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从故事的描述来看,古代中个状元可是很费劲的一个事情,不仅需要当事人刻苦攻读,他背后一定还蕴含着一系列的“征兆”,可以理解“中状元”只是冰山的一角,由此想见,任何“大事”背后都是一系列复杂的因果运算。 【原文】 王南强【容】,潭州湘乡人,元名午。淳熙壬寅岁,肄业于岳麓书院。尝与同舍小有竞,既而悔之,谋欲更名,以示佩韦之义。其兄弟皆连之字,乃改曰容之,且取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之说,仍字南强。 癸卯春,在书院待秋试,其兄为诣本县投家保状。及试前数日,将纳卷,而视县所解簿,则单为王容。方以为疑,而兄至,谓曰:“我今以适为名,汝不必二名,径已除去之字,兹即汝也。”遂用此入试,是举预荐。 甲辰省试毕,闻兄亡而归。既到家,报榜人至,既奏名矣。旧师舒谊周仁来贺云:“二年前,有术士来湘乡,游县学,自言能相夫子像,而知士人登科之多寡。今圣像开口而笑,合主两士登科。如此举只一人,则后当有继之者。去岁初春,学长王仲淹汾叟亲书桃符曰:‘竞说素王颜有喜,定知黄甲捷先通。’吾尝思之:王者,君之姓,颜者,容也,实君之名;素王者,期丧之戚也;黄甲捷先通者,今岁阻廷对,后举还试必居黄甲,乃先通吉耗也。”其说颇传于士林。 乙巳春,县学补试,王仁伯者,易名颜,遂中首选。丙午之春,舒周仁入府语南强曰:“王汾叟又书桃符,更可怪,曰:‘素王颜色津津喜,黄甲科名鼎鼎来。’汾叟写罢,惊悟曰:‘前年为南强作先兆,今复为王仁伯作先兆耶?’吾独以为不然,是亦南强先谶耳。鼎鼎者,三名前也。”是岁,王颜为解魁。满意巍级,已乃下第。南强果魁天下。所谓术者不复至,惜不记其乡里姓名。 长沙古语,尝有“骆驼嘴断状元出。”之谣。驼嘴者,山也,其形似之,在州北,正直水口,其下曰麻潭,皆巨石屹立。淳熙七年,辛幼安作守,创飞虎营,广辟衢陌,许僧民得以石赎罪,皆凿于潭中,所取不胜计。后帅林黄中又増益南街,取石愈多。迨丙午之夏,驼嘴中断为两,不一岁而南强应之。 桃符证应,已载于癸志。比得南强笔示本末,始知前记班班得其粗要为未尽,故再纪于此。而癸志既刋于麻沙书坊,不可芟去矣。 【白话语音文字版】 王南强,单名“容”。他是潭州(长沙)湘乡人、宋朝的一位状元。这故事说的是他中状元过程中隐约透露出来的一些征兆。 他以前单名“午”,宋孝宗淳熙壬寅年(淳熙九年,1182年),他在长沙的岳麓书院读书,跟同宿舍某同学有些矛盾冲突,因为后悔,他就想改名字。古人对自己要求高,王南强把改名看作是“佩韦之义”(“韦”指的是熟皮子,这意思是告诫自己不冲动,有克制和戒律)。王家兄弟名字里面都有一个“之”字,所以他先改名叫“王容之”,这也是检讨自己之前不够有包容心的意思,字还是“南强”。 癸卯年(淳熙十年,1183年),王南强在岳麓书院等待秋试。考前,他兄长到县里为王南强交家保状(参考人家庭背景材料、担保证明等等),考前几天,王南强到县里查看考生名单,没发现自己的名字,只有一个叫“王容”的,正在纳闷,他兄长来了并跟他说:“交家保状的时候,因我这次考试用名王适,我看你也用单字吧,所以就把名字给你改成王容了。”。于是王南强就以“王容”的名字参考并中举。这样到了甲辰年(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就去京城参加省试,刚考完,就得到兄长病亡的噩耗,于是马上回家。 刚回老家,就有人报榜,说他已经通过了省试,获得殿试资格。乡里都知道他考得不错,他以前的老师舒谊(字周仁)过来祝贺,并说道:“两年前,有个算命的经常在县学里转悠,他会相夫子像,能通过看孔夫子的塑像来确定县学里最终能有多少进士及第的。有一天,他说看到孔夫子的像笑了,说这预示着我们学校会有两个人登科,如果今年只考上一个,那后面应该还有人。去年初春,咱们学校里有个学长叫王仲淹(字汾叟)写过一个桃符:‘竞说素王颜有喜,定知黄甲捷先通。’我一想啊,这个‘王’不就是你的姓吗?那‘颜’,不就是你的名字‘容’吗?素王,不正是说,因为你兄长去世,你只能穿素?还有就是你没来得及参加廷对,就跑回家奔丧,报榜的来了,不就是‘捷先通’吗?说明你之后的考试还会登上黄甲(排名靠前的进士)!” 舒老师的说法在当地读书人中广泛流传。到了乙巳年(淳熙十二年,1185年)春天,县学有个补试,本地读书人王仁伯为自己改名王颜,他主要是为了要应王汾叟那两句话,他改名后还真管事儿,那年乡试他得了第一名。 到了丙午年(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天,舒老师又来到王南强府上跟他说:“那学长王汾叟又写一个桃符,这回更奇怪:‘素王颜色津津喜,黄甲科名鼎鼎来。’王汾叟写完后感觉怪异,就说:‘我去年写的那个桃符符合了王南强的吉兆,这回我写的这个桃符是不是会符合王仁伯的吉兆呢?’南强啊,我不这么看,我认为这个桃符依然应在你身上!鼎鼎来,那可是指前三名啊!” 就在那年,王颜中了本地解元(举人第一),志得意满,信心爆棚,但在京城省试中落选。王南强却在随后殿试中得到状元。刚开始说的那算命的,以后没再来过,也没有人记住他是哪里人以及叫什么名字。 说起王南强身上的征兆,还有另外一个事情。长沙本地一直流传一句古语:“骆驼嘴断状元出”。“骆驼嘴”是附近山名,说山的形状像骆驼嘴。这山在长沙城北边。山口也是个下水口,它下面有个叫“麻潭”的水潭,四周大石屹立。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辛弃疾做潭州太守,建立飞虎营,在“骆驼嘴”一带开山辟地,他制定了一个政策,不管僧俗人等都可以通过挖石头来赎罪,飞虎营的创办需要从麻潭取石,且数量众多;后来潭州统帅林黄中在扩建州城里南街的时候又取了更多的石头。到了丙午年(1186年)夏天,这“骆驼嘴”从中间断开了(因为两项取石工程),没到一年,王南强就中了状元,这就应证了长沙的这句古语。 关于王汾叟写的桃符的事情记载在《夷坚癸志》中,现在看来王南强中状元前后的事情记得不是很详尽,因为《夷坚癸志》已在麻沙书坊出版发行,无法删除,所以这次我再详写一番。 【祥宏评】:从故事描述来看,那个算命的所说“夫子像笑了”应在县学里两个人进士及第,现在看来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人次,都应在王南强身上,王第一次已获得殿试资格,只因为家兄去世回家奔丧而中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