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尧夫

 祥宏讲夷坚 2020-07-09

宋代段子:“转世轮回”在中国古代基本算是个常识性认识。对读书人来说,似乎更能接受这样的理念,各种志怪小说也有大量的记载。很显然,每个人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是带着各样的品性和能力来到世间,科学的说法是基因和遗传。

【原文】


刘尧夫,字醇叟,抚州金溪人。本名单,将诣郡赴春补,梦有以文卷示之,题曰:“太学饶尧夫。”觉而思之,以姓氏不类,姑先易名,既而中选入学。

偶家急,不暇请假,倩友人严泰伯具状,严误书“刘”为“饶”。他日再至,见而恍然,元未尝以昨梦语人也。后补入太学,临当私试,忽苦头痛不可忍,叹曰:“吾必死。”前一日,邻斋生梦人来告曰:“刘尧夫作魁。”视其试卷,涂注五百余字,以报刘,刘谢曰:“感君爱我厚,然吾今日不知死所,岂复计较功名事哉!”邻生退,密为投卷,薄暮始告之。

明旦,强起,以巾遮脑扶掖就坐,信笔塞白。洎日中,洒然而醒,读程文大笑,悉抹去,凡数百言,而改为之。掲榜,果第一。既升上舍,邻生又梦学门洞启,从者传呼而来曰:“刘吟诗释褐。”刘闻之曰:“邵先生诗有‘尧夫非是爱吟诗’之句,此殆为我也。”遂以两优赐第。

初,刘为儿时,梦占牌上题云“刘通判宅”,亲志于庭柱,以故不用高远自期。由太学博士倅贰豫章,其后暴得疾,危甚,家人环泣。刘曰:“吾久知必止此,独不阅吾柱上所志乎。”且死,手疏家事数纸,仍作偈曰:

不到清泉白石边,却来城市走喧喧。
夜来一派银潢水,泻向琼台玉檻前。

盖平生未尝参禅也。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王左丞进用-上||王左丞进用-中||王左丞进用-下||李邦直梦||后土祠梦

【白话语音文字版】

刘尧夫(字醇叟)是抚州金溪县人,他本来叫“刘单”。有一回,他准备去郡里参加春季补考。晚上做梦,有人拿出文卷给他看,上面写着:“太学饶尧夫。”醒了以后,他想虽然本人姓刘,不姓“饶”,不妨先把名字改了!改名刘尧夫后,他进入郡学学习。

有一回,因家有急事儿需要回去,他来不及请假,就麻烦好友严泰伯帮他写家保状(考生本人及家庭情况),严泰伯把“”误写成“饶”。刘饶夫从家里回来一看就明白过来了,但他从来没把这个梦跟好友说过,后来经过补试,他进入了京城的太学。

有一回,赶上一个私试(某种临时考试),刘尧夫突然头痛欲裂,特别难受,感叹说:“这回我要死了!”前一天,隔壁斋舍有个学生做梦,梦中有人告诉他:“刘尧夫这次考第一名!”他过来的时候,看到刘尧夫试卷上涂涂抹抹了五百多字。他跟刘尧夫说了刚做的梦,刘尧夫苦笑着说:“感谢兄台厚爱,我现在是突发急症,估计今天要命丧此地!哪有心情计较什么功名利禄和考试的事儿呢?”隔壁斋考生退出,偷偷帮刘尧夫交了卷儿。黄昏时分,那学生过来说:“我还是帮你投了试卷!

等到第二天,刘尧夫身体还是难受,勉强起来,头上扎了个头巾,在别人搀扶下去考试(通常连考三天),勉强答卷儿,随便乱写,但是到了中午时分,他身体忽然就好了,于是把今天的答卷和昨天已交上去的答卷回看,不禁哈哈大笑,感觉写得太差了,随即把这几百字抹掉重写,最后揭榜,刘尧夫真得了第一,结果他被晋升为上舍生。

有一天,那隔壁斋的同学又做梦了,他梦到太学大门都打开了,从里面传出声音:“刘吟诗释褐(获得功名)!”刘尧夫听说了此梦,就说:“邵先生曾经有句诗‘尧夫非是爱吟诗’,估计这个刘吟诗大概指的是我!”结果,刘尧夫以“两优”的成绩被赐进士及第。

早先,刘尧夫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曾经梦到一块牌子上写着四个字:“刘通判宅”,他把此四字记在家中院子里的木柱子上,意思是别想当太大的官。后来,他以太学博士升官做豫章(江西南昌)通判。有一天,他突然得病,很严重,家里人都围在他身旁哭泣,刘尧夫说:“我早知就是这结局,你们没看到以前我在庭柱子上写的那四个字吗?刘通判宅,这就是我的命。”刘尧夫临死前,还有精神手写家中后事安排,也有时间做了一首偈子:“不到清泉白石边,却来城市走喧喧。夜来一派银潢水,泻向琼台玉檻前。”

刘尧夫这辈子没参过禅。

【祥宏点评】:没参过禅,也可理解为并没有明确信息指向刘尧夫跟佛法有多深的联系,但最后的偈子很有佛法的味道,品味一下,似乎在说:本来我是个出家人或说修行者,但我没到深山老林修行,反而来到人世间、红尘里走了一遭。我临终前,一片夜色,浩瀚闪亮的一片水色,都涌向了琼台玉檻。这个景象和境界,从修行的角度看有成就相,说明刘尧夫可能有点来历,只不过这辈子没跟佛法结缘,以前可能是个修行人。因记载得清楚明白,这四句偈被称为史上有名的“临终偈”之一;这是一个关于“定数”的故事,刘尧夫很早就梦到自己的结局:终于通判,州级副职;上舍生,跟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三舍法”有关。三舍,指的是外舍、内舍和上舍。上舍又分上中下,“上”是水平最高的,不用考试直接授予官职,只是名额非常少,这个刘尧夫就是上舍上;释褐,指的是读书人获得功名,字面理解,就是脱去平民百姓的衣服,穿上官服;邵先生,指的是“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易学宗师级人物。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德累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7-从《夷坚志》故事简析“定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