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十位被无限拔高的人物,你认为哪几个被吹捧的最过分?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古人吹牛、“意淫”的本领,其实比现在的韩国人绝对高出好几个档位,在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塑造方面尤其如此。比如下列十位历史人物,便被吹捧的没边没沿的,几乎被当做神明来崇拜。其实,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厉害!

1.黄帝

黄帝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始祖,而且还被描绘成一个超级发明家,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发明的东西数不胜数,包括文字、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养生术等等,凡是不能溯清事物起源的,只要按到黄帝身上,肯定有人深信不疑。甚至于连男同现象,都被追溯到黄帝时期,属于黄帝的“专利”。

姑且不论黄帝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只要稍微考虑一下当时的社会状态,便清楚将如此多的发明按到黄帝头上肯定是有大问题。否则,黄帝真有这么能耐,韩国人早就急吼吼的去证明黄帝是韩国人不是?

2.周武王

周武王与商汤王为后世开国帝王树立起一个“样板”,即他们通过武力推翻前朝的举动,被说成是顺应“天命”,是解民倒悬,汤王、武王是民众的“大救星”。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越来越多的史料证明,商纣王之所以败给武王,并非倒行逆施,而是因为主力大军征讨淮夷未归、国内守备空虚,被周族大军偷袭成功而已。后世“革命”或许有正义性,但武王伐纣却大值得商榷

3.孔子

其实,儒家思想是否真的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孔子在思想界的地位是否真的至尊无上,这两点都很值得商榷。但儒家一旦在汉武帝时被国家“独尊”,千百年来,孔子的身份地位便扶摇直上,尊师称圣,封公封王,逐渐由人实现向神的升华。

在宋元理学统治中国思想界期间,对孔子的膜拜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论调大行于世,便是非常典型的一例。

4.诸葛亮

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被刻画成一个神机妙算、全知全能的神人形象。为了塑造其完美形象,罗贯中不惜移花接木,将他人的传奇佳话一股脑全按在诸葛亮身上,由于渲染过度,反而给人一种过犹不及之感。

其实,诸葛亮长于治国、短于用兵,在当时便已有定论,过于虚假的刻画渲染只会破坏他的真实形象。鲁迅先生正是反感于罗贯中的做法,所以才一针见血的诸葛亮称之为“妆多智而近妖”

5.关羽

从南梁时起,关羽逐渐由武将过渡到半人半神的形象,而到了唐朝五代时期,民间对他的崇拜也从自觉性信仰演变为强制性服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其身份不断攀升,封王封帝,俨然可以跟孔子平起平坐。

其实从关羽真实能力来看,他是一位可与项羽等人较短长的勇将,但谈不上是一位不世出的名将,与白起、韩信等人相比,差得还很远。他之所以被无限拔高,只是因为他身上集中了世人最渴求的四项信条:忠信义勇

6.陈庆之

南梁名将陈庆之曾创造出如下“神迹”:以7000之众,前后作战47次,破魏军50万,攻克城池32座,所向无敌。对于这极度“逆天”的神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首先,记载此事的《梁书》、《南史》素有数据造假的传统,把一说成十是它的惯例。其次,当时的北魏,名将及主力军都在讨伐叛军,陈庆之进军路线要么防守空虚,要么兵不习战。否则如何解释,牛哄哄的陈庆之一旦遭遇北魏真正名将尔朱荣,便溃不成军,单骑逃窜?

7.唐太宗

史书中将李世民称为“尧舜之君”,溢美之词如黄河泛滥,千百年来称颂不绝。殊不知,此君其实是一个地道的流氓皇帝!他为了早日上位,自导自演“玄武门之变”,杀死亲兄弟,将他们的孩儿全部处死,还胁迫老爹退位,霸占弟媳杨氏,简直猪狗不如。

不仅如此,李世民还“一言不合”就杀掉大理丞张蕴古与宰相刘洎,逼迫史官篡改对己不利的记录,实在是不堪的很,跟“明君”形象谬之千里。

8.杨家将

在小说《杨家将》及系列影视作品中,杨继业和他的后人们俨然成了宋朝的“顶梁柱”宋朝的国运之所以不败,就是有杨家将在那里扛着,没有杨家将,大宋朝早就完了。真是天大的笑话!

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成体系的杨家将,就连杨家将的三位骨干-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在宋朝也并非擎天架海的关键角色。北宋朝真正的“顶梁柱”们,其实是曹彬、潘美、李继隆、曹玮、狄青等一众名将。

9.包拯

在戏曲影视作品中,包拯被塑造成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在阳世,包拯权力大到可以上打昏君、下斩谗臣的高度,龙虎狗三口铡刀更令“坏蛋”闻风丧胆。其实,包拯哪里有那么牛?

历史上的包拯做过监察御史、权知开封府、副枢密使等职,但没做过宰相。由于任职时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京师有“阎罗包老”美誉,至于说“上打昏君、下斩谗臣”,明断阴阳两界,那就纯属齐野人语,荒诞不经。

10.刘基

在民间传说中,明朝大谋士刘基被塑造成一位先知形象,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他不仅帮助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还通过《烧饼歌》对未来的时局进行隐晦的、预言式推测,被民间视为神仙。

历史上的刘基确实精通星象谶纬之学,而且谋略过人,时人常比之为诸葛亮,但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能力还是让人大为生疑。否则,奸相胡惟庸派人下毒,刘基为何没能事前预测出,最终只能抱恨而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