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宦官拥立傻王爷即位,但傻王爷刚上台就变脸为明君,宦官连呼上当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宦官干政为患最烈、流毒最深者非唐朝莫属,自大宦官李辅国、鱼朝恩执掌兵权以来,阉党通过对禁军的绝对控制,频频干预国政,最终竟发展成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力。宦官们在择立皇帝时,往往会选择柔弱易制的皇子或王爷,以此来巩固权位,为此还把一位“傻”王爷扶上位。

不过让宦官们大跌眼镜的是,这位看上去傻里傻气的王爷,其实是个聪明透明、严厉果决的主儿,上台后马上变脸为明君,让宦官们连呼上当。这位“傻”王爷,便是唐朝第十六任皇帝-唐宣宗李忱。那么,李忱为何要装傻呢?一切还要从唐武宗的驾崩说起。

武宗病重期间,宦官拥立光王李忱上台

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因服用丹药中毒,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正准备立长子李峻为接班人时,却被宦官集团抢了先。原来在武宗在位期间,宦官集团备受打击,如今见皇帝马上要归天了,便想着拥立自己中意的人选接班,以便恢复旧有的秩序。大宦官马元贽等人斟酌半天,最终决定拥立皇叔、光王李怡为接班人,原因是此人“痴呆弱智”,很容易控制,是再理想不过的对象。

光王李怡是宪宗第十三子,由于母亲郑氏在宫中身份低贱(叛臣家眷,入宫后做了郭贵妃的侍女),所以自幼便被兄长们欺辱,渐渐地便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以至于宫里宫外的人都说他是个傻子,但其实根本不傻(“帝外晦而内朗,严重寡言,视瞻特异。幼时宫中以为不慧。”见《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

李忱为自保,装了二十多年的傻子

宪宗被宦官暗杀后,皇三子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并尊母亲郭贵妃为皇太后。郭太后天性善妒,经常排挤其他的嫔妃,如今当上皇太后,更是跋扈嚣张的不行。李怡的母亲郑氏本是郭太后的丫鬟,后来却得到宠幸并诞下皇子,尤其让郭氏气愤,所以时不时地给她们母子“小鞋”穿。李怡为求自保,便开始装哑巴,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一副痴呆、愚笨的形象。

所以,穆宗及其子敬宗、文宗、武宗在位时,李怡在宫里宫外的形象,就是个傻里傻气的王爷,不仅同辈的兄弟姐妹笑话他,就连晚辈们也拿他逗乐解闷。文宗在位时,曾多次在十六宅(唐末诸王聚居的第宅)举行宴会,席间经常拿李怡取乐,引诱他说傻话,并戏虐地称呼他为“光叔”。诸王也跟着起哄,尤其是皇弟李瀍(即武宗李炎)最来劲,对李怡最没有礼貌。

文宗在位时称呼李忱为“光叔”,很没礼貌

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巨游处,未尝有言。文宗、武宗幸十六宅宴集,强诱其言,以为戏剧,谓之“光叔”。武宗气豪,尤不为礼。引文同上。

一时装傻很容易,但一辈子都装傻却很难。所以等到武宗即位后,回想起李怡先前的种种表现,便开始怀疑他外示愚痴、内怀奸诈,恐怕另有所图,渐渐地便对他产生戒备之心。好在武宗年富力强,根本没想到自己的身体会这么快的垮下来,加之李怡既是长辈又是庶出,按理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所以猜忌归猜忌,却一直没有对他下手。

宦官们拥立李忱上台,事后悔断肝肠

武宗没有处置李怡,便给了企图“变天”的宦官们可乘之机。话说,当宦官们从王爷堆中把傻里傻气的李怡拎出来时,这帮阉竖高兴得不得了,然而等到李怡刚当上皇太叔、监国(此后更名为李忱),便马上换了副形象,由痴呆愚笨而变为威严果决、雷厉风行,简直比武宗还厉害。

这帮阉竖看到李怡露出了真面容,肠子都悔青了,但既然木已成舟,也是无可奈何,只好自认倒霉(“及监国之日,哀毁满容,接待群僚,决断庶务,人方见其隐德焉。”引文同上)。

宣宗一度中兴唐朝,被后人誉为“小太宗”  

武宗在李忱上位的同日驾崩,后者随即登基为帝,是为唐宣宗。宣宗在位13年间,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对内澄清吏治、从谏如流,抑制皇室和宦官的势力,并蠲免赋税、鼓励生产;对外则西败吐蕃、北破回纥、南征安南,并收复河湟故地,重振大唐军威。宣宗在位时期,唐朝一度中兴,他也被后人誉为“小太宗”。由此可见,宦官们的一次无心之失,竟然给唐朝带来一位英主,这错误犯得实在是超值。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