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要存,茶更要存。

 良人gz 2020-07-09

在茶叶界,玩存茶的都是大咖。

茶叶的生产有转型,茶叶的采摘工艺有改革,茶叶的包装有升级,甚至连茶叶厂都有变更,每一次的不同,都使当时的茶成为如今的一泡难求。

而有机会能收藏到其中的一两款,且不说这些茶的历史见证价值,其品饮价值更是难以预估,家里能有这些“大宝贝”的茶友,还算不上是“大咖”吗?

钱要存,茶更要存。

除了收藏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茶叶,不少人藏茶,也是为了当时的一些回忆。

世事变化无常,如果说相机能留下当时的画面,文字能记录下当时心情,可能只有茶,能保留住当时的味道了。

趁着年轻,有经历,有故事,存下茶叶,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日子,能为自己带来感动的回味。抓不住流逝的时光,握不住美好的昨天,但有茶叶的年份替你记录下岁月的沉淀,与自己的成长。

钱要存,茶更要存。
年轻才是存茶的重要阶段

年轻人存茶并不算热潮,反而都是一些退休了、有闲时的中年人爱琢磨存茶的事。但其实存茶最好的阶段,应该就是年轻的时候。因为年轻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合理支配工资之后,应该有一定的金额是用作于未来的投资的。这一部分金额,用于存下自己心爱的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年轻时候,有精力去研究茶叶的存储价值,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以丰富对茶叶的收藏眼界。若是年岁已大,不容易接受新产品,对茶叶升值空间的敏感度不高,可能会错过一些不错的收藏茶品。

钱要存,茶更要存。

存下的是茶叶发展的故事

茶叶也在人类进步的长河中,从不同年份、不同制作、不同天气、不同包装来看,每一款茶都会给人不同的惊喜。定期地收藏下这些茶叶的“小变化”,其实也是在见证着茶叶发展的历史。

有了这些收藏起来的茶叶,可以同一种茶的不同年份、不同工艺放在一起做评饮,也是茶人学习的一部分。所以要越早开始存茶,以后能够品茶的标准就越丰富。

钱要存,茶更要存。

存茶其实也是“存钱”

购买茶叶早已算是茶友们一项重要的开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茶叶的成本也在增长。从采摘的人工到运输的费用,各项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生产商都会摊到每个顾客的钱上。再加上茶叶从生产商到购买者手里,中间还会经过多少经销商我们也无从获知,从长远来看,茶叶的价格其实只会越来越高。

成本的上涨加上季节的波动,茶叶在你买入手中的时候,可能已经是较未来而言比较合理的价格了。所以把一些适合存储的茶叶,收藏起来,可以为我们以后想喝这款茶时省去一笔上涨的费用,存下的茶叶,其实也是省下了一笔开支。

钱要存,茶更要存。

用茶叶交友,品尝不同的味道

如果说茶友的圈子有多少,那真是数不胜数。爱好泡茶工艺的茶友聚在一起,有冲泡手法技巧上的学习;爱玩紫砂的茶友聚在一起,有各种壶型、大师手工艺术的展示;而爱存茶的茶友聚在一起,则有一种茶叶岁月的见证。

分享着自己的存茶故事,分享一些关于茶叶的收藏知识,一边品饮着每个人珍藏的好茶,一边交流自己对存茶的深情,这一场面,也算是茶友们存茶的一种情感上的“财富”吧?

钱要存,茶更要存。

让茶叶,与岁月重新转化

因为茶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成分,所以把茶成为“药材”也并不为过,但茶的药性并不强。不同的加工工艺,使茶分为六大类,以适应不同人体体质对茶叶的需求,所以有些茶的茶性只是经过了人工的转化,并未由“自身”转化出来。如果将这些茶叶存起来,待它们与岁月重新转化,其茶性可能更适应人体的需求,其所含的健康分子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越陈越香”的茶,需要的是时间的帮助。比如普洱茶、黑茶之类,经过人工的加速发酵,喝起来确实是醇厚浓香的,但若后期有机会“非人为”的发酵,茶叶的一些特征性的味道会变得温和,喝起来更鲜,更舒服,甚至连汤色都更为明艳。

老茶在茶叶市场上的需求也是与日剧增,随着大家对老茶的深入研究,老茶的一些独特的保健效益也慢慢被人认知。除了味道上更醇、顺、滑、柔,老茶也具有一定的养胃暖身,活通经络的效果。

钱要存,茶更要存。

为了老了也有好茶可以喝

等我们不在年轻,就寻一方小院,摆一方茶席,邀请三五老友,拿上曾经存下的味道,再叙叙旧日的时光。

可以与爱人尝尝当年的味道,回想曾经的甜蜜;与儿孙共品当年的纯香,给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安详的晚年,树下乘凉,用老茶的品质,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钱要存,茶更要存。

一生的心事,已得一人一书一茶来解。

月亮还是当年的月亮,茶也仍是当年的茶,你却已不是当年的自己。但在莹莹月光下,还可以从茶里品出丝丝回忆,点点甜蜜。

趁着年轻,多存点茶,存下健康,存下时光。这不仅是一种财富的投资,也是一种人生的记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