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老徐娘”的历史原型,南朝王妃,与丈夫相恨相伤,最终被赐死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成语“半老徐娘”指的是虽然已到中年,但依然风韵迷人的妇女,多含暧昧之意,其历史原型为南梁元帝萧绎的发妻徐昭佩。那么,徐昭佩究竟是怎样一位女子?她有怎样传奇的经历?最终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徐昭佩生于官宦世家,祖父为南齐尚书令徐孝嗣,父亲为南梁侍中徐绲。徐昭佩出生时间及青少年时期的事迹不详,我们只知道,她在梁武帝天监十六年(517年),嫁给时任湘东王的萧绎为妃。

徐昭佩是南梁元帝萧绎的发妻

据《南史》记载,徐昭佩出嫁的当晚,当车子行至西州(扬州刺史治所)时遭遇大风,不久雪霰并下,将帘幕都变成了白色。等到徐昭佩回家省亲时,在途中又遭遇雷暴天气,将西州府衙前的两根石柱击碎,善于卜卦的萧绎认为很不吉祥,后来徐昭佩果然没有恪守妇道。

初,妃嫁夕,车至西州,而疾风大起,发屋折木。无何,雪霰交下,帷帘皆白。及长还之日,又大雷,震西州听事两柱俱碎。帝以为不祥,后果不终妇道。”见《南史·卷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

据《南史》记载,徐昭佩因为颜值欠佳,加之酗酒成性,所以不被萧绎礼遇,每过二三年才能得到一次宠幸。徐昭佩被冷落的时间一长,难免会对萧绎心生怨恨,为报复夫君的无情,每每在听说萧绎将要到来时,必定只在半边脸上化妆来等待他,以此来嘲讽萧绎“独眼龙”的外貌,令后者大为愤怒。

萧绎与徐昭佩属于相恨相伤型夫妻

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引文同上。

徐昭佩不仅颜值欠佳、酗酒成性,爱开恶意玩笑,而且善妒残忍,见到不被萧绎宠幸的姬妾必引为知己,但凡受宠者则极力排挤,若发现有身怀六甲者,必然会横加杀戮,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酷妒忌。见无宠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觉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引文同上)。

正因为以上种种,夫妻间关系越闹越僵,萧绎更加不愿看到徐昭佩,而后者难耐空闺寂寞之余,竟暗地里跟外人偷情,给王爷戴了N顶“绿帽子”,将萧绎的头上“绿成草原”。

徐昭佩为报复萧绎,暗地里与外人偷情

徐昭佩偷情的对象,仅见诸于史端的便有瑶光寺的和尚智远、萧绎的随从暨季江及美男子贺徽三人。此时徐昭佩已过而立之年,但依然热衷于男女情事,以至于情夫暨季江时常感叹道:“柏直的狗虽老却仍能狩猎,萧潥阳的马虽老仍能驰骋,徐娘虽老却仍然多情。”

与荆州后堂瑶光寺智远道人私通...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引文同上,柏直、萧潥阳都是人名)。成语“徐娘半老”一词的典故即来源于此。

萧绎对徐昭佩的丑闻渐有耳闻,再加上宠妾王夫人暴崩,便怀疑是徐昭佩所为,对其愈加愤怒,但碍于世子萧方等(徐昭佩之子)的关系,一直没有对徐昭佩痛下杀手。但萧绎又不想便宜了徐昭佩,于是在王宫大阁中张榜公布她的肮脏行为,使后者颜面尽失(“绎怒,疏其秽行,榜于大阁”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

世子萧方等死后,萧绎开始对徐昭佩下手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爆发,梁武帝饿死在台城,此时的萧绎不仅没有率军平叛,反而掀起家族内斗,意图吞并所有意在大位的竞争对手。同年,萧绎要求侄儿、湘州刺史萧誉归顺,却遭到对方的拒绝。萧绎愤怒至极,派遣世子萧方等统军南征,结果大败而归,萧方等溺水而死。萧方等一死,萧绎再无任何心理负担,遂决意对徐昭佩动手。

同年,萧绎对徐昭佩新仇旧恨一起算,逼令其自杀。徐昭佩自知不能幸免,于是在宫中投井而死。徐昭佩自杀后,萧绎犹自不解恨,将她的尸身从井里捞出来后归还徐家,并声明属于休妻。

等到下葬时,萧绎又命令以庶人之礼将徐昭佩葬于江陵瓦官寺,并不许子女、朝臣为其举哀穿孝。事后,萧绎还亲自作了一篇《荡妇秋思赋》,尽情揭露徐昭佩的淫秽之行,意图让死者永久都难以洗刷污名。

萧绎不仅赐死徐昭佩,还作赋讽刺她

既而贞惠世子方诸母王氏宠爱,未几而终,元帝归咎于妃。及方等死,愈见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帝制《金楼子》述其淫行。”见《南史·卷十二·列传第二》。《金楼子》为萧绎所著书籍,《荡妇秋思赋》包含在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