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史家巷(八)多行善义是忠良

 吴越尽说 2020-07-09

苏州史家巷(八)多行善义是忠良

作者:吴跃进


(续前文)单镇在苏州主要致力于社会公益活动。以我收集的资料来看,其中某些事件在苏州历史上也属非常著名,值得回忆,有必要再次重温,与大家分享。


事件之一:为美国飞行员罗伯特·肖特义士撰写碑文

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苏州人民在苏州大公园内,重建“美国肖特义士殉难纪念碑”,纪念这位在1932年与日寇空战中牺牲于吴县的美国飞行员。

▲这是碑文的拓片,由1984年肖特的弟弟埃德再次来苏州寻访肖特殉难地时回赠给吴县政府的

碑文的上半部刻着英文,下半部刻中文,上面写道:“义士壮烈牺牲,英风浩气,亘古常存。兹值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同人等眷念殊勋,倍深景仰,爰勒贞珉,永垂不朽。”

碑文由吴县单束笙(单镇)撰,吴子深书。这两位都是史家巷的乡绅。

罗伯特·肖特:非常英俊帅气的美国小伙,生于华盛顿州塔科马镇,美国盖尔飞机公司飞行员,毕业于柯蒂斯民用航空学院,后兼习军事航空,技术精湛。1930年来华开展业务,被我国军政部聘请担任飞行教官。

▲肖特座驾是波音218型双翼战斗机,编号X66W号

1932年初,日本继“九一八”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我国东南沿海,不断增舰增兵,寻衅骚扰,企图强占上海。我东南等地频繁遭受日机轰炸,很多国人被炸死,建筑物被炸毁。当时驻守在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将士为捍卫国家主权,英勇的抗击日寇,展开了举世闻名的“淞沪抗战”。战火蔓延,苏州也不断遭受日机狂轰乱炸。肖特眼见日寇针对平民的残暴,义愤填膺,志愿协助十九路军驾机参战。

2月21日,肖特在吴淞阻击日机,击落一架敌机。23日肖特从南京飞往上海途中,看到日机三架战斗机和三架驱逐机正在对苏州葑门机场及周围民众投弹轰炸,非常气愤,立即飞驰过去向日机射击。日机一面还击一面向东南方向逃窜,肖特追击,没料日寇突然掉转,六架飞机从上下左右夹击肖特。肖特沉着应战,与敌人机群周旋,并重创一架敌机,击毙日寇少尉小阁一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肖特座机被多处击中,飞机坠落在吴县车坊乡高店镇浮漕港镬底潭中,献出了年仅28岁宝贵生命。

▲肖特和他心爱的飞机

这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位在中国殉难的外国人,比1942年的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参战早十年。

当年民国政府为肖特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英雄的义举,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也感动了吴县人民,民众纷纷聚资立碑。当年七月,在肖特殉难处,车坊高店镇浮漕港口的江海随粮王庙东侧,竖起了近三米高的华表式花岗石纪念柱,坐落于三级石阶之上,高大显目,石柱中间刻有“美飞行家肖特义士殉难处”11个大字。

苏州民众则在大公园建了一座“肖特义士纪念碑亭”,“七七事变”后在大公园图书馆成立吴县各界抗敌后援会,被日寇列为破坏目标,屡遭日机轰炸。日寇攻入苏州城内后,图书馆及纪念碑亭全部被毁。直到1947年抗战胜利后,再次重建纪念碑。

2004年9月1日民政部发布第327号公告,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按照牺牲年份,罗伯特·肖特名列第二位。


事件之二:担任苏州红十字会理事

1937年4月1日,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吴县(时苏州与吴县合并称吴县)红十字会再次正式重建,单镇被推选为理事和常务监事。

▲1937年吴县红十字会会员臂章

苏州红十字会建于1911年辛亥革命中,当战火蔓延至江苏南京等地,苏州派出医护队到京沪铁路一带救护伤员,宣告苏州红十字会初建。1924年至1925年两次江浙战争时,苏州红会的战时救护工作达到空前的规模,在城内设立难民收容所80余处,县立医院、更生医院、福音医院均专设伤兵医院,各医院收治伤员达800多名。1925年9月进行了第一次重组,除明确战地救护外,还对防止兵乱、防疫救灾等作出相关安排。1932年“九一八”淞沪抗战爆发,红会又投身到抗战救护,多次携带药品去战地慰问抗战将士。

▲发行于1914年的《中国红十字会杂志》

1937年“七▪七事变”到苏州沦陷前,红会组织的救护总队、兵员转运站等救治伤员达13300多人,转运伤兵37700多人,遣送难民回原籍达111190多人,无家可归而被收留的有5650多人。苏州红会在抗战中作出了杰出贡献。

抗战胜利后,红会恢复建制,积极进行战后筹建“抗战英雄坟墓”,给战时临时草葬的阵亡将士重新建立英雄坟墓。1946年5月,红会组成抗日英雄坟墓委员会,推举李根源为主任委员,决定把善人桥原有墓地作为新墓址,建筑抗战英雄坟墓。

▲位于吴县善人桥的抗战英雄冢

1946年6月,吴县红会根据新时期的组织要求进行了增选和改选,单镇仍被当选为理事,可见他在红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事件之三:出力“河南大学”迁址苏州

▲国立河南大学位于开封,创办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42年正式定名为国立河南大学

1948年8月12日,《苏报》刊登“李根源电苏地人士协助河大觅定校舍”的一则消息,让苏州人民知道了国立河南大学将迁至苏州复课。电文中说“请转钱慕尹、钱梓楚、单束笙、许宝光、严欣淇、宋铭勋诸先生,暨诸绅老均鉴,河南大学奉命迁苏,昨得姚校长电告,校舍阙如,难以开课,甚盼诸公鼎力协助解决,俾得如期上课,专关作育,专电奉恳”。

李根源,曾同蔡锷将军一起举办云南讲武堂,是朱德同志的老师。1949年协助云南省主席卢汉起义,是云南和平解放的功臣。

▲李根源老人像

接电后,单镇等众乡绅即协助河南大学校长姚从吾在苏州筹借校舍和师生宿舍。共借得沧浪亭河南会馆(三贤祠)、通和坊湖南会馆,中正路顾家祠堂,及怡园、狮子林贝家祠堂、平江路混堂弄杨家祠堂等六处。河大有六个学院十七个系,迁苏师生达三千多人。所有租借房屋,大部份为人情所借,屋主对河大流离来苏非常同情,租金方面格外低廉。苏州人民的友好,使河大在苏州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河大文学院在沧浪亭

姚从吾等人于6月份先到苏州筹备,8月份起师生们历经逃难般的长途奔波陆续到达苏州,教具、书籍以及仪器设备等共装5个车皮。1948年10月10日,河大在苏州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复课。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5月13日解放军入城,河大师生高举“光明来临”的大幅标语与苏州3万多市民一起在北兵营举行庆祝大会。横幅上右侧写着“庆祝苏州解放”,左侧写有“河南大学工院”。

苏州解放的第三天,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学校,并向师生发放生活费。期间,有1700名学生自愿报名从军和从干,为新中国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很多学生留在了苏州,日后成为苏州小学、中学校长、文化事业单位负责人、医生护士等等,成为最早的有高学历的“新苏州人”。

▲1949年5月河大第二届经济系毕业生在狮子林合影,这是唯一在苏州正式毕业的河大学生

▲1949年6月17日河大医学院四年级全体同学与苏州博习医院(即今附一院)老师合影留念

1949年7月2日,在苏州各界帮助下,河大六院十六个系1200余名师生员工及家属携带全部校产,乘坐“专列”完整地“回迁”河南,校产装满整整七个车皮,比来苏时还多了两个车皮。


事件之四:发出“要求收回香港的电文”

1946年9月21日,单镇代表吴县临时参议会向省政府发出“要求收回香港的电文”,电文中说:呈请国府积极交涉收回香港、九龙、澳门及其他因不平等条约而割让与租借之土地。佥认我国自与英美苏三国并肩作战获得胜利之后,所有各国间一切待遇均应处于同等,领土主权亦应完全收复。该电文原件现收藏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

▲这是电文影印件


事件之五:为一个不幸遇难的中学生写了碑文

事件本身也非常简单,1936年6月3日是苏州禁烟纪念日,这天,苏州晏成中学的一名学生叫周明扬,为宣传禁烟,骑自行车从东北街张香桥下桥时不慎摔伤,不治身亡。苏州市民感动于他为公益事业而牺牲年轻生命,要为他举行公祭并建立纪念碑。身为吴县禁烟委员会委员的单镇为这位可爱可敬的“小人物”撰写了碑文,由吴曾善书。碑文如下:

周明扬君纪念碑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三日禁烟纪念,晏成中学学生周君明扬,急公好义,乘自行车宣传禁政,不幸于娄门张香桥堍覆车殒命,英才遽逝,邦人悼惜,立碑纪念,俾垂不朽。

是岁十二月吴县禁烟委员会

▲当年的周明扬碑亭

▲现在原址上是一组石桌石凳(黄线标注)

据说家属因为还要给纪念碑建亭子,所以到第二年清明节才选在虎丘仙人洞前建造了碑亭。一块有形的碑就是一个载体,能让人们有一处表达对小人物大壮举的敬意之地。可惜的是多年以后,周明扬石碑和石亭相继被拆,现在原址上是一组石桌和石凳。

从现在还能找到的资料来判断,单镇确实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为苏州的公益、慈善事业做了不少事情,对于这样的前人,作为同住在史家巷但不同时代的邻里,为他作点记录很应该。

未完待续。

(本文照片全部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写于2017年12月7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