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阴脾经

 梅雪舟 2020-07-09

脾的两个重要作用是生成气血和运化气血,它对于我们人体健康的重要不言而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日常生活当中要如何来调理脾经。脾经保养时要抓住4个重点穴位,其他地方“一把捞”,巳时操作作用好。

巳时,也就是上午的9:00~11:00之间,这个时候气血流注于脾经,是最适合调理脾经的时间。“一把捞”指的就是推揉法,顺着脾经的行走路线,从小腿的内侧,到大腿的内侧,一路向上推揉到腹部,每侧推揉1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

四个重点穴位指的是隐白穴,三阴交穴,血海穴和食窦穴。

隐白穴是脾经的起始,是它位于大脚趾内侧的指甲角处。按揉的时候可以把三四根牙签捆在一起,用牙签的头对穴位进行点按。这个穴位对于食欲不振、腹胀、呕吐、腹泻等都有不错的调理作用,而且能够调动整条脾经的气血。

三阴交穴在小腿的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圆后方的凹陷处。用食指拇指按揉均可,每天一次,每次3~5分钟。三阴交穴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之气,也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这三条阴经气血交汇于此,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可以健脾益血、安神助眠,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穴位孕妇禁用。

血海穴在大腿的内侧,髌骨上缘二寸处。按揉的时候可以坐在椅子上,膝关节弯曲,拇指按住穴位,其他四指抓住腿部,拇指用力按揉也可以用两只手同时按揉,每次5分钟左右,每天一次。

食窦穴在乳头的外下方,距离胸腔正中线6寸,也就是四横指的距离。2楼的时候可以右手按左边穴位,左手按右边穴位,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一次,对于胸胁胀痛、胸隔有水声,痰多咳不出、反胃、消化不良等都有不错的调理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