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一生的豁达都写进了这首诗,读完最后一句,都释然了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写月亮的诗太多太多了,但是能让世人记住的不多,而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却流传至今。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千古绝唱,为何这样的诗句,只有他写得出?

这就要从苏轼的经历讲起了。生于1037年的苏轼,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随父参加了科举,并且一时名声大震。在33岁前,他的仕途都可以算得上一帆风顺。直到1070年前后,也就是王安石变法后,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被御史谢景在皇帝前陈述过失,无奈下苏轼只得出京任职。虽然他在之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革新除弊、颇有政绩,但他总归还是一个想要再入朝为官的失意者;虽失意,可苏轼天性豁达,所以他是失意中的乐观主义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写在这时。苏轼一生的豁达都写进了这首诗,读完最后一句,都释然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的序交代了创作背景:中秋喝醉了,所以写了这首诗,同时怀念子由。子由是谁?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词的上片从月亮开始,也几乎写的都是月亮;下片苏轼就开始想了:这月光在我睡不着的时候照着我,月亮在我和家人无法团聚的时候才会变圆,是跟我有什么仇恨吗?下一句苏轼便想通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件事自古以来就难得以周全。只希望家人健康,彼此联系紧密,哪怕相隔千里,也能一同赏月。

在现在,月亮有圆有缺的道理我们可以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解释,但千年前的古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千年前的诗人习惯将天文与人事相联系的时代,如果其他人遭遇了和苏轼一样的情境,难免会有“月亮与我有仇”或“天意与我不顺”的想法。苏轼的一句“千里共婵娟”,成功地跳出了这种思维定式,于当代,这是对家人的一句问候与祝福;于那时,却是一个颇有哲理意味的结论。

于是问题又来了,他是怎么想到的?首先肯定是他的“才”。苏轼二十岁出名,二十四岁做官,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眼界,有一部分是基于他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的。月亮在凡人眼中就只是月亮,稍有文化的会为它加以修饰,但有几个人会想到“高处不胜寒”?月圆人不圆,在凡人眼中是一种失意,苏轼却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

其次便是他的“性情”了。苏轼从来便是豁达之人,在此次被贬职后,他也会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如此的豪气;像《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诗篇更是作于“乌台诗案”被贬值黄州后。哪怕到了晚年,回朝不足一年的他又重被流放至儋州,苏轼却仍说:“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把儋州看作他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他的不拘一格,他的无所畏惧,他的乐观主义,与他的人生经历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

对后世而言,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但在小编眼里,他所有的成就,都源于他是一个看透了生活的残忍,却依然能不惧前行的勇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