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桐川酒

 祥宏讲夷坚 2020-07-09

宋代段子:类似的故事《夷坚志》讲过,说一个宰相人家很富有,把很多银子都窖藏起来,让后代子孙慢慢受用,但是有一天发现,某是空的,银子去哪儿了?外面看不出来被盗痕迹,怎么办呢?经过祷告神灵,原来是被神灵用“障眼法”藏起来了。

【原文】

绍兴二十五年,沈德和(介)为广德守,檄司理陈棣兼公使库。时□煮酒毕,已叠成栈。一日,库吏出酒,走告云:“第二栈亡酒数百尊。”棣入视之,信然。疑小人为欺,但责其踪迹奸盗。

又旬日,所亡滋多,上层宛然不动,皆自下失去。周视墙垣,牕壁锁钥,无纤介疎漏,殊怪之,特未遽信为鬼物也。郡兵行子城上,得一壶于两竹间,验之,则桐川印记,莫能究其所以然。

又数日,与同官沈文司户偕往观,所失盖不可胜计。沈恐地有陷处,秉烛照之,地平如掌,一层之下,空空无馀。方议以事闻于郡,吏卒相谓:“库旧有神祠,前官辄去之,得非其为孽乎?”密市牲醪,罗拜祷请,许以再立庙。

明日,众至,则亡酒皆如故。其后给散,校元数唯欠一尊,盖竹间者也。乃为立祠。(此卷皆缙云陈棣说。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邢监酒刃妻||京师酒肆||舒七不偿酒||张方两家酒||新乡酒务道人||王道成先生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沈德和(名“介”)做广德军太守,他以官府公文的形式命令司理参军(州级司法主官)陈棣同时兼管公使库。当时刚煮好一批酒入库,酒放到壶(尊)里,一排排的搁在库房的木架子(栈)上。

有一天,库房小吏要出酒,跑来报告说:“第二栈丢了好几百壶的酒!”陈棣跑去一看,酒真没了!他怀疑是手下这些小吏骗他,搞猫腻把东西偷走了。他别的没说,只是要负责小吏追查是否有偷盗情况。

又过了十天,发现酒丢的越来越多,酒库木架上层摆放的酒都宛然不动,但底下全没了!于是陈棣开始检查酒库周围院墙,又查库房门窗和闩锁,发现全都严严实实,没有被盗窃痕迹。陈棣只是觉得非常怪诞,但还没往“鬼怪”那方面想。后来出了个事儿,郡卒在子城巡逻的时候,在两根竹子之间发现了一个空壶酒,壶底有“桐川”(“广德军”别称)印记,大家不知道这酒壶是怎么来的。

又过了好几天,陈棣跟官场同僚沈文司户一起再去酒库查看,发现丢的酒已经数不过来了,沈文担心库房地面有塌陷的地方,他举着蜡烛仔细查看,发现地平如掌,很结实,没有任何空隙,木架最底层的下面也是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机关猫腻。两人商量,看来此事瞒不住了,必须向上报告。此时,其他在场小吏有人说:“酒库过去有座神祠,前任官员动不动就把神祠毁去,会不会是神祠的神灵在作孽呢?”陈棣听说了这个话头,就悄悄准备些牲口和酒,转了一圈下拜(罗拜),祷告说:“如果是神灵把酒藏起来了,我希望你还回来,真能把酒还回来,我给你重新建个庙!”

第二天,陈棣带人再到库房一看,所有丢的酒原来都在。最后细查,只丢了一壶酒,就是巡卒在子城上发现的那壶,陈棣于是为神灵重新立祠。

故事的讲述者就是陈棣。

【祥宏点评】:看来,神灵使了一个“障眼法”,《夷坚志》讲过类似事件:窖藏的银子没了,原来是神灵用障眼法给藏起来了。同样是外表看不出来被盗的痕迹,最后也是经过祷告,让“神灵”给还回来了。这也算是一种时空重叠;栈,就跟现在超市的货架相仿;尊,此处指的是酒壶;广德军,是现在安徽广德;沈介,宋代历史人物,曾经做过兵部尚书,有很好的声誉,这事情发生在他做广德太守期间;公使库,宋代官府常设机构,用来招待往来官吏,里面常备饮食及各种生活物品;司户,类似于现在地方上的民政局局长;估计竹子之间发现的那壶酒可能是某小吏偷喝的。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36-从《夷坚志》看宋代的“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