍会让电子游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那么顺遂。 还有一点,笔者要说的是,其实电子游戏里面的分类也很多,不是说手机游戏,就是电子游戏的全部。也并不是说,只有氪金,才是电子游戏的未来。 其实,电子游戏和其他项目一样,玩游戏上瘾,钓鱼不上瘾吗?下围棋不上瘾吗?玩麻将不上瘾吗?退一万步说,你喜欢什么,就为什么上瘾,太正常了,比如弹吉他,你天天弹天天练,才能泡妞啊,你就会三俩和弦,谁跟你……毕竟两只老虎糊弄不了人。 如果电子游戏缺乏合理的监管,那给孩子们看的那些自制视频,也同样有很大的问题。所以,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电子游戏,如果真为孩子好,就去好好甄别一番,别最后害了孩子的,是家长们的愚昧。 对于电子游戏,究竟是不是海洛因,是不是真的毒害了一代人,笔者这边自然是不赞同的,不知道诸位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