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成年“犯案”事件频发: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教育孩子刻不容缓

 齐姐育儿 2020-07-09

孩子是时代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是每个人都要精心呵护的对象。

但是最近关于未成年人“犯案”的消息却层出不穷,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竟然能狠心到拿刀害人,很多孩子还故意利用自己未成年这个保护伞来行凶,以逃避法律责任。

这不禁让人唏嘘: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这些问题少年,问题到底出在了哪一个环节?

一个16岁的男孩,因妈妈怀了二胎而心怀怨恨,在街上故意撞倒一个怀孕8个月的孕妇,导致孕妇大出血昏迷、胎儿窒息。

男孩的妈妈提出愿意出90万,希望受害者家属在调解书上签字,放过孩子一马,受害者家属不同意,执意要让男孩承担法律责任,给自己8个月大的胎儿讨一个说法。

男孩妈妈哭喊:“他还是个孩子啊,什么都不懂,为什么就不能原谅他、放过他一马?”

16岁的少年,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思想,身体发育也接近成年人,犯了如此大的错误。

身为父母,不去深究孩子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检讨自己教育的失职,反而责怪受害方为什么不能原谅孩子。

这种家庭教育,能教出这样的孩子,也不足为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如何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长为身心都健康的人,也是每个父母必须学习的。

该怎么教育,家长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①从小向孩子灌输中华传统美德

多向孩子们讲述一些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故事,像关于忠、义、礼、智、信,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故事和传记。

使得这些传统美德从小就在他们的思维里根深蒂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②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法律意识

在孩子日常生活学习中,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尤其是一些原则性错误,不能一味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所犯的这些错误可能会引发的后果,自己要承担的责任,要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帮助孩子及时改正。

另外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向孩子普及一些法律法规常识,让孩子对于法律法规有一个初步认识。


③培养孩子爱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

在家里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在什么样的氛围下成长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如果孩子处在一个爸爸妈妈给营造的浓郁的学习氛围里,那么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也肯定是喜欢学习的。

另外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们做一些亲子互动类的学习游戏,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这样子才不会感到厌恶。


④除了让孩子拥有德智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

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等。

另外要以身作则,带着孩子去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或者带着孩子去晨跑,在晨跑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加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⑤培养其独立性,拒绝溺爱

“惯子如杀子”,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为孩子的长远打算,会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让他们将来在社会上有足够的能力来独自面对各种问题,而不是什么都替他们做主,一味宠溺。

过度宠溺出来的孩子很容易骄横无礼、自以为是,这很不利于将来他们在社会上立足。

身为父母,既然选择了生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起责任,生而不养枉为人父母,这里的“养”,不仅仅指养育,更多的是教养。

关注孩子成长,正确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 【文章寄语】:

现代社会,熊孩子越来越多,而他们一旦犯了错,背后的熊家长只有一句话“他还是个孩子,你和他计较什么”。

孩子变成熊孩子,最大原因就在于父母的教育,不想让自己孩子变成熊孩子,就不要做熊家长。

  • 【题外话】:

你有没有遇到过不可理喻的熊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