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今世不还钱,下辈子当牛做马还,这听起来像是一种诅咒,但从不少《夷坚志》的记载来看,这不是吓唬人的,是真的。张八道人家的这条狗就是这样,因为欠张家二斗五升的大麦一直没还,程七下辈子就给人家做了一条狗。 【原文】 乐平八间桥农民张八公,壮年亡赖,不事生理。一日,忽自悔悟,积善存心,自称道人,唯赊放米谷,取其赢息以赡家。每岁置一簿,遇贷则书之,已偿则勾去。近村程七借大麦二斗五升,为钱五百,秋成不曾偿,至于累岁,张亦不复索。程死后,张育一犬甚俊,历九年,老而不食。程七之子百三为屠,过其门,张以鬻犬为言,需值五百,程曰:“此犬老瘦,能有肉几何?”只还其半,张令牵去。而将至桥,犬盘旋不肯行,遂作人语呼百三曰:“来,我是汝爷,以绍兴二年二月某日赊了张小八公大麦,失于还钱,今责罚作犬,陪填宿债。虽在他家有吠守之劳,然日食糟糠之费积之不少,汝当尽还元钱,使我托化。”子且信且疑,系之桥柱,反询张公,乞假绍兴故簿检视,果如所言。遽奉上半直,以犬归,餵饲加谨,未几而毙。
【白话语音文字版】
乐平(江西)八间桥有个农民叫张八公,正值壮年,是个无赖子,天天无所事事,不事生理。忽然有一天,他有所悔悟,决心积德行善,此后就自称“道人”了。他平时赊放谷米,靠利息养家。他每年都设个账本,谁到他这儿来借贷粮食,他就记下来;等还了粮食,就把债勾掉。附近村庄有个程七,借了张八公大麦二斗五升,折算一下,合500钱。等到了秋天,程七没还粮食,这帐就一直拖下去了,很多年都没还。张八道人也没再问。程七死了以后,张家养了一条狗。这狗特别雄健,给张家看家护院。九年过去了,这条狗老了,不吃东西了。程七儿子程百三是个屠夫,有一天,他经过张八道人门口,张八说:“程百三,你不是屠夫吗?我家这条老狗卖给你!”张八索钱500钱。程百三说:“这条狗又老又瘦,能有几两肉啊?”最后还了一半的钱,程百三给了张八250钱,然后牵着这条狗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