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蜀访古(十)

 东方欲晓10 2020-07-09
在峨嵋山,我们知道文物价值最高的有两处:山腰的万年寺普贤铜坐像和山下的飞来殿元建。万年寺每天游人如织,人们都很熟悉了,此处只贴人迹罕至的飞来殿。
飞来殿距峨眉山市城区北郊约两公里处,坐落在绥山镇的大庙飞来岗上。
飞来殿原名东岳庙,始建于宋代初年,殿内原祀东岳大帝,即道教所奉的泰山神。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大殿内开始供奉佛像,又称此殿为峨山庙。
据资料介绍,唐懿宗时在飞来岗上敕建家庆楼,意为“家家吉庆”,此楼雄伟壮观;北宋淳化四年,在家庆楼后修建飞来殿,后毁坏;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修飞来殿,并以飞来殿为中心,在飞来岗上逐渐扩建庙宇。从元代至明代、清代,先后建起九蟒殿、打鼓殿、香殿、观音殿、毗卢殿、星主殿、十殿、玉皇楼等,形成庞大的古建筑群,增供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十殿阎罗、牛头和马面等,形成道释共处、杂神群祀的殿宇。因此,到了清代,又称此庙为大庙,是当地民众烧香祈福的主要场所。
飞来殿为中心的古建筑群,布局宏伟,保留了宋、元、明、清各代建筑风格。
特别是飞来殿左、右正柱上的两条泥塑金身蟠龙,造型生动,至今保存完好。左边的蟠龙上站着金甲闪光的龙女;右边蟠龙上则屹立伸爪瞪目、赤裸上身的龙子。两条蟠龙婉蜒欲飞,形象逼真,气势榜礴,为宋元时期风格。大殿平面柱子分布成减柱造,组成极为牢固的框架结构。檐下斗拱木架,纵横交错,逐层向夕眺出,托起梁架;每块斗拱都雕刻有不同形状的龙头,宏伟古朴。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飞来殿建筑群是研究中国建筑史和建筑科学的可贵实例,梁思成先生曾来此考察,将其录入《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1988年,飞来殿成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庙里还珍藏有“中国第一钱山”,这堆凝结在一起的宋代铁钱,约一百六十多万枚,重16.32吨,2008年5月出土于峨眉山市南12公里的罗目镇。
巴蜀访古(十)——峨眉山麓飞来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