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医者俞正臣说:其乡里士人王某,当科举之岁,欲往山间习业。得证果寺,绝幽邃,无车马喧。遂谒僧,假一室寓止。 寺仅有僧行三四辈,尝昼往十里外民家诵经敛死。王独处,迨夜半,灭烛将就寝,闻人叩户,即延入,盖旧友也。王见其来,甚喜曰:“正尔孤寝,而逢故人,可谓幸会。恨寺众皆出,无由炷灯煑茶,殊失主礼。”客谢曰:“不必尔。吾自不合冒夜行,无处托宿。能见容足矣。”王留之同榻。剧谈良久,微笑而言曰:“有一事不免以实告,幸勿怖。”问:“何为?”曰:“吾死已历年。今夕之来,愿有所托。”王骇曰:“如是,则我乃与鬼语,那得为便!”曰:“无伤也。吾非为怪惑,但有祷于君。吾亡后,妻即改嫁。稚子懦弱,殆无以食。吾生时积馆舍所赢白金二百两,埋于屋下某处,愿为语吾儿,发取以治生。切勿令故妻知。冥漠之中,当思所报。”随长揖而别。 王方幸其去,而暗中隐隐见其人固在床,辗转不敢寝。俄天明,亟起出,值寺僧及丧家人至,云:“夜来才念经毕,举尸欲敛,只空衾在地,徧处寻索弗得。”王引入室,视床上人,乃新死者也。王惴恐未已,急徙归。而访友家,呼其子,果如言得银。 予顷闻张定叟说嵊县山庵事略相类,岂非传者误其郡邑乎?然其末绝不同,故复书之,以广异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