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这首诗被严重低估了,第一句就令人惊艳,最后两句更是经典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整个两宋期间无论是文学、军事、科技、教育等等,各个方面,那都是世界一流,要知道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但是宋朝却是人才济济,并且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很多的牛人,这其中尤其是以南宋时期的朱熹最具有代表性,他的理学思想更是对于后世的明清两朝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另外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但是很显然他被低估了,虽然他的这首《春日》脍炙人口,还频频地入选小学课本,但是相对于他其它的作品,应当说他的文学价值还是应当要重视。

朱熹的很诗都充满了哲理,特别是前面提到的那一首《春日》,表面看是在写景,其实里面是另有深意,表达了自己一种悲痛的情绪,以及想要去北方寻觅孔足迹的一种美好愿望;毕竟当时的北方被金国占领,诗人是没有办法去到北方,为此这也正为了他人生中的遗憾。为此也使得他的作品显得别具一格,而他另一首《秋月》,则同样是一首难得的佳作,整首诗也是意境高远,写得也是有为抒情。

《秋月》

宋代: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那么朱熹的这首《秋月》很显然是被低估了,可能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读过,其实整首诗意境唯美,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作为一位思想家,朱熹的大部分的作品都与众不同,而且纵观整个的两宋期间的诗人和词人,如果要论思想的话,自然朱熹能够排进前十位,并不是说他单单创立了理学,所以才这么说。他的作品里处处充满了哲理,当然可能有的人会反驳,宋诗本来就是以哲理为主。不过朱熹的作品里的那一份哲理,显然是要更加的深刻。

这首《秋月》虽然看上去很普通,完全只是在写景,可是写得又是极为细腻,也很是生动,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个字,可是写得如诗如画,更是把初秋时节的美景,以一种极为唯美的笔触描绘的活灵活现,读来更是令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而这样的一首作品,其实也最值得我们一读。

第一二句就很是唯美,写也是极为生动,“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远处的小溪里的水非常的清澈,并且这些溪水正缓缓地流过无数碧绿的山头,最终向远方流去,那这清澈的小溪水与那蓝天,更是交相辉映,从而也使得这秋色更为浓重,也更加的唯美。短短的两句却是如诗如画,把初秋美景描绘的活灵活现。

第三四句最是经典,也更加能够突出初秋时节独特的美景,“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秋色最是迷人,每个人都来欣赏这美景,但是这秋色又是把这世间隔在了三十里之外,空中的白云更是悠闲自在,然而那已经变成了红色的叶子,比起白云来又要更加的悠闲,然而在这么一个寂静,而又唯美的秋色里,当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虽然这首诗一度归到了另一位理学大师程颢的名下,但是现在经过一些专家和学者的研究,认为是《千家诗》误收录了,所以现在一致认为,这首《秋月》正是朱熹的作品,而这首诗也是他众多作品里最具有诗意,但同时也是被低估了的一首作品,整首诗完全可与他的那首名篇《春日》相媲美,也是一首难得的千古名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