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董爟彦明,三十余岁未有子,与其妻自番阳偕诣庐山圆通寺,以茶拱罗汉,且许施罗帽五百顶以求嗣。 董躬携瓶瀹茶,至第一百二十四尊者,茶方点罢,盏已空。董祷曰:“岂尊者有意应缘乎?当以真珠庄严一帽以献。”既归,经旬月,妻手自裁帽,命族人董道士持以往。 道士回,董有侍妾先见之,迎问曰:“道士归邪?”是月,妾有身。未诞之前,家人数梦一僧顶帽往来室中。凡十有二月而生一子,才逾月间,闻人诵经声,虽正啼哭,必止。董为日诵《金刚经》一卷。已而每闻经,必欲前,如倾听之状。 既过百晬,董偶问之曰:“汝酷爱此,岂前世曾诵乎?”儿急张目作老人声曰:“我曾念来。”董惊愕,再问之,遂不答。自是不甚食乳,既而有疾,将死,两目数开阖,如不忍去者。董拊之曰:“汝既方外人,去留皆任意自在,要行即行,何须尔!”即闭目。扪其体,已冷矣。其生正一百二十四日云。 董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