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这首诗因一个字的改动,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终成千古名篇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一首好的文学作品,那它一定是经过了作者反复的打磨,并且是不停地修改,最终才使得作品有了生命,成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精神,那即使是写再多的作品,那也是无济于事,也只会沦为平庸之作,所以一个精益求精的人,他对待自己的作品,那一定是像对待自己小孩一样,表现出浓浓的爱意,同时会反复地去修改,其实不要小瞧了这样的一种修改,往往可能只是一个字的改动,便是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文学大师,他们在创作完了作品之后,也都是会反复修改的原因。那这样的一种精神,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

那说起这方面比较著名的例子,自然要数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据说他在这首诗中,一连改了好几遍,始终是无法定稿,最终在修改了几十次之后,才最终完成了这部作品,也让我们读到了一首经典的作品,整首诗不仅很唯美,同时也有着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最终成为了宋诗里的千古名篇。而这首诗相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它不仅收录在了《全宋诗》、《千家诗》这些比较著名的诗集里,另外我们小学的课本里也是有收录,所以只要提起这首诗,人们都是能够张口通篇背诵出来。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除了是一位文学大师之外,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还是变法,由于搞了一个”熙宁变法“,也就使得他的文学成就被掩盖了,人们只要一提起王安石,立马就会想到变法,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其实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极高,完全可以媲美欧阳修和苏轼等人,很显然他现在的文学成就,那完全是被低估了。而他的这首《泊船瓜洲》,通篇也是句句经典,那他写这首诗时,也正是第二次拜相,这一时期的他内心可谓是志得意满,可又有了无限的忧愁,毕竟前一次的变法失败,他本人也是受到了许多的质疑。

那王安石正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一种忧愁之感,同时也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变法也要进行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北宋强大起来。这也正是王安石比较独特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位才子,王安石的一生也是轰轰烈烈,但是第一次拜相,又被罢相,他的内心是极为痛苦,以至于他的第二次拜相,让他有了一种担忧,生怕又会出现更多的状况。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写得极为巧妙,也很是生动有趣,诗人也正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描写,也令这两句显得别具一格,那这两句诗其实也是比较好理解,写得极为简练,也很是直白,人们一读便是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京口和瓜州只隔着一条长江,两地离得很近,站在这个地方,完全可以看到远处的钟山,也只不过是隔着数重山而已。短短的两句,没有任何的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写得极为唯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最后两句也是诗人改动的最多,尤其是那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在这一句中,一连用了”到“、”过“、”来“等等好个几个,可是一直无法确立下来,最终还是选择使用”绿“字,也正是这一个字,立马令这首诗显得更为有意境,也更加的唯美,从而成为了千古名句。那这两句同样好理解,大致的意思是,每当到了春天之后,那春风一吹这两岸的又是一片春的景色,可是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我回来,再次回到这钟山脚下?最后这一句反问,却是令人感慨万千。

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也是他众多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一首,整首诗充满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同时又有着一种淡淡的忧愁,这也正是此诗很独特的一个地方,而我们读这样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够从中感受到唯美,以及诗人对于人生的解读,所以对于这样的作品,那自然也是不容错过,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