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一投票反对中国入联的欧洲国家,国小民寡,人均收入是中国3倍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恢复中国大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对于这项决议案,欧洲23国投出赞成票,3国投下弃权票,只有马耳他1国投下反对票。那么,马耳他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它为何要逆潮流而动?

马耳他属于南欧国家,位于地中海的中心位置,北距意大利西西里岛90公里,西距突尼斯284公里,南距利比亚333公里,是欧、非两州之间重要的海上中转站,极具军事战略意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有“地中海心脏”之称。与此同时,马耳他风光旖旎,是享誉全球的旅游胜地,因此又有“欧洲后花园”美誉。

马耳他地理位置图

马耳他由主岛马耳他岛及戈佐、科米诺、康米诺托和费尔夫拉岛4个小岛组成,海岸线长190多公里,国土总面积316平方公里,是澳门面积的16倍、香港面积的28.5%,首都为瓦莱塔。马耳他总人口约为47.6万,主要民族为马耳他人(占总人口的95%),主要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是马耳他语和英语。

马耳他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当地便存在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并开始形成“巨石文化”。从公元前10世纪开始,腓尼基人和希腊人竞相争夺马耳他,等到腓尼基人被罗马人征服后,该地又沦为罗马帝国的领土。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马耳他出现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当时所遗留下来的精致马赛克图案、浴池、大理石柱廊等,便是鲜活的见证。

“巨石文化”的代表-马耳他巨石庙

罗马帝国分裂后,马耳他成为西罗马帝国的属地,但在4-5世纪时,一度被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盘踞,直到533年才交由东罗马帝国控制。此后近千年时间里,马耳他成为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与西西里王国反复争夺之地,由此成为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对峙的最前线。

1523年,天主教三大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由于根据地罗德岛被奥斯曼帝国占领,为求得存身之地遂向教皇克里蒙七世、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七世上书,请求将总部迁至马耳他,很快便得到批准。由此,骑士团开始被世人称之为“马耳他骑士团”。此后200余年间,骑士团一直定居于马耳他,不仅勇抗奥斯曼帝国在西地中海的扩张活动,甚至还在拉美开拓殖民地。

今日的马耳他骑士团

荷、英、法等殖民帝国兴起后,为了争夺位于拉美的殖民地,竞相挤压马耳他骑士团的活动空间,甚至还直接吞并它的海外据点。不仅如此,就连马耳他岛也成为英、法侵占的目标。1798年6月,法国侵占马耳他岛,迫使骑士团逃往俄国避难,直到1834年才迁到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办公。然而,法国据有马耳他岛仅3年时间,便被英国人驱逐。

英国占领马耳他后,虽然一度承认骑士团对该地的主权,但却拒绝它们重返故地,等到1815年《巴黎条约》签订后,更是公然将其变为殖民地。英国控制马耳他后,在岛上大建海军基地,使其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二战结束后,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无力维持殖民统治的英国,被迫同意马耳他独立。就这样,马耳他在1964年9月21日宣布独立,并于1974年成立共和国。

马耳他首都瓦莱塔

由于国小民寡、自然资源贫乏,加上技术人员短缺、工业基础薄弱,马耳他独立之初经济发展困难,不仅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而且连粮食都严重依赖进口。但在2004年加入欧盟后,马耳他在美英法德等大国的帮助下,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使得宏观经济不断改善。如今的马耳他,经济以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均GDP约为2.7万美元,是中国的3倍。

马耳他独立伊始,由于国小民寡、军事和经济力量薄弱,不得不依附于美国,并在外交政策上唯其马首是瞻。正因如此,从首任总理奥利维尔开始,马耳他历届内阁都追随美国的脚步,在联合国多次投票“封杀”中国大陆,即使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放弃反华政策时,依旧是执迷不悟。因此,在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马耳他便成为欧洲唯一投下反对票的国家。

马耳他前总理明托夫执政时与华建交

然而,马耳他的反对无法扭转局面,而中国如愿以偿“入联”的结果,终于让它看清楚国际大势。为避免进一步损害自己的国际形象,马耳他果断地放弃反华政策,并在1972年1月31日跟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此时,距离马耳他投票“封杀”中国,仅仅过去98天时间。

资料来源:《列国志:马耳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