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交蒸发冷却效应是个什么鬼?又需要怎么破?

 见实 2020-07-09

PMcaff上一群人在讨论一个非常专业的话题,叫做“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先借鉴里面“克拉”同学的答案,他很好解释了什么是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社交产品的蒸发冷却效应,其实并不是社交产品独有的,跟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以及商业模式上的生命周期曲线都是一样的道理。

当一个社交产品刚刚诞生的时候,用户少,增长慢,内容优质;到达临界点后,开始指数增长,内容也迅速丰富;但是慢慢的,内容的平均水平下降,早期种子用户开始忍受不了氛围的变化,开始离开;然后早期优质用户的离开进一步降低了整体水平,形成恶性循环;然后整体上会经历增长变慢、零增长、负增长的过程,如果完全自由的发展,最终的曲线其实会很像一条正态曲线,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因为中间会有很多人为的强干预。”

关于这个效应,最早是一篇老外的文章发出,一位技术人员从数据变化中看到的规律。因此写了一篇长文,记得前年的时候看到,那时我还在腾讯,下了地铁步行到公司,边走边看。

我也参与在其中讨论。干脆不多说,将长文答案发在下面,供大家参考:

同意蒸发冷却效应来自劣币驱逐良币一说。

一个类似现象是社交过载:当噪音太大到人们无法忍受的时候,就会彻底放弃并离开。如关系链大到无法维护的时候,就不维护了。如垃圾短信多到烦死人的时候,就连手机号都彻底不要了。

还不止于此。蒸发冷却效应其实也是一个用户的阶段性活跃周期。

比如大家当年写博客的时候,天天博,但基本上肚子里的东西三天、三篇、三个月就光了。然后再也写不出来了。于是博客就在那僵死着很少更新。今天,大部分微信公众账号成了僵尸,原因和这个基本差不多。好多人写了几篇后写不动了。知乎大致的情况大概如此:要么肚子写空了,要么怎么还没有特别能对胃口的新问题来?

微博和微信的写作成本低很多,当年看数据,也基本看到同样的规律:用户一开始拼命打鸡血,吃饭拍照消毒、和人聊天合影、看到任何一个东东都马上拍照发微博,话唠一样。到了一定阶段就急剧减少,因为发了也没人看,不搭理他。然后慢慢开始碰到特别好玩的事情、特别感触深的事情才发一发。微信朋友圈差不多,现在好多人基本也是只看不发的地步,或者干脆只分享文章不写原创朋友圈信息的状态了。

大的阶段性规律是这样。平台不过看处在什么阶段,是用户新增期?还是用户平稳期?

社群也同样如此。即使是现有人群,通常都会在一定时间内沉默掉。记得前不久在一读群内,群主就提到一个问题:另一个读书群中,大家一开始很活跃,很快就不说话了,没有产生新的话题,大家都沉默着。不是别的原因,而是无话可讲,开始都讲完了。外部话题又进不来,就沉默了。

发展中的社群和垂直社交会看在意这样的问题:

1、新增用户的进入速度;

2、新增话题的进入速度;

就有类似原因在内,不进则退。

顺便提到社群。最近因为写作《社交红利3.0》的关系,调出了大量原始的资料和后台数据在翻看,社群的研究最都都落到很小的小群身上,10-20人左右的小群。无数的图谱、大型社群的数据分析,最后都验证了一个我们其实早就明白的道理:

任何人多的地方,都是三三两两扎堆,开会是这样,学校时是这样,下了课三三两两去玩,几个人一起去吃饭等等。

再翻阅人类学的书籍,比如《人类简史》、《华夏边缘》、《乡土中国》等等等等,都发现里面有类似一句话:研究人类学的走向,都先从家庭的研究开始。

人们生活在小群当中。

大型社群/族群,给予安全感,人们都想进大社群,但人们依然将他们构建成一个个的小群。且多只有10-20人差不多。印象中,鹅厂的大数据也支持这个观点,人们活跃在小群中。

进小群中,从中看到三大社群优秀的参考指标:

1、人人认识人人

好多线下聚会,多有一个环节,让人们互相介绍互相认识自己,不然大家都互相不怎么说话。《怪诞行为学2》中也有这么一个例子,让老人们互相带点东西过去约会,这样好打开话匣子,好从陌生的状态开始聊天起来。

2、人人信任人人

社交是以信任为底层机制的,对吧?

其实,不信任,聊啥呢?不浪费时间吗?

人们互为领袖、互相听从对方在各自专业的判断。社群其实是长板的合作。

3、频繁互动

一个月内,100次细微的互动,胜过一次半天或一天的相处;

频繁互动,才能引入和产生更多的话题;

这几乎就没有冷却效应了。

37℃ 哥们追问了一个问题,说怎么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什么是劣币?什么是良币?很值得琢磨的问题。

经常同样是一群用户,在不同的产品中有不同的表现。还是咱们这群互联网人,在秘密中就天天骂街,老板傻逼同事傻逼客户傻逼投资人傻逼,到了微信朋友圈中就各种高大上的晒,到了微博中就愤世嫉俗天天是公知。

比如,三四线城市用户,好多人觉得不如北上广深用户价值高。唯品会搞定了她们,ARPU值好高啊。QQ空间用户,好多主流产品经理并不玩,很多企业也多半认为用户不是那么高端。认为现在微信公众账号高端多了,高溢价都愿意。实际上,许多微信公众账号的粉丝来源是QQ空间,比如著名的一条。

有一次,我和豆瓣老耿、闺蜜圈、同事(是一个APP名字)等朋友聊起这个问题,综合起来让我脑洞大开。社区,社群,垂直社交、大社交,都会在一开始问一个问题“解决了啥问题“?(其实,所有项目都这么问。)

这个问题被称为工具性。

工具性有几个大作用。

一是大时间长度去看,一个产业的发展规律。如QQ有四年大周期,我后来看微博、微信的发展,是典型的三年大周期,就是结合数据、案例,从这个维度去看到的。大家可以搜索下相关文章,我就不重复了。这个作用明显:现在我们可以用什么姿态切入这个行业。

二是转化用户。新用户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是不是愿意多看几眼,愿意用你。

三是用户的自然划分。刚说去和老耿求教,他就特别提到这一点,豆瓣每天那么多用户来,还能维系这么高端的牛逼态势,怎么做到呢?就是因为用户来了,转化了,还自动将他分到某一特定小组(社群、人群、圈子)中去,这样他一进去,就是”相似的人“在一起。

相似的人在一起,大部分社交类APP数据都显示会活跃略高、粘性很好,就这里多重复了。

工具性来引导用户流向,引导用户行为,解决劣币。

建议多和豆瓣、做垂直社交的哥们深聊,他们对这个问题理解更透,解决的也非常好。

你有什么观点?也求跟评,一起互相开脑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