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我想再开写一本超级畅销书

 见实 2020-07-09

2018年我想再开写一本超级畅销书


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似乎是总结的时候。

这一年,我终于完成了新书《小群效应》(也是社交红利3.0)出版。上市到现在一个月零一周时间,已经是二次印刷,各大畅销新书榜单第一第二,豆瓣评分8.8分。

其实每次写书时,都不知道是否能写成,每次却都出版并畅销,自己有时也蛮感慨。每次写作时,都是所有的假期都填进去,从元旦、春节的闭门不出——《小群效应》第二版本(也就是现在出版版本)的写作就是从2017年元旦起笔的,到周六日的不断搜集和分析数据,再到飞机上、交通中的大量阅读,以及深夜的不断写作,还有一家家上门求助数据。几乎侵占了所有休息日。

《小群效应》完成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可以认真地说,分析社群、讨论社群、运营和运用社群,乃至产品和运营、市场等日常工作,《小群效应》都成了必读书,不可或缺。

但这本书并没有完结。事实上还留了一个巨大的坑,那就是社交的再下一步,社群的再下一步,更强大的运用是什么?

书中讲到这个部分时,已经有所涉及,却欲言又止。书中是这样说的:

“要在一对多之间模拟1对1的强关系”

怎么模拟?

模拟到什么程度?

在企业或社群的日常运营中,怎么能将这种关系爆发出无以伦比的威力,以帮助我们扩散、转化、强力黏着粉丝以及变现?有没有直接可用的方法论或者步骤一二三?

结合小群效应,如何在一个小人群中起步,迅速让自己变成和比肩、超越大型社群?以及,这些下一步,会结合不同产业、不同领域,能各自如何组合?

后面是更层层深入,又十分让人垂涎的问题,特别考验实际运营的人。从最前沿最关切的角度出发,落到实际的运用中去,这些问题不是面对更窄更专业的人群,相反,覆盖的用户面更宽了。因为了解这些,将会让我们的社群更进一步。构建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更极致地运营和运用。

还是更直接、更简单的实操,大家照着一二三就能做下去。在书内容非常深度、优秀的基础上还能浅显。我了解这压力会非常大。

但当时没敢再写下去,不然,《小群效应》会厚到没法阅读。

现在,《小群效应》出版了,我们可以继续下去了。

这不又元旦了吗?

这不马上春节了吗?

又是开始写作的好时候了。

2018年我想再开写一本超级畅销书

非常需要您的帮助。需要非常多的帮助。

《社交红利》系列(从《社交红利》、《即时引爆》、《小群效应》)写到现在,影响越来越大,写的越来越好,但发愁的事情越来越多。

1是案例和数据。

需要特别多特别多一手案例和数据。好书真的是建立在更多一手的、优秀的案例和数据基础上。

如果您在做社交应用、社群,不管是明星、名人的社群,还是一些运营数据特别好的社群,或是一些优秀的垂直社交应用,还请帮忙提供数据和案例,您都可以在公号(shejiaohongli、徐志斌和社交红利)随时联系。

目前需要的可能集中在这些:

  • 明星的粉丝社群,或者围绕他们的垂直社群应用;

  • 婚恋网站;

  • 游戏类&工会类;尤其是包含师徒、结婚系统、养成类的游戏,及那些一呼百应,非常团结的工会;

  • 直播&短视频类APP;

  • 网红、游戏大咖、歌唱达人们及他们运营特别好的社群;

  • 各类垂直社交APP;

如果您有,求提供;或者您认识,求介绍。如果您也在研究这些中的话题或有成果,求切磋;

2是收入的机会。

书的写作和出版是一件超级消耗精力和时间的事情,但现实是不挣钱,没收入。即使我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在只投入不产出的事情上也难以持续。对了,今天还是总结,其实书的写作和出版已经极大影响了本职工作,这个方面要打负分了。

因此,如果您看着《小群效应》真的好,还请多帮忙在圈子中推荐一下,比如豆瓣、朋友圈、微博、您所在的社群等。多卖书是很朴素的需求。以及其他各类合作需求。

2018年我想再开写一本超级畅销书

为什么老提工作?

因为我是可恶的摩羯座。

来吧!再写一本更牛的好书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