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王灼,字晦叔,宋代学者。他写的《碧鸡漫志》和《糖霜谱》在我国古代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他的生平事迹不见史传,《夷坚志》从他写的《颐堂集》里摘录不少故事,可见《夷坚志》在保留史籍这方面有大功。 【原文】 成都郫县村民凿古墓,遂得一铜马,高三尺馀,制作精妙。前简池守景季渊取以归,中宵风雨,辄闻嘶声,怪而不敢留,移送佛寺。 绍熙(兴)二十六年,王晦叔自小溪至成都,士人黄伯渊请作《铜马歌》,其词曰: 君不见武皇逸志役(凌)九垓,追风蹑影思龙媒。 鲁班门外立铜马,天厩万匹皆尘埃! 又不见伏波将军破交贼,归来殿前献马式。 据鞍习气殊未衰,想见老子真矍铄。 两京翻覆知几秋,只有山河供客愁。 孤烟落日蚕丛国,惯出神物与(于)荒丘。 千年黄壤谁作主,犹把归心泣风雨。 只恐一朝去无踪,有似丰城宝剑化双龙。 王此歌甚工,不知此马今安在也。 【白话语音文字版】 成都郫县有村民开凿古墓,得到一匹铜马,三尺多高,制作精妙。前简池(现陕西汉中地区)太守景季渊自己要了这铜马。后来出事儿了,半夜里风雨大作,景季渊听到屋外马嘶声声,这一下,他不敢留了,后来就把铜马送到佛寺里去了。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原文误写为“绍熙”)。王晦叔从小溪(现四川绥宁的船山区)来到成都,当地士子黄伯渊请王晦叔作《铜马歌》,晦叔欣然命笔,作歌如下:(原文见上) (简释:汉武帝想收尽天下好马的愿望谁也拦不住,天下第一巧匠鲁班门外就站着这么一匹,它往那儿一站,天上的万匹天马都啥也不是了。这马好到什么程度呢?好有一比,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大破交贼,回到京城举办了盛大的献马仪式,想当年多么威武!马援将军一生爱马,年龄很老了。还被皇帝夸赞,说这老头骑着马真精神!长安洛阳几易其主,历史沧桑让人感叹。现在就说到咱们四川这地界,经常会出土像铜马这般的神物!谁知道它是哪儿来的呢?它一出土,风雨马嘶动静不小!只怕这东西最后也得仙化,就像历史上的丰城宝剑——龙泉与太阿,结果都化龙而去。) 洪迈高度评价王晦叔写的这歌,说写的好!就是不知道这铜马现在何处了。 【祥宏点评】:王晦叔,文章高手,最近说了不少他记的事儿。这首歌写的好,读起来也是威武雄壮,气概飞扬!当年汉武帝为了追求“汗血宝马”不惜发动战争,可见其爱马之心;故事提到的伏波将军马援破交贼,“交贼”指的是现在越南北部一代的“交趾郡”;故事提到的蚕丛国,指的是古蜀国,就是指四川;龙泉、太阿都是古代名剑,传说这两把宝剑最后都化龙而去;诗里面的“龙媒”指的就是好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