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魄诗人寥寥几句,写出唐诗版《时间都去哪儿了》,值得一读再读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曾经,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哭了多少子女,多少父母。哀哀父母,为子女操碎了心,却不知不觉变老了。为人子女者,还没怎么挥霍青春年华,就也长大成人,为人父母了。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但更要懂得感恩。这个问题,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被大诗人王建写成了诗歌。这就是唐代王建版《时间都去哪儿了》,诗歌名曰《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最早且最有名的当属是曹操的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仅曹操,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作过《短歌行》,而且主题的核心思想都有人生苦短的况味在其间。与这些诗人不同,王建的这首《短歌行》不谈什么宏图大志和豪迈情怀,只谈人生,谈光阴易逝,岁月如梭。

《短歌行》唐代: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全诗大意:人刚出生的时候,就像冉冉升起的朝阳。然而就像太阳东升西落,日上东山那么缓慢,日沉西山却如此迅速,人生的道理,不也同此吗?人活百年,不过三万六千天。夜晚睡觉还要占去差不多半日光阴。所以,有歌有舞的时候,就要及时行乐。要知道昨天的你,就比今天更强健,明天的你,又将更加老迈。人人都说生儿生女好啊,可是谁又愿意去说,儿女长大了,自己也老了。我唱起这短歌行,却一点儿也不感到快乐!

王建这首诗的比喻巧妙,将人生的道理质朴无华地展露出来。首句,以人生比作太阳,太阳东升西落,人生也是如此。刚出生的孩子,如朝阳,可是长大的过程何其漫长。“上山迟,下山疾”,孩子看着看着怎么还不见长大;可是父母却一天天老去。对于个体而言也是如此,盼着盼着长大,长大了不一会儿就老了。人的一生号称百岁,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活够百年呢?“百年三万六千朝”,不过“夜里分将强半日”,这个算术题相信很多人都算过的吧。因此“有歌有舞须早为”,要懂得享受生活,时光一过不再回,不要等到老了后悔有许多事情没有做。

那么是不是人生只要及时行乐呢?不是的,因为纵乐并不会真正快乐。人生更重要的事情还包括感恩。然而感恩感恩,让人耳朵起老茧。王建这句诗,却润物无声,完全让人欣然接受。“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是啊,都说生儿生女好啊。可是谁又知道“男女催人老呢”,其实何尝又是不知,不过是对子女的爱,超出了对自己老去的悲哀罢了。或者说,当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子女身上,又哪里有其他的闲暇去顾及自己是否老去呢?

作为中唐重要的诗人,王建一身才气,却仕途坎坷,一生落魄,这首诗是他对人生的思考。寥寥几句,充满着哲理,值得一读再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