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很有争议的一首词,开篇7字惊艳世人,最后一句回味无穷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宋代词坛有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就是这苏家三父子在宋代文坛的地位。除了这三父子,宋代词坛还有对父子不得不说,那就是晏殊和晏几道父子。

与三苏中苏轼力压父亲和弟弟不同,这晏家父子却是平分秋色,旗鼓相当。同样是擅长写情词,父亲晏殊的词委婉却厚重,而儿子晏几道的词却绮丽多姿,不夸张地说这晏家父子合力就是宋代情词的半壁江山。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大晏晏殊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这是一首颇有争议的词,争议点就在最后一句上,这一句悲观的人看到了绝望,乐观的人却看到无限希望。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北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是一首怀人词,词人与恋人分离后,失去对方音信,伤感时作下此词。词的大意是:时光只知道不断催人变老,却不懂这人间的多情,不信你看那长亭边,日日上演的离愁别恨,那一滴滴伤心的泪水落到就衣衫上,就算是一醉也无法消愁。昨夜西风萧瑟,那院里的梧桐叶被吹得沙沙作响,在这月色朦胧惨之下,我连做个美梦都被频频惊醒,不知何处的高楼之上传来大雁的阵阵叫声?

词的上片以“时光只解催人老”开篇,从时间的角度道出世间的离愁,暗示分别之久,也为全词平添了一分厚重感,可谓十分惊艳。世间离别本是寻常事,词人无法向任何人抱怨,只能恨岁月无情,不解人间的多情。词人只用“长恨离亭”4个字就道尽了离别之恨,这种离愁是酒都无法解的。

上片中词人笔锋一转,不再细写离别,而是写离别后的凄凉,无一愁惨的字眼,却满眼都是愁景。“西风”、“淡月”、“梧桐”声响,都是愁景,但词人却不甘心,哪怕是做梦都要寻个美满。可惜好梦还是被惊醒了,惊醒他的是高楼传来的一声雁鸣。

最后“何处高楼雁一声”这7个字,是被后世争议不断之句。有人认为这大雁带来的肯定是恋人再也不会回来的消息,毕竟词中处处都是悲景,这一叫让悲伤升华到极致,令人肝肠寸断;也有人认为这句带来的是好消息,所谓“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定是远方寄来了锦书。词人不讲明,或许只是暗示人间的悲欢离合本就是寻常事,谁能知道下一刻是团聚还是永离,这样的落笔令人回味无穷。

晏殊的词在宋代词坛地位颇高,这首更是因其意境高远而备受推崇,最后这句是悲还是喜,大家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