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香港电影《情女幽魂》是一部名片,这个故事从情节上恐怕比《倩女幽魂》更丰富更感人,《夷坚志》这样的故事挺多的,在那个时代,社会人员流动还是挺大的,特别是士大夫家庭,因为他们的官职总是换来换去,人生也更显的沉浮…… 【原文】 青州人韦高,避靖康乱,南徙居明州。 绍兴初,诣临安赴铨试,因事出崇新门,逢青衣前揖问曰:“君得非韦五官人字尚臣者乎?”高惊曰:“是也,何以知吾字?”曰:“杨三娘子欲相见,凭达家书,适在帘间望见君,亟使我相邀,愿移玉一往。”高之舅氏杨佥判,时寓新安,知其女三娘嫁李县尉,而彼此流落,久不相闻,乃先叩其故。曰:“李尉死已三年,杨家原未知也,娘子用是欲寄声甚切。”高恻然愍之,遂同往。至一小宅,三娘出拜,具新孀居孤苦之状,且言所以独处自守,不为骨肉羞者,东邻桑大夫与西邻王老娘之力也。二人皆山东人,拊我如父母,今当邀致之。俄顷偕来,遂具酒共坐。桑翁兗州人,王媪单父人,皆年七十馀。日暮,高辞退,曰:“吾今出江下,访新安客旅报舅家。” 后日又过此,王媪询高妻族,曰:“吾妻郑氏,亡已久,家唯二老婢,见谋婚配,以贫未办耳。”媪喜曰:“姑舅兄弟,通婚甚多,三娘子势须适人,与其倩行媒,淹岁月,孰若就此成夫妇哉!今日之会,殆非偶然者。”高曰:“虽然,吾当白舅氏以俟命。”三娘愠曰:“五哥以妹为丑恶,则在所不言。不然,则吾父母经年无音信,吾朝夕不能活,正使归他人,亦无可奈,况于邂逅相遇得外兄乎!”桑翁亦赞襄,以为不可失。高遂许诺。三娘自取缣帛之属付王媪,备礼纳采,是夕成嘉好,留六七日。 高入市,遇有荷先牌过者,曰杨佥判宅二承务,视之,乃舅子也。相携入酒肆,具以事告,具述不告而娶之罪。杨生骇曰:“三妹同李尉赴官,到此暴卒,李恐违限,急之任,姑藁葬崇新之野,以书报吾家。吾父使我来挈其柩,安得有此!”高犹疑未判,率杨诣其处,不见居室,但丛塚间杰然一木,标曰“李县尉妻杨三娘子墓”,左曰“兗州桑大夫”,右曰“单州王老娘”,二子泣叹良久。高曰:“谚云:‘一日共事,千日相思。’吾七日之好,义均伉俪,岂以人鬼为间哉!”为之素服哭奠,与杨生同护其丧。行过严州,梦三娘立岸上相呼,高招使登舟,不肯,曰:“生平无过恶,便得托生,感君恩意之勤,今恳祈阴官,乞复女身,与君为来生妻,以答大贶。”泣而别。 高调定海尉、衡阳丞、容州普宁令,历十七八年,谋娶妇,辄不偶。既至普宁二年,每日县治侧一民家女,及筓矣,貌绝妍,非流俗比,数数窥之,女亦出入无所避。遂遣人求婚,女家力拒之曰:“我细民,以卖酒为活,女又野陋,不堪备妾侍,岂敢望此。”高意不自惬,宛转开谕,且以语胁之,竟谐其约。 洎解印,乃聘之以归,女步趋容止,绝似三娘,初不以为异也。后询其年命,蓋严州得梦之次日,其为杨氏后身无疑矣!高年长于妻三十岁。 【白话语音文字版】 山东青州人韦高因避靖康之乱来到明州(浙江宁波)。宋高宗绍兴初年(1131年起),他有次到京城临安(杭州)参加吏部官员考核。有一天,他走出崇新门,偶然碰到个仆人打扮的人,上来就问:“您是不是韦五哥字尚臣?”韦高很吃惊,觉得这里应没什么亲戚,来人解释:“杨三娘子希望您帮寄一封家书,她刚才在竹帘后面看见你了,赶紧派我过来请您,您能不能跟我走一趟?” 韦高舅舅杨佥判住新安(徽州),他女儿三娘子嫁给了李县尉,但后来音讯中断了,韦高询问来人,这杨三娘子是否是舅舅女儿?仆人说:“是她,您说的李县尉三年前就死了,杨家一直不知道这个情况,三娘子很想把这个信儿告诉父亲。”韦高心想原来如此,于是跟仆人来到附近一座小宅院,杨三娘子出来拜见韦高,进屋落座,三娘子说:“表兄啊,三年前我丈夫去世后,我一直寡居,生活比较艰苦,现在的日子还过的去,多亏两个邻居,东边的桑大夫,西边的王老娘,他们都是山东人,待我就像父母一样,我想请两位老人一见。” 韦高没拒绝,说话间,两位老人过来见面,杨三娘派人准备酒菜。桑大夫是山东兖州人,王婆婆是单父(山东菏泽单县)人,两人都70多岁了。四个人一番吃喝。韦高说:“过几天我要去江下(湖北武汉),那里交通方便好找人,找个去徽州的客商传个信儿很容易!”宾主尽欢,分手告别。 后来有一天,韦高又来到杨三娘小院,两位老人也来了,王婆婆问韦高:“官人你成家了吗?”韦高说:“我妻子姓郑,已经去世很久了,家里只有两个老妈子,之所以没再娶,主要因我比较穷。”王婆婆一听挺高兴,她说:“姑舅兄弟通婚的很多,三娘子应该再成家,与其麻烦媒婆儿再去找人家,花时间、精力和金钱,我看不如你们两个表兄妹成家算了,今天你能来,也是真有缘分!”韦高说:“虽然如此,我想应该跟舅舅报告一下,等他同意我才好娶三妹!”杨三娘子听了有点太高兴,她说:“五哥呀,你是不是嫌妹妹我丑啊?否则的话,我都跟父母音信中断这么长时间,上哪儿等他们回话呢?你看我现在一个人孤苦伶仃,确实应该找个人家,我们异地相遇,看来真是有这个缘分!”旁边的桑大夫拍手叫好,也认为真是天赐良机,事已至此,韦高就答应了。三娘子取出家里的一些丝织品交给了王婆婆准备婚礼物品。当天晚上,韦高就留宿在三娘子这里,两人算是成家了,韦高一住就是六七天。 几天后,韦高有事来到临安城里,走在路上,偶然看见前面有人扛个大牌子,牌子上面写着“杨佥判二承务”,一打听原来是舅舅的二儿子,也就是他表弟。两个人寒暄后,来到路旁酒馆落座餐叙,韦高以实相告,并请宽恕不告而娶的罪过。表弟很惊异地说:“我三妹三年前就死了,她当时跟老公李县尉赴任途中,到此暴亡,因为李县尉赶去赴任,比较仓促地把三娘子埋在崇新门外一片荒野,还给我们家写了书,把情况详细说明,父亲这次派我来,就是为了取妹妹灵柩回家,你怎么可能跟她结婚呢?” 韦高听后震惊,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他带着表弟一起来到三娘子的小宅院,到了那以后才发现:那是一片坟地,其中有个坟头的木牌子写着:李县尉妻杨三娘子墓。左边一个坟头上写着“兖州桑大夫”,右边坟头写着“单州王老娘”,两个人唏嘘泪下,感叹良久。韦高说:“俗语讲一日共事,千日相思,我跟你三妹也算是夫妻一场,况且还一起生活了七天,我不在乎她是人还是鬼!”韦高换上素服,哭祭一番后,跟表弟一起护送三娘子灵柩回老家。 在路过严州(浙江)的时候,韦高做了个梦,梦到三娘子立在岸边。韦高招呼她上船,跟他一起回家。三娘子不肯并告诉韦高说:“我这辈子没干坏事,可以托生为人,我感念你对我的情谊。我已经乞求阴间官员,希望得到一个女儿身,来生能给你做妻子,以报答你对我的恩情!”说完这话,三娘子哭着走了。 后来,韦高做过浙江定海县尉、湖南衡阳县丞以及容州普宁(川南中部)的县令,在随后十七八年的官场履历中,韦高总是因种种障碍不能成家。来普宁当县令的两年时间中,他经常注意到县衙旁边的一家老百姓。他家有个女儿,到了出嫁年龄。这女孩儿长得特别漂亮,跟普通人家女孩儿不一样,这女孩儿出来进去的也不回避他。韦高就派人求婚,那家开始是严词拒绝说:“我们只是普通百姓,卖酒为生,这个女儿是乡野村姑,而你是我们这儿的县令,我们不敢高攀。”韦高遭拒,很不高兴,跟他家讲还是想娶这个女孩,甚至不惜以权压人,后来这家百姓妥协,最终答应了韦高的要求。 韦高县令任期结束后,才下聘礼娶了这女孩。后来韦高注意到女孩走路的样子以及神情举止跟杨三娘子非常像。开始他没觉得惊异。后来具体问了她出生的日期,女孩的生日正是早先在严州梦到杨三娘子的第二天,当时三娘子梦中说要转生成一个女孩儿嫁给韦高,所以韦高想这个女孩儿一定是杨三娘子的后身。韦高比女孩年长30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